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科技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

2016-11-12黄晓玲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服务水平农牧民

黄晓玲

摘要:农牧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农牧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对推动农业和农村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已成为时代的召唤,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农牧民;科技培训;服务水平

肃南县始终以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促进农牧业发展为己任,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培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的新型农牧民为目标,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提升培训质量,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创业能人,使受训人员人均熟练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为全县农牧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一、创新模式,突出实效,培训方法在培训工作中不断满足农牧民需求

一是结合生产环节开展培训。紧扣农牧业生产环节,针对各环节所需技术,采取“小班额、多班次”的形式, 分行业、分类别、分层次确定培训对象,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

二是结合农牧民实际灵活多样开展培训。对季节性不强的培训项目,结合农牧民接受能力实际,分类分层,区别对待。以现场和实践操作示范为主,互动交流,观摩对比,在实践中提高农牧民的生产技能。

三是对重点人群进行强化式培训。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采取院地合作举办骨干培训班、赴外观摩学习、专业技术人员挂靠联系农牧民技术骨干等方式,对全县种养大户和农牧民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强化培训。2015年共选派117名牦牛养殖大户、合作社领办人、细毛羊养殖大户赴青海、内蒙等地观摩学习;选派202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牧民分5期赴新疆农牧科学院和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开展了为期7天的畜牧养殖、市场经济管理等知识的强化培训。

四是围绕精准扶贫,对贫困人群进行针对性培训。结合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急需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对全县5个精准扶贫村的300名贫困户劳动力采取一对一的“保姆式”培训和手把手的现场技术指导,“面对面”解决问题,从思想上给贫困户树立了通过应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信心。

二、聘育结合,专兼并重,师资力量在统筹调配中优化组合

一是院地联姻,组建“培育师资库”。采取院地合作的办法,加大与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力度,聘请、抽调一批高层次专家和技术人才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信息开放、资源共享的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为引领科技培训和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供了坚强的师资保障。

二是创新思路,培育农牧村能人师资队伍。坚持能人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对650户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带动能力强的细毛羊养殖大户进行了重点培养,增强他们的引领带动能力。择优选聘40名“土专家”、“田秀才”担当农牧民科技指导员,常年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三、规范培训,强化管理,培训工作在既定程序中规范运作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规范培训内容。立足发展现代农牧业,以农牧民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为导向,制作通俗易通的培训课件36部,编印科普宣传册2万余份,征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8000册,满足了农牧民科技培训的需求。

二是制定培训标准,严格培训程序。组织培训师资分产业制定实用技术培训标准、培训流程,严格按照培训标准和流程开展培训,确保了农牧民对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的掌握,提升了培训质量。

三是确定受训人群,分类按需培训。根据各乡(镇)农牧民的科技需求和意愿,细化受训群体,分类别,分层次确定受训对象,按需开展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农牧民群众的参训热情,确保了每个受训对象都能通过培训掌握基本技能和关键技术。

四是实行认定管理,确保培训质量。为做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修订完善了《肃南县新型职业农牧民资格认定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条件、标准、程序和主体,确保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和效果。2015年认定新型职业农牧民529人。

四、典型引导,示范带动,培训基地在规范化建设中彰显功能

一是依托示范基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农牧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建成的市级培训示范基地和新建的23个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示范基地,组织专兼职教师和乡(镇)农牧技术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服务。各基地紧贴特色产业和当地生产实际,把培训课堂设在牛棚羊舍、田间地头,使技术培训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同时,经常组织种养大户到示范基地观摩学习、跟班作业、开展技术交流,有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依托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新技术。各培训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科技转化率。怀孕母畜早期补饲和羔羊早期断奶补饲技术得到普及,舍饲养殖技术大面积推广,仔畜成活率达到95%以上,冬春季小畜舍饲半舍饲率达到80%以上,秸秆饲草料化利用稳步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85%以上。

猜你喜欢

服务水平农牧民
解读如何提升基层公共人才档案管理服务水平
“三方四圈”工作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论农牧民就业的法律保障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有效运用科技智能化 提升物业安全防范水平
内蒙古贫困旗县农牧民增收问题思考
不同排班模式的比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