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反思

2016-11-19黄丽娟

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职生反思

黄丽娟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生的职业素养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职业素养是搭建学校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桥梁,要想培养出高素养、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中职生,必须加强对中职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核心素养 反思

中等职业教育始终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支柱,它的发展和变革对整个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职业教育的目的为:一、促进发展特色劳动力;二、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做准备;四、为先进技术及生产力做准备。职业教育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加速转变,调整了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经过深入用人企业单位进行的深度调查发现,注意职业形象,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职业精神,这些素质备受企业单位的青睐,尤其是责任心、遵规守纪等这些职业素养更是成为一个学生的“软实力”,因此必须建立一个中职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并重视其重要性。

我国职业教育始终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党和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从职业教育法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政策要求。但是,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满意度还达不到一半,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于学校普遍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更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从教育目标到课程设计与教学,始终体现的是技能之上的理念[2]。特别是对于学生评价体系,往往有晕轮效应,技能代表了一个学生所有的能力,忽视了企业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因此,对于中职生的发展应建立一个可行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以提高中职生的竞争力。

职业素养是在后天的培养中形成的,指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仪表、礼貌、知识能力、技能能力等,可以通过长期锻炼和练习习得,获得某种能力和精神状态的综合素质。因此,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定性和要求,是进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根本意识和能力、技能的综合素质,是职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综合素质水平。中职生通常可以通过学校学习、职场文化熏陶、岗位锻炼和自我修养习得职业素养。职业核心素养,是指中职生在所从事行业的任何职业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除了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素养外,还需要基本的职业意识、态度,而与岗位无关的技能,则成为职业通用素养[3]。实际调查发现,学习过职业素养的学生和没有学过职业素养的学生比较,在职业认同、职业目标定位、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职业通用能力在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很多单位认为中职毕业生比较自卑,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稍微受点委屈就消极怠工,工作过于浮躁,心不能沉下来,很多学生甚至有才无德。因此,急需有成套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长期以来,中职生的教育,通常是增加了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的时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逻辑性,通常以考试为主,评价方法主要是考查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普遍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忽视了过程评价。职业教育必须要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求。通常,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从业资格的条件是学生是否符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而此类职业资格的鉴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相差甚大,导致了学生适应能力差,职业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正确评价学生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将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相结合[4]。

要构建中职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体系,首先,对当前的职业素养评价标准进行反思。当前,大多数的学校存在“应试之殇”“考证之殇”。在内容导向上,只重视技能结果而忽视其他素质评价,不能够全面考虑人才的发展需求;在方法上,没有评价目标的激励作用;在评价标准上,只关注了一元化发展,与多元化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鉴于以上现实的反思,中师生的职业素养评价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从“社会人”到“职业人”的素养。其次,必须依据人的素质论、全面发展学说等为理论依据,实现国家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现实要求相结合。这个体系包括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等,依据评价内容,构建出合理的评价体系。最后,必须将评价体系用客观能够衡量、具体的实践方法和策略展现出来,并及时建立评价指标极性权重计算、修正和设定评价的标准等[5]。

【参考文献】

[1]杨志通.论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05):63-64.

[2]闫志利,魏慧敏.中职教育办学导向的“偏离”与“矫正”[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8):20-24.

[3]吴群峰.也谈中职教育的发展瓶颈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14):175,177.

[4]张冲,孟万金,王新波.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和教育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2(03):80-85.

[5]王琴.中职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8(18):57-59.

猜你喜欢

中职生反思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