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与创新

2016-11-14黄兰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传统模式创新模式课堂教学

黄兰兰

摘 要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创新意识,改革思想,转变观念,以创新意识引领教育。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传统模式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1-006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活动也随之改变,由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变为新形势下的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一、传统中学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

1.教学手段单一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者。在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总是一味的聆听,不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2.师生地位悬殊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学生是服从者。教师总处于中心位置,总是高高在上,让学生看了都望而却步。如果学生有任何不同的见解,总是被教师否定。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也减少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另一方面学生不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3.课堂气氛紧张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动辄呵斥,学生必须处处提防,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合乎老师心意的回答,会惹老师发怒。所以他们无法感觉到和谐的气氛,也没有心理自由可言。在课堂中,随时都有因回答出错而受到他人指责与嘲笑的可能,由于对失败的经常性恐惧,长此以往,学生胆小怕事,课堂上便常常是教师口若悬河,学生静默无声。

4.学生情感压抑

语文是一项表达个人情感的学科,可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语文的这种特性被忽略了。课堂中,只有理智被允许存在,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被忽视,唯有心智受到欢迎。教师过多的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从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二、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对比

1.教学目标

传统教育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就造成了学生能力的极端化。

创新教学迎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情感熏陶。主要是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技能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带领学生领悟教学内容。它的过程对学生智力因素方面的影响表现在:以传授知识为终端。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创新教学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多样性的,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说,要实现三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1)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知识的掌握。要想学生有所转变,教学的注意点就要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

(2)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

(3)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单向传递。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3.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中,学生在机械、被动地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大量的背诵和做题,离开了书本就不会灵活运用知识,成为了“书呆子”。

课堂改革教学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进入课堂,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级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在学知识时兴趣浓厚,能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三、如何创新语文课堂

1.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习是不能代替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实现创新教育的目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是学生的启发者、帮助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向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知识建构过程,掌握数学知识和基本方法,取得广泛的学习经验。

2.建立完善的全面评价制度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评价是终结性的评价,以考试作为评定学生能力的标准。我们要关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提倡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体现了评价内容不只是学习成绩,要多角度评价。

3.创造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所以,创新教育不能忽视德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师将德育内容与教材有机结合,挖掘课文的德育因素,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它比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意义要重大的多,当然也困难得多。构建自主、合作、拓展式语文教学模式是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应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手段,使语文教学尽快跟上社会发展。创新教学为课堂注入了鲜 活的生命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多样化[J].上海教育科研,2002,(1).

[2]魏书生.语文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3]肖川.教育的理念与信念[J].岳麓书社,2002.

猜你喜欢

传统模式创新模式课堂教学
探究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及创新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力的研究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