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郁达夫小说的浪漫主义

2016-11-19李政晓

资治文摘 2016年4期
关键词:郁达夫浪漫主义

李政晓

【摘要】郁达夫是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要了解其小说的浪漫主义,就必须探寻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以及传入中国时的社会现状,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特征,才能全面郁达夫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前期,以创造社作家郁达夫为代表的作家开启了模仿、强调主观情感、表现自我的浪漫主义小说模式,虽然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存在着天然的不足,但是这些都是郁达夫独有的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关键词】郁达夫;浪漫主义;自叙性质

郁达夫可以算得上是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创者,他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早期就开始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当时出版的小说《沉沦》以独特的浪漫主义自叙风格震惊文坛,之后的创作也是带有浓厚的忧郁、哀伤的郁氏风格。虽说,他的小说总的来说不是十分成熟,但是我们要了解到郁达夫处于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萌芽阶段,是新小说的开创与摸索时期。毋庸置疑,新鲜事物的引进与创新,都需要一个成长成熟的过程。要了解郁达夫的小说,浪漫主义风格是一个避不开的关键,探寻郁达夫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我们必须了解现代中国浪漫文学的来源。

准确的说,浪漫主义文学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名词,它来源于西方,属于“舶来品”。虽然,浪漫主义文学来源已久,但是由于其不确定性,学界对于浪漫主义文学的界定很模糊。从某种程度上说,浪漫主义文学到处都是,但是要确切的去划分它却很困难。维克多·雨果就说过:“浪漫主义,其真正的定义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1]所以,要研究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就要对浪漫主义理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从宏观去把握,而不是从细节去比对。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西方美学史》中就对浪漫主义作了一个概括,他认为“作为流派运动的浪漫主义具有下列三种显著的特征:第一、‘主观性;第二、‘回到中世纪,第三、回到自然”[2]这三点特征相融相生,是鉴定一个文学作品是否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但是,浪漫主义毕竟是从外国引进的,所以完全以一种外国理论的标准来审视中国文学是不妥当的。毕竟中西方的文学语境不同,所以外国理论可以借鉴,不能照搬。

郁达夫的创作受到外国文学理论,特别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很深,也受到中国传统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这才形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小说风格。其实,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早在中国上古时候就有了,只是不像西方一样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到了现代中国以后,浪漫主义那种以抒发自我为宗旨,强烈体现个人情感,直面社会现实的方式很附合当时个性解放的时代需要。所以,马上在全国掀起一阵热潮,许多文学文艺团体开始以此进行创作。但是,这种风潮并没有持续太久,浪潮过后作家们开始冷静思考,寻找更符合当下国情的浪漫主义文学模式,最后许多作家告别了单纯抒发自我情感的写作手法,转而投向了一种中国本土化的浪漫主义写作。

郁达夫是当时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中坚力量,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研究一个作家,要把他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写作心理放入到作品之中。郁达夫最大的小说特点就是自叙性质非常强烈,他的四十多篇小说里面塑造了许多具有“达夫气质”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都是敏感的、脆弱的、自卑的、孤独的“零余者”。这些都跟他的生活遭遇有关,郁达夫在大学期间因参加学潮运动被开除;随后留学日本,遭到歧视;以及毕业回国以后,颠沛流离,生活过得窘迫艰苦,作者无法疏解心中的苦闷与悲哀,就把情绪倾注在笔端,写下这一篇篇自白。所有的遭遇,生活经历,内心感受都成为了他之后创作的源泉,他在写作时,不顾技巧,不注意词句,由性情出发,抒写内心情感,发泄苦闷的情绪,就是疼痛时候的哼哼唧唧。

以題材为界,可把郁达夫的小说分成两类,分别是描写留学生活与描写回国后的生活。第一类作品包括《沉沦》、《胃病》、《南迁》、《空虚》、《怀乡病者》、《银灰色的死》,这类作品大多描写青年的性苦闷,多为作者在日本时所作。第二类作品包括《血泪》、《采石矶》、《茫茫夜》、《在寒风里》等,这类作品风格较前期的作品风格有所变化,但题材还是与作者的生活息息相关。读郁达夫的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到,从作者最初的作品,到他的封笔之作,无一例外都弥漫着自我抒情、自我独白式的表现手法,这些作品都是属于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范畴,因为作者仍是受自我情感支配所写的。郁达夫在文中情感的倾诉,长篇的感叹,大段的自白,随意的结构布局,平淡的故事情节,一切都由感情来抒发。他这种为抒情而抒情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浪漫主义的自我抒情的特征,与严格意义上的西方传统浪漫主义不同,展现出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特有的姿态。

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为了表达当下青年的反封建、争自由、表现自我,以获得个性解放、社会变革的目的。他们多少都受到“中西”二元影响,以此表现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使作品获得了可读性,这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目的所在。当人们从对科学、机械的齿轮中抬起头来,面对逐渐被破坏的自然和被金钱、物质吞噬而渐渐迷失生命意义的人们时,就会懂得浪漫主义文学在近一个世纪之前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现在仍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也会更加品味出郁达夫小说的独特味道。

【参考文献】

[1]欧文·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19,7

[2]孟实(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728

猜你喜欢

郁达夫浪漫主义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西汉铜镜浪漫主义元素考
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研究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郁达夫的棉衣去哪儿了
郁达夫的棉衣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