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爱与黑暗之间

2016-11-18杨毅

世界文化 2016年11期
关键词:奥兹基布汉娜

杨毅

2016年6月22日,当今以色列文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作家阿摩斯·奥兹受中国人民大学邀请再度来华访问交流,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了题为“在梦想与故事之间”的主题演讲,参加了新书《乡村生活图景》中文版首发式。以此为契机再一次引发国内阅读奥兹的高潮。

1939年阿摩斯·奥兹(Amos Oz)出生在当年英国管辖的耶路撒冷,其父母亲受到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是从俄罗斯辗转到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父亲博学多才,通晓十多种欧洲语言;母亲也很有文艺气质,喜欢文学和音乐。奥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了文化气息的家庭里,阅读到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然而就在奥兹12岁那一年,他那多愁善感的母亲忽然自杀身亡,这对奥兹的打击非同小可,也直接影响到他后来小说《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的创作。14岁那年,奥兹就离开了只有父亲的家庭,来到以色列的集体公社组织“基布兹”生活,他还把自己的父姓改成了“奥兹”(意为坚强)。需要解释的是,“基布兹”是20世纪以色列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它由20世纪初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移民组建,带有一定的共产主义色彩。在“基布兹”中,大家要一起劳动,劳动所得也要共同分享,在这个集体中人人平等,财产虽由专门的人管理,但属于所有人。因此,可以想象14岁的奥兹离开家庭,孤身一人到“基布兹”中去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然而幸运的是,大家接受了这个有些特别的少年,并把各自的经历讲述给他,与他一同分享。这成为奥兹早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后来受“基布兹”派遣,奥兹到希伯来大学攻读哲学与文学,获得学位后又回到“基布兹”任教达25年之久,其间,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他还获得了牛津大学的硕士学位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离开集体公社的学校后,奥兹一直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任教,教授文学史和文学写作课程。

1965年,27岁的奥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这些作品将视点放在耶路撒冷地区的犹太人和“基布兹”的集体农庄的生活之上,表现当代以色列犹太人的情感和生活方式,其主题主要是人性中的爱和恨、社会中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这部作品的发表让奥兹一鸣惊人地出现在以色列文坛上。

1966年,奥兹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何去何从》。这部小说的风格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从小说的情节中不难发现,小说取材于以色列集体公社 “基布兹”里的生活情景。 “基布兹”中的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存状态是小说特别关注的对象,这显然反映了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三个家庭之间的生活故事,这三个犹太人家庭的生活都是多少有些残损、有些问题甚至混乱不堪。对家庭生活的描述是奥兹小说中初见的题材。小说把三个家庭的关系纠结起来,呈现出当代以色列人的爱情、婚姻、家庭和背后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

奥兹很擅长从家庭关系、爱情关系入手书写人性的多层次。1968年,他出版了早期代表作《我的米海尔》。小说的故事背景就在作家出生的耶路撒冷。小说中的叙述者是女主人公汉娜,这是一个自主意识极强的女性,她幻想有一个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并且很想嫁给一名学富五车的学者。不久,她遇到了地质系的学生米海尔,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不久便结了婚。婚后,米海尔忙于自己的事业,疏忽了和妻子汉娜的交流,使汉娜逐渐不满。但是,他们的婚姻又没有明显的矛盾,这使得汉娜的内心非常苦闷。汉娜无力摆脱这个似乎命运安排好了的婚姻,她的精神却开始濒临崩溃,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倾向。《我的米海尔》对女性的心理分析非常细腻生动而具体,艺术表现力很强。据说,汉娜的形象取材于奥兹母亲的形象,这部小说是他向自杀的母亲的献礼。在小说中,他不仅细腻地把握了女性的内心世界,而且还对以色列现代家庭关系进行了精妙的精神分析和社会学的研究。《我的米海尔》是奥兹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最受中国读者欢迎的小说之一。

奥兹的小说格局并不大,但是他如同一个雕刻师那样,在细微之处见长。1987年,他出版了长篇书信体小说 《黑匣子》。小说中,阿里克塞和妻子伊兰娜最初的感情很好,他们结婚之后也度过了一段热烈而幸福的时光。不久,两人的性格缺陷、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控制欲和占有欲使他们之间丧失了原初的激情。结果,两人分手了,一度彻底消失在对方的生活里。7年之后,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的伊兰娜因为无法管教越来越桀骜不驯的儿子,不得不求助于前夫阿里克塞,于是在他们的书信中,小到两个人过去的婚姻生活、中到现在的婚姻处境、大到以色列和犹太人在当代中东的地位和社会问题,都在书信中有所涉及。以色列人的社会现实境况、与阿拉伯人的冲突等重大问题也涌现出来,使得小说将当代犹太人生活的全景画面都折射了出来,而书信体的形式也发挥了巧妙的作用,让人读起来妙趣横生,而“黑匣子”则是一种隐喻丰富的象征。

2002年,奥兹推出了迄今为止他最厚重的长篇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这是他小说中篇幅最长也是最有影响的。《爱与黑暗的故事》牵连了百余年的犹太家族历史与民族叙事,反映了奥兹及其家人的生活情景、流亡欧洲的动荡人生、英国托管时期耶路撒冷的生活状况、以色列建国初期面临的威胁与挑战、形形色色犹太文化人的性格侧面、学术界的钩心斗角、阿拉伯人背井离乡的悲惨命运、大屠杀的幸存者和移民者的遭际、犹太复国主义先驱者和拓荒者的奋斗历程等等。

奥兹在小说的序言中写道:“它并非一部黑白分明的小说,而是将喜剧与悲剧、欢乐与渴望、爱与黑暗结合在了一起。”这部内容繁复、思想深邃的史诗般的鸿篇巨著蕴积着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对历史、民族、家园、受难者命运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成为中国读者通向以色列人的心灵世界和现实处境的一扇窗户,让我们看到以色列人民的生存图景和生命体验——内心的焦躁与安宁,日常生活的烦恼和欢喜,精神和宗教世界里的苦闷和欣悦,寻找心灵家园和文化故乡的那种乡愁。

奥兹的小说大多以家庭为主题,家庭作为“宇宙中最神奇的元素”往往包含着冲突、悖论和矛盾。奥兹通过讲述爱、婚姻、情感的故事来探讨以色列内部的文化冲突、犹太人的身份焦虑和意识危机。他的作品反映犹太人的历史命运与现状如何影响到家庭及人物的命运,让我们看到“个人”的挣扎与找寻,及其最终呈现的生命存在形态。

刚刚引进国内的新作品《乡村生活图景》,据奥兹所说,实际上基于很多年前的一个梦。在梦中,他走过以色列最古老的犹太村庄之一,这个村庄可以说比以色列建国的历史还要久。在梦里,这个村落到处都是空旷的,包括田野、农庄、房屋,都空无一人。梦中,他可能是要找一个女人,但突然梦做到一半的时候,又变成她要找奥兹,所以“我”要逃跑,要藏起来。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他做出决定,下一本书的故事就要布局在这样的村落里边,而这本书应该是关于失去和得到、搜索和藏匿。

《乡村生活图景》共收入八个短篇小说。前七个故事之间具有连贯性,人物重复出现,展示出一幅具有超现实色彩的生活图景。故事发生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以色列乡村,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掩盖着令人不安的事实:陌生人的来访打破了蔡尔尼克的平静生活,深埋心中的怨艾如潮翻涌;房产中介跟随少女参观老宅,在欲望和良心的挣扎中陷入被囚地窖的危险;村长收到妻子的便条,心生疑窦,果然,妻子仿佛人间蒸发;中年夫妇的独子自杀了,他们痛苦得无法自拔;孤立于社会的少年迷恋上离了婚的30岁图书管理员……前一个故事中的次要人物可能是下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每个人都在追寻,但始终一无所获。

奥兹在这些短篇小说中生动而又不露痕迹地描写了人们生活中一些隐秘的感觉世界。这世界犹如一些生机勃勃而各具特色的植物枝条,从现代社会生活的底层生发出来,开出或纤细或奔放的花朵。这本书就像一场盛大的交响乐,整体比单独的乐章更加让人感动。每个故事都有其特定旋律,连在一起时,各种旋律此起彼伏,引发极强的紧张感。

奥兹曾经在致中国读者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不但希望我的小说让富有人情味儿的中国读者感到亲切,而且,要在战争与和平、古老文化身份在现代的变化、深厚的文化传统的重建与改变方面,唤起人们对当代以色列状况的特殊兴趣。”

在笔者看来,奥兹的希望在如今面临着相似的文化处境、经受同样的巨大变革的中国社会一定能够完美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阿摩斯·奥兹离我们并不遥远。

猜你喜欢

奥兹基布汉娜
遇见奥兹(节选)
人口危机与以色列基布兹的转型发展
试析阿摩司·奥兹《乡村生活图景》中的“寻找”主题
汉娜的惊喜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以色列“人民公社”的蜕变和改革
橡胶膏基布灭菌设备的设计与分析
涤粘含量对水刺无纺革基布性能的影响分析
《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