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常规教育与自控能力的培养

2016-11-19张立燕

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常规教育幼儿园

张立燕

【摘 要】本文从幼儿园常规教育与幼儿自控能力发展关系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不利于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常规教育既要遵循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实现维持教育秩序的短期目标,同时更要运用恰当的教育手段促进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以实现最终教育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 常规教育 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不仅在早期儿童心理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自控能力缺失还会对个体今后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自控能力的发展与儿童适应学校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美国有一项针对中产阶级家庭背景的幼儿的纵向研究发现,幼儿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与小学低年级时的学习成绩和社会交往能力有密切关系,具体表现为:早期自控能力好的孩子更容易形成或保持友谊;在学习生活上更能保持很强的自愿控制,也更喜欢上学;老师对他们的坚持性和抵制分心能力的打分也较高。

一、自控能力的内涵

至今为止,心理学领域仍无一个公认的或简单的自我控制的定义,甚至缺乏能被普遍接受的,关于在日常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什么是儿童自我控制的定义。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所谓的自我控制能力实际上都包含了一些核心的元素:

(一)自控能力包含着对行为、条件、结果之间的列联关系的预测和评价的能力。因此,自控能力的获得必然以对规则的理解、接受和内化为前提。

(二)自我控制能力是主体根据规则和要求来调节自己行为,因此执行规则的能力是自控行为的必要条件,而对规则的执行就与人格特质中的个体动机冲动控制倾向有关。

(三)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自主性的体现,反映了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掌控能力。Savage认为自我控制不仅指服从权威及接受他人施加的行为标准,且指根据自我选择的信念和目标行事。由于当主体的行为受到他人监督的时候,其主体性就很难体现,因此要考察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在“无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进行。

通过上述分析,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界定为:主体通过对身心活动的监控和调节,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忍受挫折、遵守规则,使行为符合社会和自身期望的能力。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是促进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具体的常规教育的方法和措施上,教师要改变忽视幼儿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的做法,遵循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改变目前幼儿园以维持即时纪律为唯一目标、以整齐划一为评判标准的高控制的常规教育,使常规教育回归到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轨道上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就是一个让儿童逐步解除自我中心走向社会化的过程。然而,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与成人一样过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对幼儿而言,幼儿园的生活无疑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感受集体和社会、接受集体生活的纪律和规则约束的最主要场所,因此,最能让幼儿体验到什么是集体、什么是平等交往的场所是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正是从这一层面上说,我们认为儿童自控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幼儿园的教育。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则又主要通过常规教育来实现。

三、幼儿园常规教育对自控能力发展的利弊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对自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就应该不断调整不同年龄幼儿的常规教育重点,既不能超越各年龄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水平,也不能使不同年龄幼儿的常规教育处于同一水平。对于低年龄的小班和托班幼儿,常规教育的重点应立足于帮助幼儿完成家庭和幼儿园生活的过渡;对于中班的幼儿,常规教育的重点也应从适应幼儿园生活转变为让幼儿学会与其他幼儿和谐共处,教师要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人际冲突为契机,对幼儿进行集体生活规则的教育,使他们学会用轮流交换等社会交往规则解决人际冲突,用一些基本的社会规范控制自身的冲动行为;大班的幼儿面临着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的过渡,因此常规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幼儿认知活动的自控能力上。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中不利于自控能力发展的现象

1.以“整齐划一”来衡量常规教育的成效。在教育实践中,由于有些幼儿园在管理上比较严格,经常通过检查评比来抓幼儿园常规,这就迫使教师在常规教育时,还是会延续着“一步到位”或“到什么时间就必须做什么事情”来要求幼儿的惯性。而以“整齐划一”来衡量常规教育的效果,就导致了教师在抓常规时忽视或无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

2.以“听话”作为评价幼儿自控能力强弱的尺度。以“听话”来要求或衡量幼儿的自控能力,不仅不利于我们对幼儿的自控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也容易对幼儿产生误导,使幼儿只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暂时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由于这种约束并非出自内心的自愿,就很容易导致被表扬的幼儿在集体环境中过度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不仅不利于帮助幼儿形成真正的自控能力,反而会导致其内心的焦虑。

四、结语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纠正和杜绝不利于幼儿自控能力培养的做法,既要幼儿园教育者以及教育管理者转变观念,也要从当下幼儿园教育的办学机制、管理模式、评价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

【参考文献】

[1]宋辉,杨丽珠.儿童自我控制发展以及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

[2]杨丽珠,于松梅.儿童自我延迟满足心理机制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06):712-715.

[3]王桂平,陈会昌.儿童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理论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06):868-874.

[4]陈伟民,桑标.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1,10(01):65-70.

猜你喜欢

常规教育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好习惯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
音乐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的运用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如何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奏响视障儿童入学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