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如何进行有效互动

2016-11-14陈志刚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课本师生课文

陈志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78-02

教学互动是课堂上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以及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课堂交往活动。教学互动场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交往,使教学在互动、互促中产生群体的动力,让学习者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构建,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在群性相融中、个性完善中形成良性循环,在和谐、合作、共创中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互动呢?

一、更新师生理念,更换互动意识

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首先应转换其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成为师生良好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流机会的提供者,师生互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作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反应才能产生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学生,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们的阅读题:(1)找出文章描写环境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在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2)找出表现文章中心的语句。(3)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在联系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只用一课时,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愉快。

二、主张多向互动合作,积极尝试自主学习途径

多向互动合作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即生生互动合作和生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它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的提问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多向互动合作。此时,我们教师应当考虑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该怎样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共同研究探讨。在课堂上,我注重让学生提“两种问题”,一类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另一类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的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而教师并不着急去表态或解答,而是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师生共同商量着解决。这样,教师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思者和听者。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

在新课文的教授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枯燥的。语文课本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脱离课本,要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课文的理解与学习中。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初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设置语文教学情境,加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同时巩固所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一些名人传记时,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对人物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课本中,是平面性的理解,在学生心目中的人物形象并不丰满。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名人的音像。以人教版中《我的信念》为例,教师可以播放一部分居里夫人的纪录片,而在学习《列夫托尔斯泰》时,教师又可以播放一两部由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改编的电影。而对于一些描写景物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景物图片,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景色中。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主动融入课本中,真正实现学生与课本之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中,教师不是完全的主导者,而是教学主体之一。相对的,学生除了作为教学的主体之一以外,在一定的情境中也可以看成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学生在学习期间,若是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辅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一些无法掌握的学习方法,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互动,一定不能端着自己的架子,认为教师高人一等,不能在课堂上被人质疑,而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便和教师的理解有差异,也要勇于提出。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作者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上一个“早”字,目的是提醒自己不要迟到,而从中引出的一系列内涵都需要进行探讨。但是,从现如今的教学角度出发,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例如“作者是不是不应该在课桌上刻字”“为什么不找家长提醒以后不要迟到”等问题。这时教师不要一味地纠正学生的探讨角度,而是要结合文章背景以及鲁迅先生的思想进行本文解读,说明这个“早”字的衍生含义。总之,有效互动的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教师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猜你喜欢

课本师生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