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键是填平童工身后的鸿沟

2016-11-24周俊生

环球时报 2016-11-24
关键词:童工常熟市企业主

周俊生

常熟市部分服装作坊雇用童工的现象被曝光后,就如何看待童工的问题,舆论场出现了分化。一篇流传很广的自媒体文认为,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有老板雇用他们做工,其实是给他们提供了另外一条出路。而另一篇同样流传很广的公号文章则反驳说,因为“有肉吃”就觉得童工现象并不是最坏,是典型的苟且。

必须加以明确地是,企业主雇用童工,不仅违反道德,更触犯了法律,媒体揭露、政府监管都是职责所在。但需要我们思考的是,童工现象既然为国法所不容,为什么却呈现出“野火烧不尽”的态势。企业主雇用童工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从他们身上压榨到更多利益,而童工则为了得到金钱,看似对立的双方达成了某种统一,使得治理童工现象难以收到实效,甚至受到非议。

其实,童工现象背后暴露的是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在发达地区政府对涉事企业主进行处罚,将童工送回原籍后,这条鸿沟并没有填平。由于家庭贫困和当地办学条件的限制,将这些孩子送回原籍上学,可能失之简单,使孩子们陷入新的困境,很容易回流重做童工。要消灭童工这种丑恶现象,除了政府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以外,更重要的是针对童工的特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地进行帮扶。像常熟这样以服装制作、加工为特色的城市,对低端劳动力一直有巨大需求,这是童工大量流入的原因所在。政府在解救童工以后,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将他们送到本地的技术学校,给他们提供免费学文化、学技术的机会,在其适龄以后再进工厂打工,其中的一些佼佼者在接受良好培训后,甚至可以在发达地区创立自己的小企业,为当地经济增长助力。即使他们学成以后回到原籍,也是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一种支援。

实际上,常熟市政府在此次对童工事件的处理中,已经产生了这样的思路,但它不应该仅仅是政府化解舆论压力的一种临时措施,而应该制度化,将其完善后作为未来治理童工现象的一项常规措施。

由于国情的制约,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最近几年,我国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像常熟这样的发达地区,在国家扶贫工程中更应该主动负起责任,让孩子们能够有机会享受到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在完善的制度安排下,童工现象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治理,而贫困地区的孩子也就看到了希望。▲

(作者是财经评论员)

猜你喜欢

童工常熟市企业主
My sister
家族企业主角色冲突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模型
浅析小微企业人力资源困境形成原因
年轻人眼中的2017年
禁止使用童工的立场不能后退
世界无童工日:国际劳工组织强调加强社会保障是消除童工现象的关键
送礼
世界各地的童工
雨点
一棵树,两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