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展现语文魅力的课堂教学五问法

2016-11-21陈晓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学教学课堂提问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语文是最富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最直接的工具。本文重点阐述了语文教学的精问、巧问、深问、追问、不问等五种提问方法,认为教师要能够合理地厘清课堂脉络,巧妙的寻找文本的支点,对文本进行有效准确的拓展延伸,实现与学生思想的深入互动,让提问成为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多彩,更有本色的语文味的一把金钥匙,恢复她本应具有的浪漫与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中学教学

语文最富有人文性和工具性,最能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养,最能触碰人的心灵,应该是最具灵性和知性学科。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变成了高中阶段学科中的“臭老九”,课堂变成语文老师一个人的慷慨激昂,一个人的哀婉悲愤。而学生更多的是用茫然回馈老师的热情,用沉默来回避老师的目光。前几年甚嚣尘上的“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论调,也表明了语文内部和外部环境对于语文改革的迫切需求。虽然我们肯定改革所带给师生在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上的转变,在一切以升学率为标准的现实功利主义的影响下,语文课堂似乎又走回了她的老路。老师偏重于知识的填鸭式的灌输,缺少了思维的碰撞;偏重于答题模式的训练,缺少了人文的关怀,让本应灵动的语文课堂,变得千人一面,机械呆板,僵化平庸。

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缺少热情,有教材构建、社会环境、高考制度、学生自身上的外在原因,但我们也应当反躬语文教学本身。应当顺应课改要求和时代的变迁,让语文本身更加生动,更具丰姿。散文家柯灵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让每一节语文课堂,若都有她的精妙处、感悟处、收获处、变化处、触碰处、会心处,语文又怎会让学生不解风情呢?

让日渐暮气沉沉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她的青春活力。我们不妨在课堂上的“关节处”“结穴处”来着力。处理好课堂上的关键点、重难点、触发点,既能入乎其中,也要跳出其外。而一个老师如何去建构自己的高校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探索课本,如何激起学生在课堂上的激情?有效地发问是一位老师最有效直接的工具。如何有效发问,我想应当把握以下五个要点:精问、巧问、深问、追问、不问。

一.精问:纲举而目自张

精问,实则是精心选择自己发问。一节课本身的时间有限,要体现一节课有效的教学内容,对于在课堂的提问,必须要少而精当。“精问”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的宏观的把握,教师对文本做到正确、深刻地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挖掘教材本身,对教材多一点自己的个性而又准确的解读。既要深入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多一点教学上自己的宏观构思,多一点细节上的品味,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关切。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对于文本的了解、融入和探索。传授给学生的必要知识点,带给学生必要的阅读体验、感悟、涤荡。这既是语文学科内在诉求,也是课改以来,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转变的外在要求。其次“精问”需要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年龄段的特征、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等心中有数。准确提问,从而建构好一节课的课堂结构。老师要做到问题集中连贯不散乱。这就可以有效避免提问的随意性、盲目性、无效性。避免因提问不精当而带来的课堂的无序和杂乱,学生的无所适从之感。

例如我们在分析《兰亭集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时,就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中直接抒发了作者情感的句子又哪些?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三句直接抒情的句子。(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3)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这一发问又为重点梳理和探讨来服务的;后面依次探讨:作者乐在何处;作者为何而痛;作者因何而悲。通过抓住文章的感情变化这一关节点,激发学生探讨感情变化的原因,分析文本内容的变化和差异,体会文章中深层而细腻的情感和价值取向,进而把我了作者行文结构的自然流动。问题精当、集中、连贯,才能能够激发同学有价值的探讨中,形成动态和有价值的生成,同时也能带给学生很强的条理清晰的课堂体验,这种体验又必然能很好的改善课堂体验和提高课堂实效。

二.巧问:巧借文本支点

巧问就是针对文本支撑点和突破点的发问。阿基米德曾讲:“给我一个立足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当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支点,达到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比较深入的直接阅读体验,即教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也需要间接体验,即主流和名家的赏析。唯有如此才能能够精准地找到教材核心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巧妙的提问能够体现一个教师对于课堂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的发散;又有明确的指向性,带动学生自主去对文本作有价值的探寻,包括结构、主题、情感等反面的延伸和拓展。避免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激烈紧张,但学生却收获不多的情况出现。

例如我们在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时,所有老师必然会注重课本情节的分析。正如金圣叹点评的那样,本文情节具有“草蛇灰线”式的结构特点。我们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小说中李小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小说第一段为什么花了很多的笔墨描写李小二这个人物和林冲相遇这个情节?它有什么作用?对于小说中的看似闲笔描写的提问,却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又不是很艰深,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入手,引发学生讨论的激情,从而更易于学生了解情节的铺垫和推动作用。以点的探讨带动面的突破,在进一步讨论小说中的风雪描写的作用时就轻松自如了。再如对于小说“官逼民反”主题的探讨,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林冲为什么在自己的老婆被高衙内调戏后,反被诬陷获罪的情况下,依然称高俅为高太尉?如果是你,你怎么说林冲说的这一段话?(我因恶了高太尉……)引发学生对于林冲“忍”性格以及背后深层的原因的探讨。2、从林冲这样一个身份地位和性格的人的境遇能反应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启发了学生去思考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进而很轻松地理解林冲这一人物的典型性特点和小说的主题。

三.深问:发幽径而探微

深问即是具有深刻性的提问,属于对于文本本身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拓展、延伸和探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文本形式和内容上深度解读。现代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还要使学生具备对知识的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创造性应用能力”。造就学生对于课本的深层解读能力。包括对于文本高度的探美能力、精辟的解析能力。从而形成对于作品在结构构架、形象塑造、语言流动、主题表达等方面准确而又富有创造力的阅读能力。这非常考验一个语文老师对文本的研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唯此才能准确找到文本的肯綮处;但又要能合理结合学生的能力和实际需求,不能使自己提问变得艰深晦涩。一如孔乙己对于茴香豆中“茴”字的若干写法的卖弄,变成炫耀或展示老师本身的才华,使得教学除个别学生能够理解之外,大多数学生如堕五里雾中。让探讨本身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如对于文言文《逍遥游》中第二段有对大鹏描写的重复。我们可以这样来发问:这一段的描写和第一段的描写有何不同?有必要这样重复吗?我们写作可不可以重复?怎么样重复?从而强化了重复在议论中的验证、呼应、强化作用。进而学习在自己写作中的重复以及变化,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四.追问:一石投春水皱

“追问”就是刨根问底式的发问。“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新课程标准倡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主体验和不自觉思考难免有会出现肤浅不够严密的情况,所以在课堂上就缺少不了老师的有效引导,有效的“追问”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交流等实际情况,对学生思维判断作及时而又的疏导、点拨。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课堂上有效把握“追问的时机和技巧”不仅是是师生情感和思维火花的精彩碰撞,仅是课堂教学最为真实的表现;也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内在需求,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而且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理念追求。画龙点睛式和规范引导的有效追问,才能还原生态的真实课堂,演绎更精彩语文教学。

如解读到讲到小说《边城》中的民俗之美时,我们往往这样发问:边城描写哪些与城市很不一样的节日?它展现了边城什么样的风貌?三个节日作者着墨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是否与小说的三要素相关?从而引导学生从热闹的节日表象,深刻探讨在章节处理的意义和作用。得出小说的环境描写与环境本身所体现的环境特点----边城与主流城市不一样的质朴和热情,在情节上铺垫和推动----自然引出傩送的出场,对于小说任务形象的刻画---塑造傩送的热情、开朗、俊朗形象,展现了翠翠纯洁的性格以及那朦胧的少女心事。在追问的过程中实现了由浅入深式的文本探讨,完成了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抓住了思想和情感的碰撞的火花。

五.不问:无声而胜有声

不问实则是教师促使学生来发问。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不得不令人深思的话:“现代的教育方法,竟然没有把研究问题的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我们的很多学生无形中已经变成了“填鸭”,早已习惯了老师的“灌食”,这恐怕也是现代语文应试教育最受人诟病之处。我们经常发现许多的学生似乎变成了课堂上麻木的“看客”,事实上课堂上许多时候的“朗朗书声”“安静井然”的表象往往使学生思维的贫乏、思想的贫困。进而丧失了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这是一个多么让人胆战心惊的结果!学生无法享受主动求知的快乐,更多感到的是被动灌输的痛苦,进而走向一种精神上的迟钝,老师也沦落到课堂上的自编自导和自演者的可悲境地。好的课堂应该体现教师对于学生无声的引导、激发和唤醒。这必须要老师必要的铺垫,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之下,成为有期待、有创新、有交锋、有反思的芳草地。这或许是不教而教的至高境界,但我们也不妨去朝着这个方向去尝试和努力。

例如我们在上《咬文嚼字》一课时,是这样进行导入: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要稍有领会即可,不必咬文嚼字。有的学生在老师一说完就提出了怀疑,“为什么课本里说要咬文嚼字呢?”学生自然带着一种怀疑的精神去探索文本,效果自然也不言而喻。

总之,教师要能够合理地厘清课堂脉络,巧妙的寻找文本的支点,对文本进行有效准确的拓展延伸,实现与学生思想的深入互动,建设学生自由、独立和创新的人格精神。而“发问”这个普通却又不寻常的工具,是既可靠且高效的。教师必须静下心来,多读一点专业的文章,多研读一点文本,多一点匠心独运,让提问成为让语文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多彩,更有本色的语文味的一把金钥匙,恢复她本应具有的浪漫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周顺文.对新课改中探究性教学的思考[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25(6):103-105.

[2]莫立刚.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语文教学“兴奋点”与“探究点”的营造与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2(7):9-10.

[3]成旭梅.指向再生性阅读的高中语文课程建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25).

(作者介绍:陈晓勇,安徽省淮南一中教师)

猜你喜欢

中学教学课堂提问语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例谈细胞器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延伸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