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初秋的艺术大集结

2016-11-23

财富堂 2016年11期
关键词:藏家画廊当代艺术

转型中的成长

国内喜爱当代艺术的朋友们,基本上要么去香港、要么是上海北京,而很少想到南方想到深圳。毗邻香港、澳门的深圳,作为去年全国人均GDP排名第四的大城市,却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他们是不会服气的。

于是,“艺术深圳”继2013年举办首届后,经过两年的市场摸索与调研,于2015年成功转型。“艺术深圳”由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承办。转型后的“艺术深圳”得到了众多画廊、艺术机构的支持,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2015年的“艺术深圳”,相当于一次力度很大的转型,有过阵痛,在边交学费,边继续寻找方向。“我们要做纯当代,哪怕代价是巨大的!” 2015筹备组向诸多信任自己但不符合参展条件的画廊退款并表示歉意。而接来的问题就是:“做当代艺术的画廊,不了解“艺术深圳”。没有足够把握让参展的作品得到完美的诠释,怎么去吸引那些一线的当代画廊来参展?”

而在“2015艺术深圳”的基础上,“2016艺术深圳”继续发力,将参展机构进一步优化,在诸多报名参展的机构中,经过主办方精心甄选,确定了59家艺术机构参展。与此同时,展出的作品也较上一届更加多元,涵盖油画、水墨、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个门类,不仅形式多样,在作品的选择上还充分考虑了市场定位,参展作品价位呈现的阶梯式与多样化,兼顾了不同藏家群体的需求。

信心与动力最佳来源

“2016艺术深圳”不乏众多往届合作机构的再度参展,如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千高原艺术空间、艺琅国际、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芳草地画廊、55、艺术仓库、艺元空间、红鼎画廊、复言社、自在空间、风眠空间、五楼艺术空间、瀚艺术空间、八大画廊等。众多“老客户”的持续参与和支持,不仅表明了对“艺术深圳”理念和服务的认可,同时也证明它们对深圳艺术市场充满了信心。

除往届的合作伙伴,亦有众多首次亮相深圳的品牌画廊。从参展名单中可发现众多实力画廊的加盟,如香格纳画廊、常青画廊、博而励画廊、德萨画廊、空白空间、站台中国、大象艺术空间馆、世界画廊、三潴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杨画廊、龙门雅集、和维画廊、狮语画廊、玉兰堂等,这些画廊的首次集体亮相,使本届“艺术深圳”的参展阵容整体更趋专业化与国际化。这些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以及港、台等多个地区的专业艺术机构不惜舍近求远选择“艺术深圳”,更多的是对深圳艺术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的憧憬与期待。

在销售方面,VIP预展当晚半数画廊已有成交,而在展会的最后一天,又迎来了另一销售高峰,多数画廊表示销售情况超过预期。据部分参展商反馈,参加“艺术深圳”的重点在于发掘深圳乃至华南地区藏家群体,他们认为深圳存在巨大的艺术市场潜力,对深圳的艺术市场充满希望,“艺术深圳”虽然刚刚起步,但未来的提升空间不容小视。

比如,首次参加“艺术深圳”的世界画廊作品成交情况喜人,机构表示博览会超越他们的预期,从展览质量及甄选画廊的水平,到藏家和观众的品质都比较满意。而站台中国则表示,首次参加“艺术深圳”对作品成交情况很满意,深圳的藏家非常遵守参展规则,付款也非常及时。和维画廊透露,这个城市的藏家很有潜力,对艺术颇为敏感,对博览会整体比较满意,甚至已在考虑是否明年再次参加。

注重培育整体艺术生态

深圳较之北京、上海的艺术市场起步较晚,相对薄弱,但深圳艺术市场的全面发展与本地艺术机构的活跃程度息息相关。“艺术深圳”一贯重视立足本土,参展机构中,桥舍画廊、e空间、1618艺术空间、海莱画廊、盒子艺术空间、33空间、竹空间、318艺术空间、美成空间等本土机构的携手亮相,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了深圳当代艺术生态的新面貌,并力呈深圳当代艺术市场的新倾向。

除展览外,在举办期间同时举办与博览会、艺术市场相关的主题研讨、艺术论坛、鉴藏讲座、VIP预展等活动。此外,“微体验——文博会青年艺术家推广平台”作为“艺术深圳”一年一度的“助力青年艺术家成长”计划持续进行,“微体验”致力于发掘最具创作潜力的艺术作品,同时也为青年艺术家们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微体验”作为“艺术深圳”持续推动的青年艺术家推广项目,也为观众呈现了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如纪柏豪、关奉东、黄立言、李旭彬、栗子、潘君、徐跋骋、徐大卫、周栋等人的作品。本届以每个艺术家独立单元形式进行展示,有利于对艺术家个人面貌更为完整地呈现,同时作为主题展,也有别于画廊展区的展示方式。文博会和“艺术深圳”的观众流量非常大,专业观众多,希望借助博览会平台,为年轻艺术家圆梦艺术之路打造一个最佳平台。

年轻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是反映对当下这个微时代的感受和理解,或执着于对生命感受的反映和呈现,或专注于历史文化、生存境遇的观念表达,他们都在艺术道路上有持续坚持、独立思考、保持对当下时代鲜活体验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并且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面貌。

除展览外,“2016艺术深圳”还邀请了CC基金会创始人、连环创业者周大为,以及原台湾美术馆馆长、现台南艺术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院长薛保瑕带来主题讲座。周大为以“变个态度看艺术”为讲座主题,以其十多年的收藏经验为例,分析了当代艺术收藏的四种身份及其所呈现的功能,并且从自身角度阐释了当今艺术市场所凸显的精神理念。他引导艺术收藏者或者爱好者能回归到艺术的本质,打开视野,不单纯观赏艺术的外在表现,而多去了解其背后的哲学含义,从而与画廊、艺术家形成一种文化的认同,换一种方式面对当下的艺术收藏。薛保瑕则以“抽象意涵的转变”为题,她分别从台湾美术馆的馆藏经历以及自身的创作经历,为大家解析抽象艺术的抽象意涵及其转变,以艺术家的视角洞悉当代艺术市场趋势,为大家分享如何构建艺术收藏体系。

深圳,就这样毫无悬念地加入了国内当代艺博会的阵营!

猜你喜欢

藏家画廊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藏家之友
藏家之友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藏家之友
画廊
藏家之友
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