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的探究

2016-11-19李笠

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技巧原则

李笠

【摘 要】作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谈心是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辅导员正是谈心艺术的演绎者和探究者。本文就深入认识谈心的重要性和优化谈心的技巧进行了说明和探讨,并进行了案例分享,为奋战在学生工作一线的广大辅导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谈心工作 原则 技巧

一、为何高校辅导员需要与学生谈心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对于辅导员来说,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与学生谈心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它有助于师生之间相互了解、配合、支持,是一种沟通师生心灵、增强师生情感的有效方式。谈心可以使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工作;谈心可以增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谈心可以体现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真心关怀,使学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所以在辅导员的日常学生工作中,需要将谈心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之一。

二、什么才是大学生需要的“谈心”

当代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和辅导员之间的“谈话”,而是需要“谈心”。所谓谈心,字典释意为:“谈心里话、倾心交谈”。学生需要的谈心绝非是单向的道理灌输,而是双向的心灵沟通和情感共鸣。学生需要的谈心绝不是辅导员板着脸的说教,也不是他们只要稍有差错,就被大声呵斥、批评;学生需要的是尊重、认可、关心和爱护。

当代大学生是有鲜明个性的一代,他们大都渴望“被肯定”。而恰当的谈心则是相互之间表达肯定和用自身言谈举止对学生施以影响的最主要方式。真正的谈心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谈心肯定他们的种种努力,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优势,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勇气,扬起生活的风帆。

三、谈心的一些原则

(一)做到尊重和平等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就要尽量多地尊重一个人。”因此,辅导员必须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学生面前尽量倾注自己的爱心。只有学生发现你与他们经常有对等的心灵沟通、感情互动,他们才会乐于接受,并能够较自觉地接受教育,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

(二)保证耐心、热情、真诚

耐心、热情、真诚是指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过程中所必备的几种态度。耐心是指辅导员不急躁、不厌烦,它有助于辅导员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热情是指辅导员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态度,它有助于取得学生的信任;真诚是指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从心底感动学生而最终获得学生的信任,它有助于学生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才能为谈心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当辅导员让自己感受到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时,学生才会向辅导员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坚持让谈心成为常态

谈心作为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才能显示出其本身所蕴含的能量。辅导员需要结合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随时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通过谈心搭建一个心理交流平台,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灵困惑和生活困难。当然,这个目标不是短期就能实现的,需要的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坚持、维护。把谈心作为日常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才是谈心的真正精髓所在。

四、谈心的一些技巧

(一)事前摸清情况

在谈心之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习成绩、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在谈心过程中,这些数据会给辅导员以极大的帮助,既可以防止触及学生忌讳的话题,又可以有谈心的突破口和共情点,使学生的心顷刻之间就可以与老师贴近。与学生感同身受是和学生无障碍交流的一个前提,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这种了解不是找学生谈心之前看看档案记录就能做到的,需要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积累,做足功课。

(二)启发式谈心

辅导员在与学生谈心的时候,可能面对的是性情较为孤僻、急躁、自我保护心理强等类型的学生。这类学生抗拒心理都比较重,辅导员如果直接正面谈及他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可能会使学生无法承受而产生抗拒,导致谈心配合度不高。

面对这些类型的学生,辅导员就必须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来与学生交谈,有时可以把自己的见闻或经历说给学生听,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领悟到一些道理,进而引出他对自己存在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循序渐进式谈心

谈心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一谈就好的事情。它是一个过程类的行为,通过多次进行才能取得一定效果。当辅导员要和一个有一定缺点或问题的同学谈心时,首先应当明白的是:得有耐心,循序渐进。问题生之所以成为问题生,必有其特定的原因,而且往往是长期影响造成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就要求辅导员认识到谈心的漫长性,教育问题生时要有足够的耐心,无论在与这类学生谈心的次数上还是在每一次谈心的过程中,都不能操之过急。

(四)注重效果反馈

谈心不是目的,谈心只是一个过程,学生的改变和发展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一定要注重谈心后效果的反馈收集。只有掌握了一次谈心所达到的准确效果,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开展下次谈心,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五、案例分享

(一)谈心对象情况介绍

小傅是个自尊心极强又多愁善感的男孩,高考时以超过当年二本线15分的成绩进入我校(在同级同学中成绩靠前)。在开学之初,小傅又通过个人努力考入我校东坡学院(一个择优选拔、提供优质教育的学院)。

就读一段时间后,小傅变得越来越孤僻,班级活动不积极参加,学习兴趣越来越差,生活也变得没有规律,甚至出现失眠。在大一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出现了1门挂科。下学期,他不但没有迎头赶上,反而从此失去了学习的激情,整天沉溺于COSPLAY。最终,在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中又出现2门挂科,挂科累计3门。

小傅最终提出了退学,在家长和老师的劝解下,他最后选择了退出东坡学院,返回原系就读。

(二)对谈心对象情况的了解和分析

小傅患的是一种适应障碍的心理疾病。“此类病人都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主要症状是情绪障碍:烦恼、抑郁,伴随着也有生理功能和行为方面的改变,导致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地损害。”在针对小傅家庭、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后得知:小傅在入学前,是其高中学校的优等生、老师家长的宠儿、同学朋友的榜样,自我感觉良好,但到大学后,他发觉在这个高手如云的集体内,自己高中那会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这一变化使其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产生巨大的失落感,甚至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进而引起了并发的心理问题。

(三)谈心的简要记录

首次谈心:首次谈心时,小傅和笔者也是初次交流,他自己也猜到了笔者的目的,谈心时有明显的抗拒情绪。故而笔者这次谈心并未提及其目前的困境,只是聊他的高中生活和家庭。这两者都是小傅心中较为美好的东西。此次谈心打破了他和笔者之间的抗拒隔膜,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同时通过此次谈心让其认识到了只要考上大学便是其人生中的一次胜利,足以证明他的优秀。

二次谈心:在这次谈心中,有了前一次谈心的积累和总结,笔者开始引导小傅去认识大学的学习有别于中学,在适应大学学习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习的动机、兴趣、方法等问题;让其意识到进入大学后,跻身于这个集中了各地学生的新群体中,就不可能人人都是优等生了;教会他大学的学习是变被动为主动,要多去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引导其做好思想准备,做好角色的改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积极参与各种活动,顺利地融入集体中,进而促进其学业的进步和激发生活的快乐感。

(四)谈心后效果反馈

经过几次与该生的谈心,在其家长的共同指导下,该生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像之前那样孤立,逐渐和班级同学打成一片,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信心。经过大二学年的努力,该生现学科目无挂科,综合排名进入全班前十,之前的挂科全部重修通过,其学习和人生都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李慧娟.浅议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05):93-95.

[2]许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02).

[3]周玉梅.辅导员工作中的谈心艺术[J].卫生职业教育(教育管理与评价),2005(20):44-45.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技巧原则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提问的技巧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