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德育工作探索

2016-11-19詹波

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德育工作中职

詹波

【摘 要】新时期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学校中得到推广,成为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式。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注重德育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这将促成学生与企业岗位之间的融合性,向企业输送更具职业化水准的专业人才。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特点,对新背景下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提出了科学的指导依据。

【关键词】中职 校企合作 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的教学工作。现代企业对岗位人才的品德素质要求更高,在校期间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力度,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从业习惯。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学校对德育工作要采取新方式,培养中职生形成优良的专业素质、品德素质。

一、校企合作,革新教学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首先,校企合作适应了社会与市场需要。校企合作,学校通过企业反馈与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再次,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企业也不必为培养人才担心场地问题,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二、道德教育,任重道远

中职生尚处于教育的初级阶段,搞好中职道德教育体现了时代教育之目标,为文化知识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鉴于中职生的心理特征,教育专家强调了“品德教学”的应用优势,以学习兴趣激发中职生的学习思维,课堂教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职生是充满好奇心的,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围绕好奇心展开教学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智慧潜能,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针对早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推广品德教学法是道德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体现了当代教育机制的创新改革趋势。中职道德课程对于认识道德与自然界、道德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道德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现阶段中职道德工作任重道远,实际教学面临着诸多难题,约束了中职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中职道德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但是,由于对道德课程缺乏足够的了解,中职生道德知识思维能力较弱,对整个知识体系缺乏充分的认知,限制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不利于整个教学流程的实施。一直以来,道德是中职生惧怕的课程之一,不仅是因为道德知识学习难度大,与课堂教学方式也直接相关联。教师对道德知识缺少深入分析,对书本教材内容规划形式不一,限制了中职生的学习思维。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懂得应用授课方式创造优质课堂环境,引导中职生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心理疏导,树立观念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部分特殊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类学生心理及情绪处于紧张、自卑、消极等状态,不利于其日常学习与生活。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绪变化,安排心理指导老师与其沟通交流,消除心理困惑,避免自身矛盾对课程学习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如何维护良好的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新理念准则下,教育部门明确要求中职校从知识能力培养、个人感情培养、价值观念培养等方面,共同克服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针对特殊生群体,学校应当从课程学习中给予德育。学好课程知识是学生的本职任务,中职生在校期间必须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这也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课堂调节优化教学质量,同时课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与学生展开学习交流等,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信息,寻找出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方法,实现学习成绩全面提高。实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校园表现,对德育对象的具体动态建立专项档案,为德育工作方案实施提供指导依据。例如,教师可定期找德育对象沟通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是不可缺少的,能够让特殊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缺少陌生感。及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综合推动德育对象个人能力提升与知识发展。家庭生活是影响特殊生的关键因素,家庭环境变动对学生心理造成的伤害很大。德育工作中,教师要积极了解德育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从生活中给予关心和疏导,让学生懂得建立科学的学习状态,从家庭环境疏导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能力。

四、创新决策,广泛教育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果,广泛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是极为重要的,其能够让教师在教学期间实现个人的价值,为特殊生德育工作创造优越平台。创新是推动德育工作开展的根本动力,学校和教师必须从创新角度开展德育工作,进而提高特殊生的在校学习水平。当前,我国对教育事业发展给予高度关注,综合保障中职教育质量水平,这关系着社会教育体制深化改革与发展。创新是促进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教育管理者加快中职改革的指导思想。特殊性德育作为一项长期性的计划,需要坚持创新思想,以学生互助为中心开展德育工作。新时代,我国教育体制步入深化改革阶段,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人力资源培养具有深远意义,也是国家素质人才教育战略的重要内容。优化德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特殊生的自我认知力,使其积极参与到文化课程教学中,“师生合作、学生合作”是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中职教师可号召其他同学参与德育,从学习思想、办事能力、校园实践等方面,带领特殊生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促进特殊生德育工作取得实效。德育政策不仅是为了加快中职教育建设,最终目标是挖掘特殊生的内在潜能,指导其科学地参与知识学习活动。中职所制定的德育计划要满足特殊生个人能力提高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德育工作。“学习、品德、生活、心理”是德育政策实施的重点内容,学校可围绕这几方面展开德育工作;同时,从绩效考核角度带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其积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方案的实施成效。

五、结论

总之,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办学的新思想,把企业与学校之间相互联系起来,既能指导中职学校教学培训工作,又能为企业储备专业领域人才,实现“双向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重视德育工作,培养中职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也是职业教育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校需结合德育工作面临的困境,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参考文献】

[1]鞠春珠.关于中职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宁夏教育科研,2010(01).

[2]肖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30):124-125.

[3]赵洁.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教改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22.

[4]闫朝鼎.高职院校企合作模式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05):25-27.

[5]吴建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创新[J].新课程学习,2015(12):60.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德育工作中职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