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住宅产业化施工中的运用

2016-11-22张燕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预制构件产业化装配式

◎张燕

精细化管理在住宅产业化施工中的运用

◎张燕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住宅产业化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推行住宅产业化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住宅产品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施工管理走向高层次的精细化管理。因此,如何把精细化管理与住宅产业化结合起来,以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推行住宅产业化是必然趋势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规模化,住宅产业化已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必然趋势,工业化住宅逐渐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成为居住生活中的新宠。与传统住宅相比,住宅产业化有以下几个优点:

建筑周期短。由于构件在工厂已经完成浇筑和质量检测,加上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装配式住宅建筑周期比传统住宅大为缩短,在性能方面的品质也更好。

资源消耗低,更环保。通过构件在工厂预制并在现场装配,减少了施工现场垃圾和建筑噪音的产生、降低了污水的排放量和粉尘的生成。

集成能力强,标准化、 集约化程度高。住宅产业化在技术上能有效的集成和整合,形成标准化、工业化的建筑体系,很多事关产业发展共性、前瞻性的关键技术都能得到有效的应用。

因此住宅产业化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行住宅产业化势在必行。

精细化管理是必由之路

随着房地产开发热潮的逐步消退,国内施工企业开工面积也将逐步减少,建筑市场竞争将会愈加的激烈,市场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为了存活下去,为了先发制人,由原有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进行转变势在必行。

建筑施工的精细化管理不止是一种管理技术,更是一种管理理念,是一种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旨在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通过详细的策划,在项目实施之前、过程中以及项目实施之后都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落实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加大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广度和深度,取得更好的项目收益。

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国内走在前列的以万科、金地、中天、中建等一批建筑企业,他们已逐步意识到变革的紧迫性,意识到了精细化管理能够带来的质量、成本、开发速度的全面飞跃。

精细化管理在住宅产业化施工中的实施

业主方在产业化住宅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目标是将住宅产品以高质量高标准的要求交付到用户手中,其中包含了产业化住宅建设的整个过程。

在工程项目各阶段,业主方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在项目的准备工作阶段,设定项目的管理标准,确定工程管理目标,即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的管理目标,最好通过量化来实现,如优良率、合格率的目标值;需考虑工程项目构件的耐久性,对本项目的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提出目标要求;对工程项目的其他重要方面,如与环境的协调效果、外观造型、可维护性提出要求;对工程投产或投入使用后生产的产品是否达到预期的管理标准目标,及工程安全性、稳定性、适用性提出要求。

业主方在住宅项目的不同时期所进行的精细化管理给建设项目带来的影响。投资论证探究时期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影响: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在对项目投资有关技术、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各种拟建投资方案及其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技术分析论证,以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最佳投资方案作为决策、设计依据的一系列工作。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是确定项目的有关精细化管理规定,作为极为关键的工程项目目标保障环节,此阶段给整个工程项目的决策与设计带来很大影响。

设计阶段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影响: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时期在整个项目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方人员应以建设单位做出的决策方案为依据,将其内容在图纸上表示出来加以说明和描述,从设备材料采购、技术工艺、经济成本、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加以研究与论证,以住宅产品的作用价值。

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时期对工程建设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影响: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的要求,从试运转、质量评定等施工流程中了解和掌握目前的状况能否达到要求的工程质量建设要求和标准。

住宅产业化的精细化管理具有全面性,包括以下几点。当工程项目正式投入产生产管理之后,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从构件质量、安全性能等方面加以管理,以保证服务品质;在所建设工程项目中,保证建筑产品和周遭环境的适应程度、外观满意程度、建设费用等条件相适应,进而降低造价成本、提升建筑产品的价值;需确认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所需的设备、机械、材料、技术等方面的使用年限,以保证其安全性。

施工单位在产业化住宅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实施机构,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预制构件采购的精细化管理。施工单位应要求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和必要的构件检测手段。提供预制构件加工图,并应包括预制构件的平、立布置图、配筋图、模板图、预留预埋配件及连接构造节点详图等,并应标明构件的自重、吊装的吊点布置。施工单位在预制构件制作前应编制生产加工方案。生产加工方案应包括:生产计划、工艺、模板方案、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成品保护及运输等内容。预制构件生产前应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预制构件在质量验收时,可以经过技术的调整、用二次验收的方式进行。不允许存在影响结构性能或装配的尺寸差异。只有保证预制构件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预制构件的功能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先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查与验证,同时把其它合格的产品放在一起,统一记录构件编号、制作日期、工程名称、合格状态、生产单位等信息。

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模板工程:与传统住宅施工不同,因为装配式住宅施工时大部分采用预制构件,因此在模板施工时要预留与模板连接用的孔洞和螺栓,预留位置应与模板位置相协调并且要便于模板安装。接缝的地方模板需选用定型模板,并且要与预制构件形成可靠连接。

钢筋工程:装配式住宅的钢筋连接通常采用了焊接、搭接等方式,这与传统的施工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在钢筋接头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设置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实际的钢筋连接过程中,应遵循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和规定。

装配式结构工程:装配式结构工程要在施工之前就做好验算工作,所用的依据是专项施工方案和设计规范,其中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特别重要,必须严格依据相关要求检查其强度及承载力。在装配式预制构件的安装过程当中,应满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验收相关标准和规定。

目前,中国的住宅建设实际上已经步入了一个转型期,住宅产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实现住宅产业化,就要有合理的精细化管理,这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保障。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今后要优化管理模式,细化管理责任,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装配式住宅才能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工作单位:重庆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预制构件产业化装配式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系统产业化之路
BIM技术在PC预制构件工厂建设和运营中的应用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