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节能管理体系让能效倍增

2016-11-15赵士振梅辽颖刘仕成

中国石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胜利油田炼化能效

□ 本刊记者 田 源 赵士振 梅辽颖 刘仕成

打造节能管理体系让能效倍增

□ 本刊记者 田 源 赵士振 梅辽颖 刘仕成

实现绿色低碳,必须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

镇海炼化技术人员密切关注生产装置在线能效管理。万里 摄

日前,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十三五”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与低碳工作促进会、2015年度能效“领跑者”发布会上,中国石化众多企业获得殊荣。胜利油田、青岛炼化等15家单位被评为“十二五”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先进单位;在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评选活动中,青岛炼化获得50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企业第一名,广州石化获得500万吨以上原油加工企业第二名;镇海炼化获得乙烯生产企业第一名,茂名石化获得乙烯生产企业第二名。这些荣誉是对中国石化节能管理工作的肯定,也是中国石化推动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一个证明。

近年来,中国石化积极推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深化能源环境体制机制改革,推出“能效倍增”计划,构建节能减排降碳一体化管理体系,扎实推进从严管理、创新驱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完善能源管理机制

实现绿色低碳,必须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近年来,中国石化强化管理,不断完善能源管理机制,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

理顺管理程序,构建职责清晰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国石化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节能规划、节能工作进度安排等;成立能源管理部门,负责节能管理制度和计划、目标的确立及协调管理、检查监督和考核奖惩工作;相关部门明确能源管理职责,建立协调高效的节能管理网络;各企业成立相应的节能工作领导机构,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

明确责任,构建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体系。中国石化建立了一个将节能减排工作层层分解到具体环节和岗位,上下衔接、运转有效的管理体系。镇海炼化建立区域联合、源头控制、存量优化等一整套有本企业特色的能源管理体系,节能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制定合理可行的节能降耗工作规划,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集团公司推出“能效倍增”计划,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节能减排工作定了一个基调。在总部规划基础上,各企业结合实际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方案,形成上下承接有序的节能降耗规划。镇海炼化发布《镇海炼化“能效倍增”计划实施方案》,作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行动纲要和工作规划,并推出“能效倍增”三年滚动规划,加大计划执行力度。胜利油田编制能效倍增“十三五”规划,树立开发单元系统节能理念,以信息化、科技进步为支撑,夯实基础、完善制度,健全指标考核体系。

严格考核促执行

公正严格的考核是促进制度落实的重要环节。中国石化通过严格有效的考核,以推动能源管理制度的执行。

规范管理流程,落实管理责任,强化绩效考核。制定《中国石化节约能源管理办法》《中国石化节能与达标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中国石化“能效倍增”计划评价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要求。各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胜利油田制定《能效倍增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能效倍增项目运行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强对“能效倍增”计划的管理与考核。青岛炼化注重节能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强化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开展创新型节能管理,形成以比学赶帮超、创建优化模型、技术培训、节能优化培训、节能服务、经验交流为主体的节能工作体系模式。

“完善制度、严格考核,能够为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十二五”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先进个人、青岛炼化生产技术管理部工艺技术组主任王寿璋说。在青岛炼化,节能不允许走回头路,某项指标只要提上去了,就不允许再降下来。如果出现倒退,整个单元、班组、装置就会受罚,同时必须迅速查找原因、及时改进。

严格考核,改变工作习惯,提升管理效果。胜利油田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促进“能效倍增”计划的执行。他们建立旬运行、月例会、季分析制度,强化部门协作,狠抓措施落实。

优化考核体系,激励员工自觉参与节能。一味的严格考核并不能完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对考核体系进行优化,奖惩分明,让员工从被动到自觉再到习惯。镇海炼化节能考核体系将考核与激励相结合,鼓励员工创新节能手段,挖掘节能潜力。为鼓励全员参与节能,对职工提出的节能建议不论采纳与否,都有一定的奖励。

理念创新引领转型发展

管理创新是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创新评价管理体系,堵塞管理漏洞。为避免企业在节能核算中东挪西凑,顾头不顾尾,中国石化创造性地建立了燃动能耗一体化评价考核体系,通过核算企业燃动能耗成本、燃动能耗污染物产生量、燃动能耗二氧化碳产生量,从三个维度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承载力,引导企业优化调整燃动结构,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低温位能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建议重新规划。”在镇海炼化“Ⅰ加氢改为生物航煤/军柴切换加氢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讨论会上,生产处、发展处、炼油四部等单位共同审议后决定,这个项目没有考虑到低温位能源再利用,不符合投资项目能源评估要求。从项目设计开始做好能源利用的优化工作,严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评估关,消除“项目投产即是节能改造开始”的不正常现象,做到增产少增能甚至不增能,是节能管理的一个新阶段。

“过去,外输加热也会根据季节和气温高低调控加热炉,但更多的是靠员工经验,幅度在一次沉降罐设计运行温度上下4℃之内。具体升高多少、降低多少,并没有准确的数值。而为了保证外输含水指标合格,温度往往比实际需要高一些。”在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集输大队陈南联合站,集输大队大队长董明告诉我们,如今通过精细调整沉降罐温度,使脱水温度降低2℃,每天可以节电40千瓦时,节约燃气900立方米。

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提升节能减排工作。青岛炼化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应用流程模拟技术对生产系统不间断地进行流程模拟核算,实现优化操作、节能降耗;开发建设能源管理监控平台,对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为能源精细化利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做到“说得清、管得住、省得下”。

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东营采气队陈33站年供气320万立方米。员工精心巡检,确保油区碧水蓝天。刘铁 摄

从细节做起见实效

只有从细节做起,节能减排工作才能取得实际效果。

做好基础工作,从易到难,扎实推进。胜利油田认真做好节能基础大调查,从最基础的采油、注水、集输等系统进行调查,基本摸清系统耗能设备、用能水平、计量器具配备等现状,找出了节能降耗潜力之所在。青岛炼化在成立之初,能耗水平在中国石化系统内居中游水平。他们立足实际,开创性地建立了全员的“渐进追赶”能源管理模式,通过学习行业中的领先者来改善自身,在取得进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指标,在完成指标的过程中不断降低能耗。

节能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只有融入日常工作中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青岛炼化加氢单元主任穆海涛说:“节能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是高度融合的,基础管理工作上去了,节能工作就上去了,企业的竞争力就有了。”他们在生产中时刻贯穿人人节能、处处降耗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班组能耗竞赛。胜利油田将节能工作落到用能的重点单元,通过对主要用能单位、管理区、站队的能效对标,找出差距,互相取长补短。

节能管理关键在人。有了好的节能方案、好的节能安排,最后还要靠人来实施,尤其是企业一把手的重视程度,更是直接影响节能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青岛炼化刚提出能耗要降低20%~30%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不可能,无从下手。许多员工在观望中亲眼见证了各级领导和管理决策者身体力行的示范行为,紧随其后,积极参与。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青岛炼化不仅实现了最初的节能降耗目标,而且成为原油加工企业能效的“领跑者”。

猜你喜欢

胜利油田炼化能效
《智能油田/智能炼化建设》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压力表在炼化装置上的应用
炼化企业的中国高度
尽洪荒之力 攀能效之巅—解读青岛炼化高能效成长路
胜利油田经济产量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一个老油田的自我变革
浅谈实现高能效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
欧盟:LED照明能效标准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