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学生管理工作

2016-11-21樊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难点学生管理民办高校

樊力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民办高校是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了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辅助。而学生管理工作,则是民办高校运行、发展的重要基础,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且决定了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伴随民办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管理的问题也不断突出,因此要给予足够重视并加以改正。对此,在这样的基础上,本文对目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管理 难点 对策

一.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

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一个部分。有当前普通高校所具有的特点,也有自身的特点,如思想压力大、未有良好自我效能、依赖性强、抵抗挫折能力差等。民办高校的学生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基础薄弱。换而言之,民办高校的学生,犹如即将烧开的水,只要再添一把柴火水就能发光、发热,但如果放置不理则就会降温。这句话生动、形象,准确反映了当前我们国家民办高校学生状态和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也描绘出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有维护学校稳定,提升学校美誉度、增强学校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就要研究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基础,分析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难点及矛盾,总结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经验。

二.民办高校学生管理难点

1.经验不足,治理观念相差大。我们国家现有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完全不同的运营、管理方式以及发展道路,公办高校长期以来,积累丰富经验和被民办高校来借鉴使用。民办高校由于发展历史比较短,处在探索阶段。而且同类高校间管理方式也有所区别,因此民办高校未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用。

2.重教学、轻管理。学生管理人员队伍人数少,业务水平也高低不一。同时,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工作强度大,待遇也比较低,职业发展不确定。学生管理人员常常会因为在工作中没有成就感,而让工作积极性受到极为严重影响,造成学生管理人员流动频繁且流失率高。这样时间一长,容易造成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落后,甚至是停滞不前,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3.多重管理引发的问题。对于学生管理而言,其工作主体的是辅导员。辅导员在管理中所开展的是多重管理工作,缺少秩序,而且出现问题后还会相互推诿。对于辅导员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困惑,学生处、招生、就业等,均会给辅导员提出各种“意见”,而这样会让辅导员感到无从适应。而这些均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

三.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策

1.完善机制,理清各层面关系。民办高校因为办学体制不顺、内部管理不规范,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质量不高等。因此要尽快构建并完善学校董事会制度,科学并合理划分学校董会及教学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充分放下权力,让校长在教学、行政中有自主权,并且有一定的经济使用权。

2.加大学生管理队伍构建。第一,转变观念。高校学生管理队伍要实现专家化、专业化,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知识、学历层次。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高校学生咨询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学历都非常高,基本都是获得了心理学、社会精神病学方面的硕士、博士。因此我们也要构建专业型的学生工作队伍,让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重视学生管理工作。高校的领导需要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关心学生管理队伍,为他们构建良好的、轻松的工作环境。学生工作队伍也是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构成,一定要高度重视。

3.分工明确、分级管理。学生处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着全校学生教育、管理等工作。其主要对象是各院系总体学生工作,对具体工作不能替代或过多干涉。院系作为高校教学教学工作所开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工作的直接承担、执行者,对上,一定要坚决执行学校的决定,服从学校大局的管理,对下,提升并做好内部管理,充分调动辅导员积极性,根据本身学科特点开展特色学生管理工作,用管理来促进学习。

4.全员参与,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管理真正成效需要通过学生来实现。所以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管理是不完整的。让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关键点在于这种管理对其发展的有效性。同时这种管理也是适用的,且管理目标、计划可为学生理解。有效促使学生参与到学生管理中,创造性采用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学生工作不单是民办高校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更是提升民办高校社会影响力,增强高校竞争力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管理工作已成为决定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不断去探究、改革学生管理方式,让民办高校可以更好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难点学生管理民办高校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