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案例

2016-11-14石勇吕成兵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失学被采访者小康

石勇 吕成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132-02

项目名称:过上一把“记者”瘾

项目创意:

1.培养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发现生活

3.受到人生观教育,感悟正确的人生

项目策划:湖北省宜城市流水初级中学 石 勇 吕成兵

参与人员:策划者及所带九(1)班全体学生

活动时间:四个周

主要活动:采访 整稿 交流

【过程描述】

二月底,我引导本班同学学习了小说《孤独之旅》。教学中我就发现“杜小康”(文中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也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随之,一个创意在我的头脑中产生,我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从你们的眼神及面部表情中,我已经感受到你们心中的不平静,是啊,一个正当读书年龄的少年,过早地踏上了另一条人生之路,他那孤寂无奈的目光,他那寻鸭所留下的殷殷血迹,已深深地印入了我们的脑海。可是你们更应该知道,我们周围,也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杜小康”,你们有兴趣去关注一下他们吗?”在同学们充满激情的齐答之后,我又重复一句:“他们有的从此之后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有的或许又重新返校,但我相信,你们每人一段不寻常的生活经历和特殊的人生感受,积极行动起来吧,挖掘出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过上一把记者瘾吧!”

寻访工作从此展开。

为了使同学们有目的、有方面、有步骤地投入社会调查,我事先拟了一份“社会调查实施方案”让学生人手一份,在“方案”中详细部署了活动的五步,并对活动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做了适当的提示,在我精心的排下,同学们的调查活动顺利进行。

第一周周末,我安排了活动的第一步:

深入社会,广泛展开调查,我的具体要求是:

1.探访附近已辍学学生,注意记下以下问题:

①失学时间及原因

②失学后的生活经历,重点谈谈失学后印象深刻的事(快乐的,悲伤的,幸运的,不幸的.....)

③失学的感情及今后打算

2.探访附近辍学又复学的学生,记下以下问题:

①失学原因及在家感受

②复学原因及在家感受

③失学后又复学,现在有何感想

第一步安排好后,我等待同学们放假来后的佳音。谁知来了之后,同学们带来了不少问题:采访对象少(许多流失生外出打工)、被采访者不配合等等。采访效果不佳。这时,我鼓励学生不要泄气,并及时给予引导:一、可以分村,分小组进行采访;二、注意以聊天的方式,与被采访者进行友好亲切交谈,使谈话气氛轻松、和谐。

这样稍作调整,第二周到校后的情况大有不同,绝大多数同学都留比较详尽的调查记录。于是,我就势安排了第二步活动内容:整理笔记,梳理成文。文题为《寻访生活中的“杜小康”》,具体要求是:1.认真整理,筛选出作文材料;2.文章以自己行踪为线索,以对答的方式记下被采访者的语言及思想,还应写下自己的真切感受。

有了第一手资料,同学们对完成这项任务充满了自信。

几天过后的一个晚自习,我宣布活动进行到第三步:交流调查报告,同学们踊跃地走上讲台宣读着自己的调查报告,我与其他同学一样静听凝思。从他们的口中,我了解到他们曾经的学友纪昌波外出打工被钢筋刺伤了腿而无法再还原;李敏在餐馆端盘子而烫伤了脚正在家疗伤;刘进在家准备慢慢熬到十八岁后去当兵;王雷跟一位河南师傅周游养蜂因不堪辛苦而又重新返校;更有以打牌赌博混天度日,生活无目标的旧时好友,以及跟社会上的好事之徒因勒索学生而刚从班房出来的张小东……

一节课的交流时间,就在这不平静中一分一分地度过。随之,“优秀记者”的评选活动也拉下帷幕。张伟、陈婷婷、李巧灵等5名同学榜上有名。

第三周的假期,我便把活动的第四步以作业的行式出现:写心得体会,题目是《“杜小康”给我的人生启示》。

第四周到校后,我们又进行了心得交流,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我班胡西敏同学的一段话:

“当我第二只脚准备跨出校门的时候,是我周围的那些“杜小康”让我及时收回了第一只脚。我的成绩虽然不太好,但我不会再动摇我坚持学习的信念,为了我的人生之路更平坦,我要认真走好这一步.....”

她的话,让我觉得,我的这项创意成功了。

(案例作者:湖北省宜城市流水初级中学 石 勇 吕成兵)

【案例分析】

以上是宜城市流水初级中学石勇、吕成兵老师策划实施的一次探究性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的一次主题活动。该活动表现出以下几点长处:

1.有明确的导向和目标。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大量中小学生失学,流入社会,给社会、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令人堪忧。部分在校学生的思想也受到干扰,心思不定,随时有可能效仿。从活动的一开始,我们就可以看出,老师策划的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从语文课本的学习引向社会大书的研究,既培养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又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自省自悟,受到人生观教育。事实上,确实达到了这一效果。

2.有恰当的教师定位。这是一项开放、自主的探究活动,但不是一次放任自流的课外游戏。老师在活动中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一开始,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制定活动方案为学生导向;采访受阻时,老师及时帮助;写调查报告时,又适当指导……从而使自身不仅是旁观者,更是热情的支持者,合格的监督者。

3.没游离于语文能力的培养。采访调查时的发问、记录,调查报告的整理、交流心得体会的撰写、交流、评比,无一不渗透语文能力的培养。

纵观整个活动过程,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如活动中缺乏更有效的激励机制,去调动学生自主探讨积极参与的热情。

猜你喜欢

失学被采访者小康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英政府要给“失学”儿童请私教
小康之路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世界多半失学儿童在尼日利亚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方法及原则
失学的一百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