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不起的Art Deco

2016-11-23Meredith

财富堂 2016年11期
关键词:情人装饰时代

Meredith

你知道吗?在纽约,每年都会有一个Jazz Age Lawn Party,帅哥美女们装扮华贵复古,伴着爵士乐一起唱歌、跳舞、野餐,重温他们心中的黄金时代。

如果你需要脑补画面,可参照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生活场景。电影讲述的正是同一时期的故事—— 从建筑、设计、服装、妆容等各个细节,全片展现出了风靡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种美学范式:Art Deco风,让人惊艳。

什么是Art Deco?

Art Deco即“艺术装饰风格”,是20世纪20-30年代主要的流行风格,演变自19世纪末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全盛于20世纪30到40年代,衰落于二战后,到了1960年代,又再一次流行起来。

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Art Deco是一种融合性的艺术风格:它既有机器时代的传统工艺图案,如大量醒目的纯粹装饰线条、机械式样的几何图案;又广泛使用当时的新材料,如合成树脂玻璃与钢筋混凝土,传递复兴的城市精神;同时它还将远东、中东、希腊、罗马、埃及等古老文化的造型与图腾融汇其中,作为创作的素材来源。

因此,工业文化的机械美学、爵士时代的摩登表现、古典、哥特、立体派的艺术元素,皆在Art Deco中有迹可循。

其次要注意的是,它并非一种单一的艺术门类风格,而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装饰艺术潮流的总称,其影响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到绘画、时装、电影艺术,遍及方方面面。

Art Deco的装饰风格

与发生在之前的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相比,Art Deco的最大区别在于对技术的信仰。如果说Art Nouveau多追求感性自然界的优美线条,Art Deco则是在造型、材料方面都加入了不少科技时代的气息。

难怪有人将Art Deco的标志性的装饰总结为:阶梯状的收缩造型(20世纪的象征)、放射状线形太阳光与喷泉造型(新时代曙光的象征)、几何图形(机械与科技的象征)、全新题材的摩登雕塑和浅浮雕与建筑立面的结合(当时社会对科技文明的向往)、新女性的形体(女性解放与女权的象征)、古老文化的纹样(对埃及与中美洲古老文明的想象)、速度力量与飞行的流线造型(交通运输飞速发展的象征)、大胆艳丽的色彩、对新材料的使用和对名贵材料的偏好等。

若进一步简化,将Art Deco的气息重现于家居设计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核心的三点要素:

艳丽用色+几何图案+运用新材料。

Art Deco用色大胆,除了浓重的原色,如鲜红、鲜黄、鲜蓝、橙色之外,多搭配金属色系如金银铜色;Art Deco时代的建筑中,大门、栏杆常常会用金属打造出花纹、文字、图案、几何造型等,用作隔断或墙面装饰;金属、陶瓷、珠宝等工艺与艺术品的加入,彩色玻璃技法走出教堂应用于家居台灯之上,都是Art Deco别具特色的小细节。

Art Deco风格的代表艺术家

打造Art Deco风格的室内空间,对味的艺术品必不可少,因为篇幅限制,就简单安利几位不错的画家吧。

波兰画家塔玛拉·德兰姆皮卡(Tamara De Lempicka)是装饰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美女艺术家,16岁少女时就曾发誓“一生过奢华的生活”的她,活出了真我且传奇一生:18岁嫁给俄国美男子律师;20岁为营救丈夫出狱,做了瑞典驻俄国领事的情人;22岁丈夫出狱不愿工作,她扛起画笔,决定成为职业画家为自己挣体面;27岁开始受到欧洲艺术界瞩目,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一幅带有“Lempicka”签名的肖像画成为欧洲上流社会身份和品位的象征,而她近乎偏执的性格和惊世骇俗的美貌更是受到世人推崇。她一边在富有的俊男美女中变换着情人,一边描绘出一幅幅情人的动人肖像……

她的绘画几乎皆为情人所作,线条圆润,色彩鲜艳,流淌着肉体的馥郁香艳,充满本能与欲望的生命意志,它们悬挂在繁华商业街橱窗里,点缀着那个时代的最高时髦,与那不经意夹在指间燃烧的香烟一起,述说那个奢靡又颓废的时代。

另一位装饰主义风格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艺术家让·杜巴斯(Jean Dupas),他在国内知名度似乎不如前一位高,但要说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吴冠中的法国艺术老师,大家就能理解他的分量了。他的作品对于艺术、设计界影响颇深,其画多展现场面,细节生动,色彩明丽,人物造型感强,兼具古典与现代风格。

最后一位是当代澳大利亚艺术家凯瑟琳·阿贝尔(Catherine Abel),她的作品手法和内容与Lampicka相近似,色彩较Lampicka更明艳,其女性的人物造型上也更加写实。

猜你喜欢

情人装饰时代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圣诞树
包袋如情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
情人
小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