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上唯一女状元为何沦为性奴

2016-11-15

新传奇 2016年37期
关键词: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

史上唯一女状元为何沦为性奴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这是黄梅戏《女驸马》中的经典唱段,可戏剧不是现实,封建社会女状元的出现谈何容易。但傅善祥做到了,但谁也没有料到她的结局会是那般凄惨。

太平天国中诞生的女状元

自唐代实施科举取士制度以来,在13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曾出过一位女状元,她的芳名叫傅善祥。她既是中国的第一位女状元,又是中国的最后一位女状元。

傅善祥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出生在江苏省江宁城一个旧知识分子的家庭。她的父亲名傅槐,早年应童生试,中秀才。后屡试不第,才花银子捐了个监生的虚衔,然后在上元县谋得一个书史的职务。

善祥自幼聪明过人,每读诗书,常能过目成诵,只字无误。对天赋极高的这个女儿,傅槐夫妇自然钟爱有加。

转眼到了咸丰元年(1851年)。这一年,善祥已是19岁的大姑娘了。也就在这一年的7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起义军势如破竹,克永安、破金州,入湖南,陷长沙,转湖北占武昌。1853年3月,即攻克江宁(即南京),遂定都于此,命名为“天京”。

当时的太平军为保护妇女不受滋扰,实行男女分别立营的制度。即是天京城内的百姓,亦概不例外,一律按男女性别,分别被编入男营和女营之中。女营又名“女馆”或“姐妹营”。太平军中的广西妇女,向以能征善战而闻名,故具为军中战斗骨干,负责应付战事:其他妇女则负责后勤事务。

傅善祥是少有的才女,不仅擅于文字,且长于女红,因此被编入“锦绣营”。在“锦锈营”劳作主余,她曾阅读了太平军的许多典籍文献,因此对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革命思想与革命主张有了深刻了解。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即于当年开科取士。由于这支农民起义军一向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因而在制定自己的科举制度时,也首次打破了不许女子参加科考的陈规,“开女科与男科并重之制”。并认为“使女子尊重读书,为家庭教育之本”。

这一亘古未有之举,激励了太平军中的许多知识女性去应试。傅善祥也亟欲在科考中一试自己的才学。

当年天试时的试题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傅善祥在答卷中旁征博引,借古论今,从善政者女皇武则天,宋英宗的高皇后,到能征善战的北朝女子花木兰,宋代的杨门女将,乃至东汉的才女班昭、蔡琰,唐之上官婉儿,宋之李清照,朱淑贞、元主管道升,清之陈瑞生等人的事迹说起,对“难养说”极尽批驳之能事,令天王洪秀全读后大为赞赏,录其为“女状元”。

影视剧中的女状元傅善祥

同时受到天王和东王重用

傅善祥在科举考试中的才华,也引起了东王杨秀清的注意。结束后,杨秀清亲自点将把傅善祥招进东王府,加以重用。咸丰3年夏天,也就是1853年的6月初,东王下昭命,任命傅善祥做“女侍史”。辅佐东王诏命的起草以及文献的整理。因为精明能干,她不久又升任为“簿书”,“簿书”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帮助东王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

傅善祥文才超群,精通文史,心思缜密,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够以她卓越的才华出色地完成东王交给的各项任务,因此也逐渐得到东王杨秀清的赏识。

傅善祥的才能也逐渐引起了一墙之隔天王府的兴趣,天王洪秀全几次向杨秀清打招呼借傅善祥来处理政务,每次傅善祥都出色地完成天王交给的任务。再加上傅善祥聪明乖巧,口齿伶俐,甚是招人喜爱。天王洪秀全对这个女子,产生了强烈的好感,非常欣赏她的才华。

咸丰四年(1854年)3月,天王洪秀全下达诏书破格任命傅善祥为“恩赏丞相”,位列州司座次,隶属天王府六部,主要职责仍旧是辅佐东王处理政务。一时间傅善祥成为天京炙手可热的人物。

随着职务的大幅提升,傅善祥促成了太平天国许多“新政”。1854年6月,在傅善祥的建议下,杨秀清以“代天父言”的名义,修正了太平天国只许刊行“新旧约”而贬所有古籍为“妖书”的文化政策。太平军起义早期,由于军事需要,曾将随军家属组织起来,从事后勤服务,称为“女营”。定都天京后改称“女馆”,“女馆”严禁男子进入,连夫妇同居也被禁止,引起太平军官兵不满。傅善祥向东王进言:“天王在永安时,答应攻下金陵为登天堂,许夫妇团聚,今仍不准有家,不足服众。”杨秀清与洪秀全会商后,下令允许夫妻一月团聚一天。后来,清军大规模进攻南京,太平军粮食奇缺,国库入不敷出,根本不可能像以前一样拿出大量银两养活十几万妇女,傅善祥向东王建议,撤销女馆,准许夫妇回家团聚以及年轻未婚女子婚配。杨秀清和洪秀全采纳了傅善祥的意见,并令其主办此事。傅善祥深入女营,将姐妹们的相貌、年龄、性情写在纸上,为她们做起了红娘,经过细致工作,“女馆为之一空”。

傅善祥还为太平天国制定了解放妇女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同心放胆同杀妖”。一时间,大量受苦受难的妇女踊跃参军。同时,傅善祥还劝说杨秀清废除“不准妇女改嫁”的命令。

傅善祥受到了天国军民的一致赞扬。当时曾流传一首歌谣:“跟着洪宣娇,会打火枪会耍刀。跟着傅善祥,能治国来女自强。”另还有“武有洪宣娇,文有傅善祥”的说法。

一代才女变成“王府宝贝”

只是胜利带来的不是励精图治,而是蜕变。太平天国从广西起兵到定都天京,只经过短短的4年,这些农民领袖们便迷失了方向。曾经杰出的将领们,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南京背弃了起事时的理想,堕入了享乐的深渊。除此之外,农民领袖还大讲排场,出行时前呼后拥,侍从成百上千。据说东王有妻妾66人。尽管如此,东王还不满足,不断地物色更漂亮的女人。

在此形势下,面容姣好的傅善祥也概莫能外。通过权势,杨秀清把漂亮的傅善祥变成了他盘中的猎物,长期将她霸占。此后,傅善祥的工作与国事政事无甚大的关系,才女变成了“宝贝”,玉人变成了尤物。

与此同时,杨秀清个人的野心也在迅速地滋长,不臣之心开始萌发。而在对待以前的战友和部下方面,也犯了严重的错误,他处处树敌,部下和战友对他的怨恨也越积越多。

对此,聪明的傅善祥不断地劝说杨秀清改弦易辙,注意善待部下与同僚。但鬼迷心窍的杨秀清不但当场斥责傅善祥“干政”,还命人把傅善祥狠狠鞭笞了一顿。

此后,她在府内结识了一个男性文友何震川。他是洪秀全亲信的“总政宣传部长”,但天国后期连医生、工匠、警卫员都有封王的,而何震川却无影无踪。后人只能设想,一个不得志的“同待遇”秀才,因聆听了洪秀全带来的“福音”煽动而献身,奋斗了十几年,才发现上下左右有许多人在悖离当初的誓言。像这样的人,在东王府中只能“靠边站”。

而像傅善祥这样的女孩碰上了他,就不免走进一些戏里。傅善祥曾赋诗一首:“秦淮无限恨,佳节况中秋;侠义梁红玉,高才秦少游。花开三日暮,人到五更愁;相见不相识,长江滚滚流。”各种细节,读者可自行想象。

在1856年的8月,“天京事变”爆发了。在洪秀全的密令下,韦昌辉连夜率3千亲兵赶回天京,在燕王秦日纲的配合下,把东王府杀了个鸡犬不留,两万多太平军将士身首异处,尸体丢在秦淮河中,河水被染成了红色。接着洪秀全反戈一击,又把韦昌辉杀死。整个天京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而关于傅善祥的去向,民间流传有三种版本:

其一,最为普遍的是,身为东王府地位最高的女官傅善祥在乱军中也被杀死,尸体被抛入大江之中,随水东流而去。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陨,从此人世间空留下一段说不尽的凄惨佳话。

其二,美貌多情的傅善祥有幸逃脱了这场劫难,但没有忘记东王的恩爱,于是组织东王府的残余人马与翼王石达开联合攻打西王府,为杨秀清复仇。据说此事还有一块古碑中文字为证。

其三,天京事变中被北王韦昌辉下狱,洪宣娇派人将她救出后,嫁于后期名将谭绍光。谭在苏州被手下加害的消息传到天京后,傅善祥忧郁而死。

傅善祥出身不高,却成为太平天国集团首领身边指点江山的女状元,她才华杰出,却最终仍沦为男人的玩物,一代芳魂沦落至此,可作一叹。

(《大众文化》201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洪秀全太平军太平天国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洪秀全为何承认“下凡”
天国影帝杨秀清
近代早期先进人士的复兴中国梦之路
由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资政新篇》评价内容引发的思考
太平天国也说“国”
太平军所使用的兵器
太平军使用的几种水上战具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
太平军的筑城与望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