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2016-11-24张寿梅

新课程 2016年9期
关键词:用电生活化生活

张寿梅

(青海省格尔木市教育局)

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张寿梅

(青海省格尔木市教育局)

小学数学长久处于和生活实际偏离较远的状态,造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难度较高、学生不易理解知识点的困境。将小学数学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生活中带领学生接触和学习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符合课程标准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是现在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一、现状分析

回顾现实,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课堂给了我们这样一幅场景,一方面,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高密度与低水平引来了人们对“生活化”的质疑;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很多只限于教室和书本,内容以书本、教材为准,偏离儿童的生活,教学形式单调,与儿童所要求的生动活泼相去甚远。绝大多数的教师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十足,社会适应能力差,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强。于是,当加强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改革的一个重点时,数学教学生活化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案例分析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他认为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最终服务于生活。

案例:简单平均数问题。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原始资料。比如,回家收集今年第一季度家庭的用电情况,将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为学习平均数问题做好准备。在本节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练习题:

我校今年1—3月份用电情况如下表:

由于讲的是自己学校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教师问:“你们有什么数学问题要提?”学生说:“(1)三个月一共用电多少度?(2)三个月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度?根据学生提的问题,鼓励他们列式解答。学生非常投入,仅几分钟时间就做好了。特别对(2)的解答发生了争论。绝大部分学生采用(930+960+990)÷3=960(度)进行计算;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这种方法太麻烦了,我有更简便的方法。移三月份的30度到一月份,可以直接知道平均每月用电960度”。学生开始议论,有的说:“用900度作标准,用900+(30+60+90)÷3=960(度)”……在学生的争论和不同解法面前,教师及时表扬了学生:“你们真爱动脑筋。”接着提问:“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今年前三个月的用电量一个月比一个月多,今后应该节约用电”。于是教师表扬并提醒学生:“你们的观察力真强,节约用电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教师接着问:“请你们预测一下五月份大约要用多少度电?”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合作、交流,既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开放式的思考和结合现实生活对于数学问题产生新的理解掌握,对学生和教师都有极大的意义:

1.极大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生活化的教学考验了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考验了教师将知识点和生活情境相结合的联想力和创造力。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材料,将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同时要建立一个合适的生活模型,这些都是对教师创造力的极大考验。

2.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开学生思维的窗户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于思维的一次新的打开。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简单呈现,这种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力,而放手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氛围更宽松、师生关系更和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创新的基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实践、探索、交流,在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产生新的思考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提高课堂积极性,有利于数学教学的深入和发展

数学生活化的开展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利于营造一种具有思考习惯的课堂氛围,从而形成一股自发、自主学习的课堂习惯,在这种课堂的影响下,学生将更可能养成自我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更能够享受学习的乐趣。

数学的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标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必然发展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生活化思考的逐步加入也是课堂发展的已有趋势。教师与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共同对数学的思考,才能使数学教育真正百分之百地发挥应有的思维锻炼效果。

[1]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陆怡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

[2]加美佐.年龄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用电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安全用电知识多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