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倡导读书,构建和谐文化社会

2016-11-21周新颖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周新颖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据2012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发布的数据,2011年我国人均阅读图书4.35本,还不到有些国家人均的十分之一。以我们周边及个别西方国家为例,日本40本,韩国11本,以色列60本,法国20本。联合国曾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做过调查,其中一组数据更令人心惊: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我国企业家则是0.5本,相差了整整100倍!

关于如何提高阅读率和阅读量不仅是专家学者的经常性话题,也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所以李克强连续两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他说,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倡导全民读书,建设书香社会是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需要。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下,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人生智慧、价值观念、道德理想、人生追求、情操境界以及对世界感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所以建设书香校园,从学习传统文化开启。

中华文化经过了五千年的沉淀,不断凝结、升华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历史证明,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魂不灭,形易散、神仍在。

“和谐”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核心。中华文化素以“亲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为理想,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敬德保民”的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六韬》中提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命题,孟子提出“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董仲舒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所以我们经常讲的“以人为本”,是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根源的。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正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传承与创新。其“服务人民”者,仁也;“崇尚科学”者,智也;“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者,义也;“诚实守信”者,信也;“遵纪守法”者,礼也。其“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者,则是中华传统美德之“君子自强不息”的传承发扬。这些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不朽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生动证明。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由于经过上个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到“文革”时期的全民破“四旧”、文化大革命,再到批林批孔中对孔孟儒学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我们面临着一代文化断层、文化遗产消失的状况。从我们的学校教育来看,在追求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式微。《诗经》、《大学》、《论语》等曾在中国盛行2000多年的经典名篇淡出了各类课堂,《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儿童启蒙教材逐渐消失。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让孩子苦学外语而丢弃国学经典,许多中学生能熟练地阅读英文书籍却看不懂文言文章;满口的西方格言警句,而对东方的古老智慧却知之甚少;校园中近半数人追崇影星歌星、大款大腕,却少有人知道先贤名人、科技英才;本科生、博士生的汉字写得“惨不忍睹”,母语讲不利索……这一系列现象与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语言文化是民族的命脉,国家亡了可以复国,但文化灭了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在世界上找到立足之地。我们面临的不是外国语言入侵,而是自己人要背叛自己的语言,这比外国人的入侵更可怕。

有鉴于此,许许多多的的仁人志士为了继承和宣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开始热爱传统文化,在全国上下形成了一个广泛学习积极应用、构建和谐、提升素质的良好风气,国学馆、读书会,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汉字听写、国文大赛等节目已经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和喜爱,教科书中传统数目越来越多,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关系的构建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是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共识。

2009年7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给领导干部讲话时提到,要读好书读善书。他特别谈到:“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作为领导干部,把对父母的爱扩大到对人民的爱,甘心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为政一方造福百姓;作为老师,把对子女的爱扩大到对学生的爱,可以有教无类,耐心细心;作为同学,把对父母兄弟的爱扩大到对同学对老师的爱,可以宽容礼让、以诚待人,给自己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环境,给自己营造一个宽容平和、感恩向善的心态。记得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老先生的时候,问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季老说:是人内心的和谐。

所以积极开展学习传统文化、宣讲传统文化的活动,通过我们的学习提升自己,带动他人,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我们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个人成长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基础部)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