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研究

2016-11-17王石林生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共生产业园

王石林生

摘 要:建设淘宝村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两条主要路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具有产业集聚效应,可复制性强。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分析,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一个共生系统,各共生单元之间存在4种共生模式,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要维护共生系统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应当完善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与各方开展合作争取更多资源;通过差异化定位提高竞争优势。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6.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19

Abstract:There were two main paths to develop electronic commerce: one was expanding the Taobao village and the other one was construction the rural e-commerce industry park. The rural e-commerce industry park had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it could be copied. 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iosis Theory, a rural e-commerce industrial park was a symbiotic system, the symbiotic unit between exist four co-occurrence patterns. It was the duty for rural e-commerce industrial park to maintain symbiotic system stability,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ll improve infrastructure, enhance service quality; and the parties cooperation for more resources; through differentiated positioning to increa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Key words:rural electronic commerce; industrial park; symbiosis; countermeasure

电子商务产业在我国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超过4亿,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3.88万亿元,增长了33.3%,占比达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2.9%[1]。为了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政府于2015年3月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计划,随后又出台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有关政策,要求巩固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优势,深化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融合,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行业电子商务产业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提出了“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在《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政府从政策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金融支持、规范市场等多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国内主要的电子商务网站也纷纷加快战略布局,通过纵深发展和横向联合的方式深入农村。阿里巴巴2015年加大了对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的战略布局,深度挖掘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点。阿里巴巴提出的“千县万村”战略要用3~5年建立10个村级服务站和1 000多个县级服务中心,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京东商城大力推进“工业品进农村”、“农村金融”、“生鲜电商”的发展战略。苏宁易购规划在三四线的乡镇市场开设1 500家店,用于解决农村购物难的问题,将各地农村的特色产品通过电子商务销往全国。地方政府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并且在物流体系、信息网络等基础建设上取得了较好成绩。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推动淘宝村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建立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两条路径都是为了实现产业集聚,提高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效率。近几年,各地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淘宝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是多数淘宝村是自发形成的结果,具有偶发性和间歇性,其模式很难大范围的推广。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平台和商家将资源集中起来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因此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条可行路径。

理论界关于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电子商务理论研究。汪泉[2]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余达锦等[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机制。吴宏伟等[4]认为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应当大力推动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2)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研究。彭璧玉[5]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分为4种类型:M2M 模式、中介模式、战略联盟模式和会员模式。(3)农村电子商务政策研究。梁云等[6]认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另一方面要改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李佳妮[7]认为应该从政府职能、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农民素质等方面促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4)电子商务产业形成机理。袁峰等[8]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概括为:政府主导、政府市场共同引导和市场主导三个阶段。姚国章等[9]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石帅帅等[10]等从共生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形成的机理。李隽波等[11]分析了广西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户晓娟[12]分析了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建议。endprint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学术界还缺乏将农村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产业园结合起来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探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对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作用,从而帮助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战略定位[13-16]。笔者引入共生理论,通过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关系的分析,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共生系统

1.1 共生理论

1879年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 Debarry)提出了共生的概念,指的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抑制的关系。此后,学者们发现共生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共生理论开始在各个领域延伸。在经济学领域,人们借助共生理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及“低碳经济”等一系列概念。在一个共生系统当中,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界面和共生环境是基本的共生要素。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的基本单位,是共生系统能量生产和交换的主体。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共生单元包括商家、第三方服务商、园区管理方、供货商、物流服务商等。企业的技术、管理经验、市场、资金、政策等作为共生系统的基质,在共生单元间进行资源互补,从而促进共生系统的效率改进。共生关系的类型取决于共生单元之间在共生界面上的相互作用。而我们把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共生单元之间发生信息、物质、能量等的交换,相互之间的分工合作称为共生界面,共生界面反映了共生单元间的接触方式和接触机制,决定了共生系统的效率。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和共生界面之外的所有要素被称为共生环境。

1.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系统分析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商家、第三方服务商、园区管理方、供货商、物流服务商等共同组成的共生生态结构。在农村电商产业园的共生生态结构中,其共生单元可以分为核心单元、线上服务单元、线下服务单元、基础支持单元和供应链服务单元,其中核心单元指的是入驻园区在各电商平台开展B2C、C2C业务的商家,即我们通常说的电商。园区内外的其他共生单元通过为电商提供服务得以生存。其他共生单元围绕核心单元开展的服务主要包括线上服务,线下服务、基础支持服务和供应链服务。线上服务指的是帮助电商开展业务的服务,如运营、美工、客服、推广、摄影等。有实力的电商可以将这些服务置于企业的组织架构内,成为企业的一个部门,也可以外包给第三方服务机构。线下服务则包括第三方机构为电商提供的人才服务(人才招聘、培训等)、金融服务、税务代理、工商注册、商标注册等。基础支持服务主要有仓储物流、信息网络、活动组织、办公场所维护,一般由园区提供。供应链服务由于涉及范围广,往往要延伸到园区外,比如采供、包装材料的印刷、辅助性材料供应等,可以由外部企业提供(图1)。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园区内的环境,包括园区内各共生单元的关系、产业园区的战略定位、知名度、园区实力等因素。外部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平台环境,地理环境是园区所在的地域环境,包括政府政策、经济水平、产品特色、人口特征等,平台环境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状况,消费者、平台服务、费用和使用便利性等要素。

1.3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也称为共生关系,指的是两个共生单元之间为了提高各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互作用或者相互结合的方式。共生模式不仅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而且反映作用的强度;不仅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而且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生态系统中,共生关系主要包括: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3种模式。

1.3.1 偏利共生 偏利共生关系中,共生单元个体差异较大,获利单元之间具有较为和谐的关系。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偏利共生关系中,获利单元可以是电子商务商家、第三方服务商,或者线下服务商家。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存在着两种情形的偏利共生关系:一种情形是在园区发展前期,园区为了招商,往往采取免租金、免费提供网络服务等方式吸引商家入驻,入驻的商家就成为获利单元。另一种情形在政府主导的园区中比较常见,政府给予园区管理方资金补贴、政策扶持、奖励等,园区管理方则在租金、办公设备、培训等方面给予入驻的商家一定的优惠。

1.3.2 非对称互惠共生 非对称互惠共生中的共生单元之间存在双边或者多边的合作,基本上能够实现互惠,但是这种互惠关系向其中一方倾斜,表现为合作双方中的一方在合作中获得大部分的利益。比如现在兴起的一些带有政策扶持的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产业园,园区为创业者提供货源、场地、技术等方面的资源,还对创业者进行培训、扶持,创业者给予少量的场地租金和服务费以弥补园区的经营支出。在这种互惠关系中创业者获得较大的利益,而园区获利较少,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

1.3.3 对称互惠共生 对称互惠共生是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中的一种理想共生关系,园区管理方与园区内的商家、商家与线上、线下服务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互惠共生关系。一方面园区内的商家依赖园区及线上、线下服务商为其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园区及线上、线下服务商从商家处获得收入。园区内的商家竞争能力越强,相互之间分工协作程度和效率越高,整个共生系统越稳定。

2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对策

从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产业集聚能够推动专业化分工和促进服务发展,通过技术和信息的共享使得集体效益高于个体效益之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是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一种有效方式。既通过外力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群化,加快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共生模式是由园区的管理方作为主要发起者和构建者,因此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应该维护共生系统稳定,推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园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endprint

2.1 完善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首先在地理位置上,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要服务于农产品电商,一般建设在四线、五线城市甚至县级或者村镇,在物流服务、网络建设、人才招聘等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其次,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服务的对象以农产品商家、创业者、农户为主,对电子商务技术的掌握较少,缺乏网店的管理知识和经验。从共生理论出发,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共生关系存在的基础和总环境,因此对基础建设有更高的要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基础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环境建设3个方面。硬件建设包括办公场地、仓储、网络、物流和通信。其中尤为重要的是通信和物流建设,随着通信和物流体系的普及,硬件建设较容易实现。软件建设包括人才、信息、技术等3个方面。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竞争激烈,对电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大,因此如何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和建设人才交流平台对提高园区内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子商务的信息化特征要求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完善信息网络,构建信息互换平台,帮助电子商务企业融入外部环境。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成立技术交流中心,促进同行业、同岗位的人才间的技术交流。环境建设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各个共生单元之间进行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交换效率的高低受到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的影响,因此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要努力改善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环境,建设物业管理体系、创新体系、金融服务体系保证园区高效率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各方合作,争取更多资源

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共生系统中,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中与其他商家展开竞争,是共生系统与外界发生关系,吸收能量和物质的最直接方式。产业园区作为基础服务的提供者、共生系统的发起人,应当积极开展各方合作,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首先要加强与政府合作,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方面政府可以在公共交通、人才服务、行业资金补贴方面给予园区更多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引进更多的社会资源。其次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当前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都在加紧农村电子商务的布局,园区可以邀请相关平台的人员进行现场考察,了解最新的平台发展和扶持政策,帮助商家把握行业发展方向,为商家争取更多的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资源。最后是要加强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共生系统,需要各个共生单元相互协作,互利共生,第三方服务机构是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共生单元,园区应当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通过引入电子商务服务商,加强与金融机构、银行、物流企业的合作等方式为园区内的商家解决运营中的各种难题。与供应商合作,提高产业链的效率,提升园区内商家的谈判能力,帮助商家提升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竞争优势。

2.3 差异化定位提高竞争优势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有政府主导型、商家联合型,有些电子商务产业园有很强的地产经济思维,缺乏对电子商务产业的理解。园区之间容易形成同质化竞争的格局。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应当根据当地资源状况,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差异化定位,避免一哄而上。有些地区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发展“旅游+农产品+电商”的模式;有些地区具有独特的农产品资源,则应围绕该产品来打造电商产业园区;具有技术优势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则可以将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吸引一批货源稳定、实力雄厚但是技术较弱的企业入驻。差异化的定位,能够提高园区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 结 语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是推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共生系统对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基础建设、推动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系统的分析,能够帮助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准确把握自身优势,准确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对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共生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EB/OL].[2016-07-0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dzswbg/201606/P020160622616579052961.pdf.

[2]汪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J].甘肃农业,2006 (9):49-50.

[3]余达锦,杨淑玲.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策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709-4711.

[4]吴宏伟,万江涛.关于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 8) :72-73.

[5]彭璧玉.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分析[J].南方农村,2001(6):37-39, 44.

[6]梁云,刘培刚.中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途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5.

[7]李佳妮.湖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8]袁峰,陈俊婷.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5(25):147-148.

[9]姚国章,陈菲,赵刚.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 (21):116-117, 118.

[10]石帅帅,骆念蓓.基于共生理论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形成机理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3):23-27.

[11]李隽波,黄珏.广西电子商务产业园发展策略研究[J].企业导报,2014(15):152-153.

[12]户晓娟.河南省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2):67-68.

[13]朱雯.现代农户应用O2O电子商务模式运营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5):118-119.

[14]张浩,黎宏,杨浩雄.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4(2):178-181.

[15]王淑清.河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2(3):99-101.

[16]司俊磊,赵毅,王振霖,等.论农资电子商务新模式[J].天津农业科学,2015(1):57-60.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共生产业园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