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6-11-09郭艳玲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9期
关键词: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

郭艳玲

摘 要:高职院校的三大功能分别是科研、教育和社会服务。社会服务职能符合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宗旨,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已然成为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是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是符合国家要求,促进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现代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9.124

电气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国家迫切需要掌握相关技术的人才,而高职院校开设电气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人才,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为社会培养一批技术过关、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人才。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比较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建设师资队伍、深化课程建设等方式,对提升电气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具有较好效果,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其中存在较多问题阻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从而降低了高职院校电气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服务意识淡薄,受繁重的教学任务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淡薄,缺乏社会服务热情,很少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建设服务。②社会服务紧密性、系统性不足,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是短期的、暂时的,只有一两个专业是长期的,致使社会服务系统性不足,与行业联系缺乏紧密性。③社会服务模式单调单一。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只能进行技术培训和岗前培训,对于其他环节,比如产品开发、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优化工作,都没有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开创多种服务模式十分重要。④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比较弱。高职院校教师多为高校毕业生,理论基础和教学能力比较强,但是,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对企业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和施工技术不够了解,很有可能并未真正参加过实践活动。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则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上4点就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要积极解决相关问题,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2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

2.1 深化课程建设

深化课程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深化课程建设需要本着“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拓宽专业发展,加强基础训练”的原则,按照岗位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深化课程建设需要做到以下3点:①加强基本教育。深化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基础教育,开设相关课程进行基础素质教育和基础技能教育。②拓宽专业课程。电气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拓宽专业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符合岗位需求,成为专业型技术人才。③强化科学技术和岗位技能课程,明确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知识点,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由此可见,深化课程建设在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电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条件,因此,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要,是服务社会的保证。增强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做到以下3点:①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电气专业比较特殊,是培养建设、管理、生产、服务为一体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一门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只有高素质教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尤为重要。专业教师既需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既能够为学生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够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采取实践教学的方法,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专业电气人才。②坚持走出去方针。教育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知识也会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接受较为前沿的知识和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增加自己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教学能力。另外,教师要不断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设备也日益完善,教师需要不断实践才能够了解电气设备的使用程序,真正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教学效果。③坚持请进来方针。“请进来”是指开展大型讲座,请名师和专业技术人才来到高职院校讲座,为学生讲解前沿的知识内容,并带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这是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2.3 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

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实训中心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硬件支撑,所以,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显得尤为重要。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践场所,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时,需要做到以下2点:①建设实训中心,以教学为主,做好培训、生产、科研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功能实训中心,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②实施技术推广工作。建设实践操作中心能够将先进理论技术辐射到各个领域,有助于开展科研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由此可见,建设校内外实训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大批专业人才,服务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研究发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建设等方式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凯,彭换新.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14(04):132-133.

[2]何宏华,谭永平.提升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35):242-243.

[3]王丽君.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视角(下),2013,19(11):190-191.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现代化建设高职院校
试论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与精细化建设
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推进锡林郭勒盟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