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深松整地问题的分析与推广建议

2016-11-19刘诚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4期
关键词:推广技术农机

刘诚

摘要: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深松整地高度重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深松整地工作全面开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机深松整地工作,我们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以提高深松整地的作业质量,增加农民收益。

关键词:农机;深松整地;技术;应用;推广

中图分类号:S233.1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6.04.017

在目前的耕作方式下,耕层一年比一年变浅,土壤容重增加,犁底层逐年加厚,造成农业减产。深松整地技术,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农田蓄水保墒的有效措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可以破坏因传统耕作过程机具压实形成的坚硬犁底层。进行深松时,由于只松土而不翻土,形成上松下实、虚实相间的土体结构。该形式的土体结构不仅能够促进土壤中生物、微生物的生长,而且有利于土壤肥力的自我恢复,减少长期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沙化、水体污染等环境危害,因此,深松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作物的产量,尤其是深根系作物的产量,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

国家对深松整地工作高度重视,2015年2月3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5年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2015年全国要力争完成深松整地2亿亩。为了完成这个目标,2015年第二批农机补贴资金的侧重点由往年的玉米收获机械转移到深松作业。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科学谋划、精心部署,强力推进深松整地工作。各地深松整地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据悉,截至2015年11月30日,全国已完成秋季深松16 646万亩,加上春夏两季完成的3698万亩,全年共完成深松面积2.03亿亩,超额完成2亿亩的农机深松整地任务。截至11月底,全国用于拖拉机和深松机具的补贴资金达到67亿元,各省已安排深松作业补助资金19.5亿元,新增拖拉机29万台、深松机9512台(套),全国8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深松机具保有量分别超过75万台和23.4万台(套)。2015年吉林省继续实施农机深松作业补助,实施农机深松任务1200万亩。农机深松作业使用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每亩补助20元。

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深松整地高度重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加大补助力度,加强工作推进和督导检查,重新点燃了农民群众参与农机深松整地的热情。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农机深松整地工作,我们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以提高深松整地的作业质量,增加农民收益。

1深松整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1.1深松的深度不能作为补贴依据

土壤深松,主要是为了打破坚硬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增加土壤的透气和透水性,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有些地方的农业部门搞官僚主义,要求种植户秋整地必须深松,而且深松的深度必须达到35 cm以上,有的领导甚至要求深松深度要达到40 cm,不然不给深松作业补贴。由于深松达不到35 cm以上,造成种植户不理解不愿干,基层领导难于完成任务,使得上下都不满意。

深松整地作业与其他耕地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犁地深度比常规的深。另外,不同类型的土壤犁底层深度不同。因此,在深松整地前,应根据土壤类型和耕地的类型确定深松整地的深度。如果深松整地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则应该将耕地深度控制在25~35 cm。深松深度过深,使得“生土”上升到耕层,也会影响作物生长;还会增加作业成本。如果耕地深度太大,农田深松的阻力也会增大,一般的深松机具很难达到要求的深度。

1.2深松作业不需要每年进行

深松作业也不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万能钥匙,深松作业时间过晚,深松整地作业如不能节节相扣,秋整地作业质量不合格,遇上第二年春旱容易出现深松多深旱多深的现象。深松的主要目的是蓄纳相对较多的雨水,因此,一般应把深松作业安排在雨季前进行。一是秋季作物收获后或秋整地前,9 月下旬~12 月上旬,以接纳秋、冬两季的雨水和雪水,有效抵御春寒。二是夏季作物收获后或春播前,3 月上旬~6 月上旬,可充分接纳夏季雨水,防止形成土壤表面径流,达到抗旱或排涝效果。同时,深松时要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差异,合理确定深松时间。一年两作区一般都是在小麦收获后硬茬直播玉米,在夏种时气温较高,土壤深松易于造成跑墒。而玉米的主根系又主要分布在30 cm 左右的土层中,秋季如遇强对流天气或刮大风,易发生倒伏现象,因此深松不宜选择在夏季进行。另外,深松时注意与轮作制相适应,建议秋季深松地作为轮作地使用,效果好、无风险。

对于深松的次数没必要每年都进行,一般3年深松一次即可,因为犁底层的形成及厚度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多年积累的产物。它与土壤的类别,整地作业的模式,机械“进地”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理论研究认为,当土壤容重在 1.5 g/cm3以下时,不影响根系生长,也可作为是否要进行深松作业的依据。

1.3深松整地的行间距要依作物不同而不同

对同一块耕地进行深松整地作业要求其耕地深度保持一致,一般要求耕地深度误差控制在 82 mm 左右。深松整地的行距应该根据深松整地的方式进行确定,如果进行全面深松,那么行距应该控制在 35 cm 左右;如果进行局部深松整地,那么行距应该根据农作物的种类进行确定,如果作物为小麦等密植性作物,应该将深松整地的行距控制在40 cm 左右,深度控制在30 cm左右。如果种植农作物为玉米类宽行性作物,此时应该将耕地深度和行距均控制在 25~30 cm。

1.4不是所有的深松机具都能完成任务

各种深松机具都可以用于保护性耕地的深松作业,但不是所有的深松机具都能达到作业深度要求。有的深松铲的选用本身也对犁底层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如有的厂家发明的鹅掌式全面积深松铲不但达不到深松的目的,宽大的铲翼过后铲后下方的土壤反而变硬。有的地方选用适宜作业深度3~10 cm、浅层灭茬、全面翻动表土进行苗床整理的鸭掌式耕耘机进行深松作业,根本达不到35 cm的深松深度。我们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深松机(工作部件)都能深松到35 cm,应选用深松型深松铲;同时为一台深松机配备几种不同农艺要求的深松铲来满足多种农艺要求,不应该搞“一铲万能”。

在玉米秸秆还田的保护性耕作地上进行深松作业,要选择在深松铲前有切草圆盘的深松机。工作时切断深松铲前的秸秆,可有效减少堵塞。对装有限深轮的深松机,特别要注意深松机的工作幅宽和拖拉机轮距的配合,防止两个限深轮工作时一高一低,降低深松质量。

另外,开展深松作业,选择适用、可靠、动力匹配、作业高效的动力机械和深松机具是基础和前提。要看选择的机具是否适合本地的土壤条件、作物种类,无故障作业时间是否满足基本的作业需要,发生故障的种类和维修的难易程度,零配件是否容易购买,深松机和拖拉机是否配套,机械在田间的行进速度快慢,作业成本高低,经济上是否划得来、有账算。根据农户经验,最好选成熟机型和大企业的成熟产品。早期开发研制出来的深松机,经过市场的检验和不断改进,已相对成熟。而一些后上马的企业生产的深松机,虽然借鉴了一些在用产品的优点,但从设计和工艺两个方面看仍有待完善和提高。

2做好农机深松整地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

尽管深松益处很多,但是由于农民的传统耕作意识,及深松机具性能等问题,在实际推行工作中仍旧遇到一些阻碍。部分农民群众对深松补助政策不了解,对深松作业成效有疑惑。为此,我们农机推广人员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我们农机推广人员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农户认识到这项技术的好处,要告诉农民为什么要进行深松,深松技术能让土壤蓄水保墒,提高作物产量。据中国农机院在中低产田进行的试验数据对比表明,进行深松后,玉米平均增产1200 kg/hm2,增产率约20%;大豆增产270~360 kg/hm2,增产率12%~17.8%。深松机还可使灌溉水的利用率至少提高30%。根据对比测产,去年深松地块的玉米根系生长发达,比未深松地块平均亩增产10%以上。深松一般3年进行一次,作业深度超过30 cm。东北地区的深松技术已经被广泛接受,农户已经认识到,深松作业技术结合免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不仅节省劳力和作业成本,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产量。因此,从客观上讲,大力推广以农机深松为主导的种植模式,这是在目前现有综合技术条件下,使粮食增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以农机深松作业为主的整地技术,应当得到大力推广。

第二,宣传深松补助政策。这一惠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农户购置大马力拖拉机和深松机等作业机具的积极性。告诉农民哪些地方是试点,补助标准是多少,谁能够申请深松补助,怎么申请,这些问题都要通过宣传,用农民能够听懂的语言讲全讲细讲明白。

第三,宣传深松作业成效。宣传深松作业成效的过程也是推广深松技术的过程,农机推广人员特别是负责深松整地相关工作的干部,都要当好深松作业成效宣传员。带领农民走进田间看一看,以理服人,以效益赢得民心。宣传深松先进典型,用好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信息网络特别是农机化行业媒体,深入挖掘深松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楷模人物,积极宣传他们的做法和成效,讲好“深松故事”,带动深松工作全面开展。

猜你喜欢

推广技术农机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不一样的农机展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群众文化音乐的推广及发展探讨
对我国推广大众体育活动的意义研究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