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2016-11-19王渝华

教育界·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障碍对策

王渝华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对政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诉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日益受到了重视。本文通过介绍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探究了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建设 障碍 对策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是一个全能的政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公民意识的逐渐提高,这种全能型政府的弊端日益受到诟病。如何去除政府目前存在的弊病,满足民众的合理诉求,是学术界和实践面临的主要问题。政府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剂良方。构建服务型政府既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关于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尚无统一定论,不同的学者对它的定义各有不同。但是对于服务型政府应该包含的几个基本内涵却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认可。总结他们的观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性,即政府应该以为人民提供服务为宗旨;第二,民主和负责,即政府应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来开展活动;第三,法制高效,即政府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相关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第四,合理下放权力,政府要从过去的掌舵者向划桨者转变,适当给予下级部门合理的权力。

二、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一)官本位思想严重

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深深地扎根于许多官员的大脑中。思想指导行动,没有正确的思想,行动也不可能有效。在官本位思想的指导下,政府官员以自我为中心,用管制的思想替代了服务的思想。他们习惯于管理社会的一切事物,管制范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政府本身事务,大到企业的事务。这种思想极易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政府权力的无底限扩张,服务根本就无从谈起。

(二)管理方式滞后

目前,我国还尚未实现全面的电子化政府的建设。社会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与政府本身提供的信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随着电子化政务的推进,世界各国都在朝着无纸化办公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许多政府相应的硬件设施不全,且对电子化政务办公的流程并不熟悉,导致许多地方机构管理上还在使用过去的落后管理方式。滞后的管理方式直接导致了政府办事效率的低下,反应滞后。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具有较快的回应性,能够较快地回应民主的要求,且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而滞后的管理方式直接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背道而驰。

(三)绩效机制的衡量不科学

由于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的错误理解和绝对化,许多政府官员都往往以GDP作为绩效的衡量指标。在GDP这个指挥棒下,政府机构只完成对自身有利和GDP增长快速的工程,而直接忽视许多绩效不明显或者过慢的民生工程。在面子工程大行其道的时期,直接反映出来目前绩效衡量的缺失。表面科学严谨的数字实质上是缺乏科学性的,因为大部分的民生工程都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它们是难以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

官本位思想、管理方式的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困境。有了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不难找到一条解决途径。

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思想教育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发挥强大的能动作用。政府工作人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服务理念,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思想上,要改变过去的官本位思想,与时俱进,明晰现代公务员应具备的公务道德伦理要求。通过相互交流、定期学习等形式,公务员主动强化自身的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正确的服务意识和理念才能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政府服务能力的建设,更新管理方式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首要的便是要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从世界各国的具体实践来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第一,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将部分政府职责转移给第三部门,政府必须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抽身,将自身不擅长、不应管、不该管的事务适当地转移给第三部门机构,政府唯保持对必要事务的处理即可;第二,更新管理方式,各政府要强化建设电子政府的意识,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尽快实现大部分政务的无纸化办公,提高办事效率;第三,结合地方特点,探索适合地方的管理方式。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绩效衡量标准

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政府转型的成败。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要求政府合理划定职能范围,解除不属于政府的职责,从过去的全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衡量政府绩效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设立更多社会指标进行考核,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而非只一味地关注GDP的增长。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世界改革浪潮下对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迈向21世纪的今天,政府官员不能期盼继续保持传统官僚制度的时代,公民也不能期待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步到位。只有政府官员的民主意识逐步提高、公民政治意识不断提升、政府职能合理界定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快速推进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凤春.论中国政府的服务性[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01):60-66.

[2]张红扬.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化[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3(03):47-48.

[3]高华.公共服务型政府治理模式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2(06):122-123.

猜你喜欢

服务型政府障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跨越障碍
社会管理要善于回应个人利益诉求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