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环节分析

2016-11-19徐萌徐笑梅

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阅读问题

徐萌 徐笑梅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阅读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阅读教学的读前、读中、读后环节,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充分体现了能够协助老师和学生开展预热训练、文章学习、练习巩固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 阅读 基本特征 问题

一、引言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在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阅读环节的编排占据着极为重要的部分,尤其从八年级下册开始每单元增加了一篇阅读材料。许多教师都对阅读学习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二、阅读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

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语学习中绝对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培养英语语感和英语语言的意识

在我们读英语文章的时候,只要能够明白文章中的意思,这时候就不再需要注重语法了。要想能够超越语法,就一定要在对语法有了很好的掌握后,还要经历一个语感的培养过程。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培养语感的途径。

(二)能够使我们对于语言的变化进行及时掌握

在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每一时期所变化的语言都具有相应的时代特色,并且不同的社会所用到的语言也是不同的。对于语言所发生的这些变化,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够了解到。

(三)能够很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我们对于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学习英语是一种思维转换的过程,是从一种文化向着另一种文化的迈进。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

三、阅读环节的基本特征

阅读教学通常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步骤进行,教材中的阅读环节也是按照这三部分来编排的,分为Pre-reading questions,Reading text,Post-reading exercises(见图1):

图1 人教版新目标教材中各版块所占比例

(一)读前引导——预备热身

毛颖芳(2011)提出:“在Pre-reading部分一般设置1—2个与文章相关的任务,任务的呈现方式多样,主要有: ①提出若干与单元主题或阅读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②围绕若干图片开展口语练习活动;③填写有关表格。”这些任务的设置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阅读背景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以八年级上Unit2为例,Section B 2a中的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并且所涉及的都是一些简单有趣的活动,学生通过猜测来完成填空,这样的形式不仅让学生对“how often”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调动了阅读的热情。

(二)读中输入——思考习得

邵芳艳(2011)提出:“一方面,教材中阅读编写理念新颖,编排体例活泼,文章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且富有时代气息,图文并茂,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文章中的词汇和信息量充足,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杨素祯(2011)还提出:“初中课本中文章的长度适中,而且可信度高。”的确,在教材中,阅读文章话题十分丰富,以九年级为例,包括如个人情况、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旅游文化等等。此外,文章体裁多样,除了故事、科普说明文、议论文、书信、日记,还有问卷、诗歌、儿歌、谚语等形式,提供了许多真实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并不是刻意为了学习语言、单词、语法来选择的,而是在介绍某种信息时加入了语言学习,不直接呈现语言知识,让学生在读中学,在感受中体会。这样一来,大大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学生愿意输入新知,而非教师强加灌输,进而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另外,这些真实的语言材料大多来自报纸杂志、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等大众媒体或公共场所,在现实的实际交往中使用频率较高,让学生有充足的积累之后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和交往中,做到学以致用。而且从八年级下册开始,在阅读的过程中,教材上会附有一些阅读策略小提示,如“Inferring”“Scanning”“Skimming”等,帮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了解和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从而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三)读后练习——巩固强化

陈枝琼(2012)提出:“阅读之后的习题十分重要,可以巩固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人教版新目标初中教材中,阅读后有许多与之相关的练习和活动的设计,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如判断正误、用所给的词或短语填空、连线匹配、简答等等,这些练习对于学生巩固学过的单词、短语、语法都十分重要,而且通过训练,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改进,有所提高,对培养他么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很有帮助,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四、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将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读前活动设计中,有些问题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不能清晰地了解问题的内容,因为没有亲身体会,尽管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但仍无法理解。还有一些图片已过时,学生并不熟悉,从而导致无话可说。因此,教材的编写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尤其要注重不同年龄阶段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话题讨论的积极性,从而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来继续阅读文章。

(二)在阅读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有些阅读材料不仅语言结构较为复杂,而且语言使用特别灵活,许多生活化和口语化的语言从传统法的视角来看非常“不规范”,影响了学生输入过程中的准确性,而且个别材料有大量的生词,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来学习,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给学生学习造成困难,给老师教学也带来了压力。因而,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要谨慎,词汇和句子要恰当地运用和表达,并且难度适中,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也能为规范的口语表达奠定基础,实现快乐地学习。除此之外,有些文章在学习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然而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些难度。

(三)虽然读后练习的形式多样化,但是缺乏创新性,只是单纯地在老师带领下的普通练习,效果欠佳。因而可以适当地加以改进,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思维导图,小组合作进行提问抢答竞赛,学生上台做小结或拓展讲演,写一篇与主题相关的文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不仅仅可以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大大增强,避免了之前练习的乏味枯燥;同时,与说和写等技能相互补充、相互联系,从而更加有收获、有进步。

五、结束语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内容不断拓展,词汇量不断增加,难度日趋增大,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迎接挑战,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巨大困难。本文通过对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模块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教学中只有把其看作一个整体,才能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希望本文可以对以后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和设计有借鉴价值,同时对一线教师使用教材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教材研究者起到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毛颖芳.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读前任务的再设计[J].中学英语之友,2011(10):59-60.

[2]陈枝琼.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教材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7(04):140-142.

[3]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08):45-60.

[4]陈琳等.英语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5):16.

[5]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7):54.

[6]张雅君.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介绍[J].山西教育半月刊,2004(16):33-35.

[7]黄远振.论课改新理念在英语课程中的体现[J].课程·教材·教法,2004 (10):42.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阅读问题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