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模式下的高职精细化工教学开展思考

2016-11-09杨新华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杨新华

摘 要:基于高职学生学习能动性较差和基础知识较薄弱等特点,在高职精细化工教学中,对人才的培养可从教学的改革与实际情况出发,在学习理论构建主义的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模式的课堂教学,延伸出较为完整的“驱动教学法”。该教学法主要分为3步,即任务的驱动、轮值的主持和即时考核。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其主要特点为使课堂教学的氛围更为活跃,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任务驱动模式;精细化工教学;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9.122

对高职院校来说,其教育培养的目的便是面向服务与生产,为满足社会的发展与企业的需要培养出职业能力综合和素质全面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任务驱动模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且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心理变化进行及时的把握。

1 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的主要内容

1.1 任务驱动理论的基础

任务驱动模式的理论基础为构建主义学习的理论,其表明教学的有效性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则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作为认知的指导者,教师不能作为知识的灌输者与提供者;而作为信息加工的关键,学生可作为主动获得知识的拥有者,而不是知识灌注的对象与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要理解教学的过程并不是单纯将课本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与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1.2 任务驱动教学的理念

教学的理念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传统教学思维中,其对教师作用的理解便是“传道、授业以及解惑”,是传授知识的引导者,着重对“教”进行强调;任务驱动认为,教师对教学的过程进行主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的重要性,但更加注重教与学的互相渗透。

1.3 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

在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中,其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任务驱动、轮值主持和即时考核。其中,任务驱动建议教师可将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为学生较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形成一种教学“任务”,并在每个任务中均隐含相关的知识点,其后再给各个小组的学生安排任务。在任务驱动的作用下,当学生接受问题情景时,会乐于表现与展示自身,主动对每个问题的最佳答案进行探寻,再通过对搜集的信息整理、与小组各成员间协作以及教师给予的指导,最终可完成自主学习。在轮值主持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实施由学生轮班主持的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教学的主动性被进一步激发,使课堂互动的效果被增强。在即时考核中,教师需要对学生乐于表现和好胜心强的心理有足够的掌握,课堂中及时考核学生的表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与主动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使学生有所成就,教师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2 高职精细化工教学的实践

精细化工教学的主要内容为通过化工技术专业在必修课程中的应用,以就业为导向,依照“理论够用”与“突出技能”的要求,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进行具体的要求,使其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和极强的沟通应变能力。精细化工的内容主要包括表面洗涤剂与活性剂、食品添加剂、香料、农药以及化妆品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工艺与运用等。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通过“一言堂”形式教学,使学生出现课堂发困、学习被动与依赖性等诸多现象,对其教学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在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精细化教学中,轮值主持的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学生的一致欢迎,且其学习的效果更佳显著。以学习《食品防腐剂》这一课程为例,精细化工的教学课程中“任务驱动”的实践内容为以下2方面。

2.1 教学的准备工作

教师可将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实施的要求和方案设计成《精细化工教学方案实施细则》,依照教学大纲将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由多个问题构建一个任务,再制订相关的《精细化工课堂教学内容问题导航》(以下简称《导航》)。例如《食品防腐剂》这一课程,可设计食品防腐剂的含义和食品防腐剂的实际应用等问题。在正式开展教学时,先将精细化工的细则向学生详细讲解,其后将《导航》发放给每一小组,再通过对学生分组,对学生的思想内容进行汇集,以此来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具体解决方法。接着,将设计好的问题分配给每个小组,对轮值小组进行确定,每个小组均有对应的轮值任务,由每个小组的组长进行课外的搜集、查阅以及制作成PPT课件,再让学生自主设计课堂情景与互动交流,由其他小组学生提问或者补充,与轮值小组的成员间相互配合,再由教师及时评价。

2.2 课堂的教学

采用轮值主持教学法,使课堂真正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主场,例如可将《食品防腐剂》的教学时间设计为30 min,轮值小组成员情境设计、与同学互动交流等过程可用20 min左右;由其他小组提问与补充,外加协作学习的时间可用10 min左右。而教师在此过程则需充分发挥即时考核的作用,首先对学生轮值支持的情况进行考核,其后在对其他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考核,对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协作学习的情况以及交流应变的能力进行及时的反映。当轮值小组的教学主持任务完成后,教师需给予及时的点评和总结。

3 结束语

在当下社会的发展中,高职院校的教学仅仅依靠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已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革可有效提高高职精细化工教学的效果。作为认知学习理论新的发展,构建主义为高职教学的改革注入了全新的教育性思维。“任务驱动”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在当下教学环境下,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使教学目标尽早实现。

参考文献

[1]黄晓东.“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精细化工课程的教学实践[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2):147-152.

[2]郭双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精细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2,39(4):238,241-243.

[3]刘文举,黄建春.项目教学法下任务驱动模式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的实施[J].科学咨询,2015,21(11):113-114.

[4]李波.浅谈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11(7):192.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