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猪场爆发蓝耳病的疫情分析及防治

2016-11-19朱记平

兽医导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蓝耳耳病病猪

朱记平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某猪场爆发蓝耳病的疫情分析及防治

朱记平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某猪场8月开始出现猪群感染疫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伴有喘气,关节炎,跛行。从保育40日龄仔猪开始发病,迅速扩散至保育全群,分娩舍与配怀舍也受到一定影响。经实验室诊断确定为高致病蓝耳病感染。为控制疾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之后调整防控方案,加大替米考星等药物使用剂量,引入康复血清的注射治疗,并在9月下旬进行TJM-F92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紧急接种。10月份病情得到控制,保育舍死亡率明显下降,猪群状态呈逐渐恢复。

蓝耳病;疫苗免疫;药物治疗

介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仔猪和育成猪呼吸道症状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由于部分病猪耳部和躯体末端皮肤发绀,故称“蓝耳病”。

1 发病情况

8月初部分单元猪只出现发病症状,8月中旬保育仔猪死亡增加,发病在40日龄左右,70日龄死亡率超过30%。期间尝试多种药物,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初期呈明显的跳跃性,部分单元未出现感染。

8月下旬疾病进入爆发期,到9月上旬保育舍仔猪每日死亡超过100头,每个单元均出现感染,发病日龄提前,在出现感染症状后1~2周内死亡急剧攀升,连续高死亡天数可达15d,单元平均死亡率高达40%以上。期间调整全场防控方案加大用药剂量,同时制备康复血清注射治疗。

2 临床症状与病例剖检

患病仔猪高热,精神沉郁,不食消瘦,仔猪扎堆,挤卧,可视粘膜发绀,呼吸急促,咳嗽喘气,流鼻涕,耳部发绀,皮下广泛出血,面部水肿,跛行,关节肿大,后期倒地不起,共济失调,出现划水症状。剖检病猪肺部可见弥散性出血点。(图1)

图1 患病仔猪临床症状

3 诊断

从8月初爆发疫情以来,对部分病猪的血样及组织进行实验室病原检测:先后共采集保育猪血样20份,其中17份检测出变异蓝耳病毒阳性,3份猪瘟病毒阳性;采集保育猪组织样4份,其中2份检测出变异蓝耳病毒阳性。另外对产房哺乳仔猪血样和组织样检测,也存在变异蓝耳病毒阳性。

4 防治措施

4.1 药物治疗

在疾病发生第一阶段8~9月初,使用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多种药物,但防控效果并不明显,疾病并未有效得到抑制。

在疾病发展第二阶段,9月份根据病情调整疾病防控方案,加大替米考星等药物使用剂量。保育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药物添加剂量根据采食量/体重进行调整,10月中旬替米考星用量调整为400ppm;饮水中添加氨苄青霉素,每用药三天休药两天,脉冲式给药;使用长效头孢抗菌素或泰拉菌素对病猪进行个体治疗。

4.2 康复血清治疗

场内寻找已康复猪只采血,进行蓝耳病抗体效价测定,符合要求后进行血清制备。预防方案:5~10日龄肌肉或腹腔注射一次,3ml/头;辅助治疗方案:保育病猪肌肉或腹腔注射一次,5ml/头。从后期猪只死亡情况判断,血清预防和治疗效果有限。

4.3 疫苗免疫

使用TJM-F92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紧急接种,接种方案:分娩舍:仔猪出生24h内免疫1头份/头;产后7天母猪肌肉注射1头份/头。保育舍:仔猪紧急接种1头份/头;配怀舍对怀孕母猪普免该疫苗,1头份/头。

9月下旬仔猪紧急接种TJM-F92蓝耳病弱毒苗,对疾病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10月份随着疫苗免疫工作的展开,保育舍各单元死亡率明显下降至10%以内,稳定在5%左右。到11月份蓝耳疫情已得到稳定控制。

5 分析与讨论

蓝耳病一直是养猪产业中重大传染病之一,造成养猪产业重大的经济损失。环境恶化,气温骤变、高温、高湿、饲料霉变、饲养密度过大都可能成为蓝耳病的诱因。蓝耳病毒极容易引起隐形感染和持续性感染。本次发病的猪场中,整个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经历8月初的散发期,8月中下旬迅速扩散至9月份的高峰期和到最后到10月份的疫苗控制恢复期。发病与死亡主要集中在保育猪,同时种猪群和哺乳仔猪也存在感染。

对于蓝耳病的治疗,目前尚没有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的使用对于健康猪可提高猪的抗病能力。本次发病过程中,为控制疾病,本场在发病初期尝试使用多种药物治疗,但效果均不理想。之后调整防控方案,加大替米考星等药物使用剂量,引入康复血清的注射治疗,结果显示,康复血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有限。当前国内猪场中,康复血清应用于多种猪的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中,但治疗与预防效果均不稳定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可能与疾病的发展过程,以及猪场整体发病情况有关联。并且,康复血清来源少,成本高,还有可能造成疫病扩散,对于大面积使用康复血清应慎重。

面对该次蓝耳病的爆发,在9月下旬进行TJM-F92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紧急接种,10月份病情得到控制,保育舍死亡率明显下降,猪群状态呈逐渐恢复,表明该疫苗的使用有较好的效果。

[1] 卫龙兴,王福泉.某种猪场引种不慎引发的猪蓝耳病疫情[J].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2011,7(4):64.

细小病毒 B19 磷脂酶A2 免疫动物模型的构建,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B2015397。

猜你喜欢

蓝耳耳病病猪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中国蓝耳病疫苗市场情况调研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