APP下载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探究

2016-11-25丁秋怡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中国梦信念理想信念

□ 丁秋怡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问题探究

□ 丁秋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是每个有志华夏儿女的奋斗目标,青年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然而,由于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多元文化的激荡等因素,一些大学生出现了崇高理想信念缺失、缺乏坚定信仰等现象。可见,探究当下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缺失现象、剖析深层根源、找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提出引导之道,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

中国梦;理想信念;引导之道

一、“中国梦”历史溯源和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任人宰割、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满目疮痍的情境时,中国梦在无数立志于民族复兴的志士仁人心中从未泯灭过,有太平天国的天国均等梦;有洋务派的富强梦;有维新派的宪政梦;有主张“三民主义”的革命派振兴中华梦;直至中国共产党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当下,习总书记提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他指出,“我们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习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诠释,既敏锐的洞悉了近代以来的我国历史,又代表了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中国梦”首先是“自强梦”,也是“复兴梦”,还是“幸福梦”。

作为大学生,要坚定“走中国道路”的信心。大学生是青年学子中的精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大学生们的盔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莘莘学子的爱国之路。

作为青年大学生,要弘扬“中国精神”。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精神代代相传。一方面,大学生们要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中国精神的与时俱进,让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持经达变,让中国精神延续并有所发展,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作为青年大学生,要团结紧密,“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的凝聚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每个青年学子都要明白青年强则国强,要不断地增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立足本职工作和学业,就是增强自己的力量。其次,中国力量不是也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青年大学生要坚持团结合作互助,在团队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国家的复兴大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三、当代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缺失现象及根源剖析

1.当下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缺失现象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坚实后继力量。青年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是学生是否成人成才的重要核心元素,而当下诸多因素导致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现象。笔者作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一线的辅导员,通过访谈法、观察法及分析法,结合在全国辅导员培训班中与来自国内各省市的各类学校辅导员的实际讨论交流,简略地将当下一些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列举如下:

(1)历史使命与责任意识较淡泊。笔者访谈过不少学生:“你觉得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是什么?”有些学生的回答是:“没想过这个问题。”有些学生的回答是:“历史使命与自己的生活相交甚少。”

(2)国内外政治和时事关注度较低。当今时代,国内外的政治和时事的获取渠道并不少,但一些学生并不热衷于此,有些学生们为了考研或应付考试,了解了些许皮毛知识,却缺乏自己的理解,站的不够高,看的不够远,思索的不够深入。

(3)偏重以名利定位成功。一些学生提到某某明星身价几十亿,或提到某个富豪、CEO富有资产几十亿,眼中满是艳羡。若提及某个科学家、国学或文学大师,学生们知之甚少,反应平淡,可见存在成功的定位偏向以金钱来衡量的现象。

(4)对优秀传统文化知之较少。即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在大学生中问及传统优秀经典书籍如《论语》《孟子》《三字经》等,从头至尾读过的学生并不多。所以,在问及:“你觉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有哪些值得称道的美德?”学生们很难将“仁”“义”“礼”“智”“信”等说的全。

(5)对党的历史和基础知识了解不深。一些大学生党员对于党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是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校培训课上,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至于党的历史,段峥嵘岁月里革命先辈们的浴血奋战,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一切,熟知经典故事的同学也并不广泛。

(6)男生热衷游戏,女生热衷韩剧。大学里存在男生在非上课时间热衷于打游戏,女生热衷于看韩剧的现象,该现象的存在不占少数。大学大部分时间是需要自习的,宝贵的时间用来打游戏和看韩剧,也是理想缺失的表现。

(7)各类消遣小说下载率较高,精典及精品大家之作下载率低。学生上课开始出现“低头族”现象,被问及他们低头看手机看些什么,不少是下载了各种宫斗、穿越小说连载阅读。学生将名家之作或经典精品书籍下载至手机里拜读的情况不太多见。

(8)对人生未来和自身定位迷茫。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一些学生对于人生未来就业前景表示迷茫,自己读书究竟能否对就业有帮助感到堪忧。一些学生搞不清自己的人生定位和未来发展规划。

2.理想信念缺失现象的根源分析

透过这些现象,笔者纵横思索,纵向从国家,到社会,到学校、家庭、自身,横向从国际到国内环境联系再到个人的审视,层层深入,抽丝剥茧,不难挖掘提炼现象背后的根源:

(1)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危机。一方面,境内外的反华势力为了达到分化、西化中国的目的,他们通过互联网利用各种社会思潮在青年大学生中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大学生们接受新事物快,且因为年轻,对一些信息、思想缺乏高智慧的判断力,互联网上未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信息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盲目地追寻个性和标新立意,排斥传统,从某种程度上,也促成了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危机。

(2)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冲突。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传播和激荡,不少大学生,乃至一些国人存在外国的月亮比自家圆的迷思。短暂的出国几年,就片面地全盘否定国内的传统文化,总想在中国的国土上创建他国的人文。文化的冲突势必造成学生们理想信念信仰的动摇和拿捏不准,出现了一些个别现象,如尊师重道变成了一味地要求不合理的平等,个人主义等。

(3)家庭教育缺乏对崇高理想信念的启蒙。《三字经》中提及:“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养不教,父之过”等。传统教育非常注重家庭教育,而家教的重点均放在严格要求子女养成优良的习惯和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扬名立功,报效国家,这些都是古人崇高理想信念的家庭启蒙教育。反观今日的家庭教育,两边的老人和父母一起围绕着独苗苗转,注入了过多溺爱的家庭教育,过度关注分数和才艺的家庭教育,缺失了理想信念启蒙的家庭教育,缺失了为实现理想信念的优良品格德行雕琢的家庭教育,很容易导致孩子成人之后缺乏崇高理想信念。

(4)大学教育未完全跟上“中国教育梦”的步伐。袁贵仁先生提出了“中国教育梦”,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中国的复兴梦征程中,各行各业需要不同的有崇高理想抱负的英才,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反思我们的大学教育,学校与学校之间培养学生的模式大致是一样的,因材施教尤为不够,男女本就有别,教育却完全没有性别差异,不同校同专业的职业规划亦没有差别,更不谈学生的个别特色教育了。这也就间接造成了学生定位不清,对未来迷茫的理想缺失现象。相信随着大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这种大学教育与“中国教育梦”的匹配度会不断吻合。

(5)社会“商业化”气息逆袭青年学生的“三观”。商业化指的是以提供商品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一些过度的商业化气息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多少还是有一些逆袭。当下,有些媒体为了利润不尊重事情的本真,甚至丧失道德底线和良知。有些伪“文艺”不尊重艺术和高雅,不曾脱离低级趣味,看似票房得了,实则贫瘠庸俗。大学生群体也有一些被影响和误导的现象。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就曾提及,“有的文艺作品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相信这种风气会很快得以扭转。

(6)大学生自身修养、定力、免疫力有待加强。以上的各种维度原因分析都只是关注的外因,孔夫子早就提过“吾日三省吾身”,凡事反求诸己总是必要的,也是大智慧。大学生不能只是单方面的强调外因对自己的影响,应该主动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从此刻起自觉修身和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判断力、选择力、定力、免疫力,坚定自己的崇高理想信念和人生抱负。

四、引导之道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底蕴应对世界文化信息激荡,以其智慧引领当代家庭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3年11月26日,他在山东曲阜孔夫考察,他拿起《孔子家语通释》和《论语诠释》两本书翻阅,并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2014年9月9日,他去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说到:“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延绵这么久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一定有很多经得起考验的真理和智慧。《大学》中“八目”对于人生立志有着积极作用;古圣先贤留下的家训,其中不少智慧尤其是道德养成,对于当代的家庭教育是有着重大启示。家庭教育可以比较借鉴中西教育方式的异同,取其精华应用于自己的家庭,正本清源的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的人生大厦打下最牢固的基础。

2.推进对党的历史和知识的现场教学,对“中国梦”教育的媒体教学

组织学生去革命先烈战斗、牺牲、出生、读书等地的现场教学,会让大学生更加理解革命先辈的人生路,自觉发现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仰慕他们牺牲小我,造福苍生的高贵品质。新一代领导人的“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也是莘莘学子的梦,学子们不是不想了解,而是了解不深入。以纪实故事般的媒体教学却更能形象和颇具感染力地打动青年学生的心。

3.注重辅导员的“教化”艺术塑造,担当“传道”重任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教授指出:“当今社会并不缺乏教育人士,但缺乏教化人物。”所谓教化,即是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的让身边的人自己改变自己。辅导员自身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坚定的信念,更要具备教化的艺术。教化不是一种说教式的教育,而是辅导员用自己的行动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受到感化,自己主动改变自己。这也对辅导员这支队伍的素质本身提出了高深的要求。此外,“传道”也是当下辅导员的重要责任,究竟何为道,辅导员对道又领悟到哪种层次和境界?道法自然,中华文化高深智慧《道德经》中对道的诠释甚为值得借鉴。辅导员有责任引导学生走正道,践行大道,将成功定位于不断地增加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内涵,引导学生树立造福社会、国家、人类的崇高理想。

4.倡导全社会公德为根本,严把影响社会正气的媒体,媒体也应自觉凭良心去“商业化”

对于一些影响社会正气的媒体,严惩不贷,媒体也不该为了利润而不凭良心的播报非常态和失德的作品,影响社会风气,应自觉去“商业化”,如习总书记的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优秀品质。商业出品凭良心,德行天下,服务民众,放眼世界,引领整个地球村的媒体商业正气。

5.倡议大学生自觉加强国学修养,借鉴华夏历史英雄人物的崇高理想信念

国学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修养,另一方面,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软实力能够得以发挥。而华夏历史中的有志之士的小故事及崇高理想信念,无疑对现在的大学生是一种精神洗礼,也是继承并发扬祖先、先辈们精神境界的契机。青年大学生们要借鉴先辈,根据时代要求,定位自己的人生崇高理想信念,自觉地抵御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信息里有定力,懂得选择和取舍,借鉴他国优秀的文化,与我国优秀文化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融合,不盲从外来文化,坚定自己的崇高理想信念。

[1]李佑新.毛泽东研究[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

[2]冯刚.新形势下意识形态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杨婷

丁秋怡,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哲学。

G641

A

2095-5103(2016)03-0089-03

猜你喜欢

中国梦信念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