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2016-11-15窦彩彩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号院宅院四合院

窦彩彩

(开封市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河南 开封 475000)

试论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窦彩彩

(开封市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河南 开封 475000)

刘家宅院是“辛亥女杰”刘青霞(1877-1923)女士的旧居,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建于大清光绪六(1880)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家宅院以上房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宅院内部檐、廊、柱、隔、门、窗等多为木制,坚实牢固,门敞窗明,加上清一色的青砖,碧玉素裹,雅而不俗,是一座颇有特色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刘家宅院;四合院;建筑形制;文化内涵

刘家宅院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刘家胡同1号,是“辛亥女杰”刘青霞(1877-1923)女士的旧居。刘青霞祖籍河南安阳,原名马青霞,后嫁与当时河南首富——开封尉氏县刘耀德为妻,遵夫姓,改称为刘青霞。刘青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慈善家、民主革命家,和秋瑾齐名,享有“南秋瑾,北青霞”的美誉。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刘家宅院为基础,成立了刘青霞故居纪念馆为管理机构,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于2011年底正式免费对游客开放。刘家宅院(图1)主体建筑由胡同北侧东、西两座并排的三进四合院组成,坐北向南,共六个小院,房70余间。为工作之便,文物部门将西院编为1号院,东院编为2号院,1、2号院建筑形制基本一致。位于胡同南侧的南配院编为3号院。3号院是刘家宅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正在修缮,尚未开放。本文将以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为主线,解析中原民居的风貌。

图1 刘家宅院1、2、3号院平面图

一、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

河南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我国民居建筑共同的传统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刘家宅院作为中原地区不可多得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封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下面以2号院为例来说明其建筑形制。

(一)讲究“坎宅巽门”的方位格局

刘家宅院2号院南北长75.6米,东西宽26.8米,由相互分离的

各幢房屋组成南北长、东西窄的矩形院落,院落开敞,房房相离,并由转角处的游廊和房屋前的檐廊将其串联起来,显得疏朗而不松散,极具神韵。整个建筑从南向北,房屋檐口与屋脊逐步升高,中厅脊高于配房脊,主次十分明显。古时建房有严苛的等级制度,如清代的制度规定王府的大门设于中央,亲王府五间,郡王府三间,等级很高,其余所有的府宅和普通四合院的大门均只有一间。同时,北方四合院在风水上要遵守“坎宅巽门”的易理,即正房建在正北“坎”位上,大门建在东南“巽”位上。如《阳宅十书》中记载:大门吉,则全宅皆吉矣,房门吉,则满房皆吉矣。富甲一方的刘家在建宅院时也十分重视门堂之制,2号院大门建于东南角“巽”位,易理上讲,“巽”位主生,最为吉利,门开此处自然寓意家人世代昌隆,日子红红火火。大门为单开间三步架、屋宇式金柱大门,脊高7米、檐高4.8米,高出临街南屋脊顶,看起来颇有气势。且磨砖雕花,做工精细。原有四步石阶,现因街道地基抬高,石阶已被埋没。

(二)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

四合院式民居建筑发展到清代已经形成了一种十分成熟的形制,对单体建筑来说,其布局、间架、构造做法大体相同。

图2 宅院内景

刘家宅院2号院(图2)建筑中轴线上依次排列倒座、厅堂、过厅、正房,两侧对称排列厢房,构成三进规模相近的院落。进入大门左转便进入第一进院,有坐南朝北倒座三间、东西厢房及过厅。这里要着重解释一下,该一进院布局极为紧凑,大门与东厢房之间没有余地,为了保证门楼的规格以及大门和内院的过渡空间,只有向内推移,舍掉东厢房的南次间。这样,东厢房实际就变成了两间,山墙内移至梁下兼做影壁,堪称合理利用空间的典范。第二、三进院的建筑布局与一进院类似,重复之中又赋予微妙变化,其房屋进深、面阔依次增加,宅院宅门、倒座、厢房、台基在同一个水平高度,比厅堂及正房要低两层台阶,这种高低的差异突出了厅堂及正房的地位。

(三)简单大气的装修装饰

刘家宅院的装修装饰也有其独到之处,在此以垂花门(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之二门)(图3)、隔扇木雕(图4)为例做一说明。

图3 垂花门

图4 隔扇木雕

刘家宅院垂花门是进入二进院的途径之一,为独立柱担梁式垂花门,属垂花门中构造最为简单的一种,只有一排柱,梁与柱十字相交,挑出于柱的前后,梁头两端各承一根檐檩,梁头下端各悬一根垂莲柱,檐部雕刻有精美的花饰,图案以石榴、南瓜、葡萄为主,象征多子多福,寄予了美好的期望。隔扇是安装于建筑物金柱或檐柱间用于分隔室内外的一种装修,隔扇木雕多以植物花卉图案为主,寓意平安富贵,吉祥如意,大大增加了宅院的生动性,

二、刘家宅院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富、完善的伦理思想体系。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民居,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和表达了儒家伦理的理念和要求。刘家宅院的建筑形制是封建社会宗法制度及伦理道德制约下的合院式民居形式,整个建筑面积约占用地面积的64%,垂花门的位置放在偏院,既增加了院落的灵活度,又使院落空间产生了变化,属河南地方特色之一。刘家宅院众多房屋均按照尊卑、长幼、内外有序的礼制安排使用,即“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辅”,反映出封建家庭关系中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观念。刘家宅院建筑的封闭性与私密性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封闭式的家庭观念。宅院中一株树龄160多年的海棠、树龄逾100年的石榴,饱含金玉满堂、多子多福的寓意,见证了宅院主人的沧桑变迁和文化追求。刘家宅院是中原合院式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记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刘青霞追随民主革命的一生更为其宅院增添了厚重的人文气息,使这座民居宅院散发无限魅力。

[1]贾珺.北京四合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吴江.中原名宅刘青霞故居[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TU241.5

A

猜你喜欢

号院宅院四合院
宅院
北京乐成四合院幼儿园
老宅
白居易洛阳履道里宅院的置石
四合院下的宝藏
四合院里的义务管理团队
晴日梦里听雨声
离奇的凶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