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路线损及台区线损降损管理分析

2016-11-09施伟亚

科技与创新 2016年19期

施伟亚

摘 要:目前,我国国家电网公司正逐步推进线路标准化建设和线损精益化管理。简要分析了我国台区线损管理的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用新技术、新方法、新管理逐步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实现降损增效,科学发展。

关键词:线路线损;台区线损;降损管理;电能损耗

中图分类号:TM71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19.061

在我国大力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电路损耗,搞好线损管理,是缓解能源紧张的关键,对推进节能环保的国家方针政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线损管理现状概括

1.1 线损管理概述

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厂传输给客户的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各个环节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而线损率则是反映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技术指标,它主要是指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关键的工作就是降低能耗,尤其是降低电能损耗。这就需要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客户、线路长短、负荷大小等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分析,再加上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线损管理效果。

1.2 线损管理现状

1.2.1 线损波动加大

台区线损波动比较大,表现经常异常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线路通道不流畅,狂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导致导线被架空,相关计量装置不准确,表记本身接线方面存在问题,或者是抄表不准等。这些原因往往会导致线损率过高,或者线损率过低,超过台区相关限额的要求。

1.2.2 基础资料不完备

现代城市建设过于追求速度,抢进度、重技术,收揽资金,往往忽视了台区线损的管理工作,用户的计量资料、信息、合同书等存在许多缺陷。由此引发的债权纠纷时常发生,不仅给基层供电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1.2.3 供电侧缺陷处理

供电装置和供电测量装置因为常常会受到公共网络通信故障的影响或者长期在户外遭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所以,故障频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另外,维修次数的不断上升会影响系统收集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故障信息,导致台区线损率经常出现异常,从而影响台区线损本应有的工作效率。

2 台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线损管理流程方面

台区线损管理部门主要有设备维护、营销管理和调度。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故障的认定、消除、关联系统调整等责任分工不明确,有时员工根本就不熟悉其他部门的工作。由此可见,信息交换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技术指标要求。

2.2 窃电事故频发,管理难度大

台区的窃电现象非常严重,而且形式也越来越多样,降损工作开展比较困难。当出现复杂情况时,工作人员往往面临“易查获、难处理”的被动局面。特别是部分待整改台区人员混杂,违章建筑林立,电线私拉私扯现象严重,有的人甚至还请专业技术人员伪造相关凭证盗电,部分老式电表成了这些人作案的主要目标。窃电事故多发,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成为了线损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大障碍。

2.3 计量表故障方面

表计失压、表计内熔丝元件熔断、电流互感器接线板松动、短路等,是最近经常发生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计量表难免会出现各种技术性故障。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使有专业电力工作人员排查,也不能完全了解并彻底解决故障。更关键的是,大量的老旧设备仍然在使用,很难在短期之内更新替换,老旧设备的使用加重了计量表的故障。

3 降低线损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线损管理队伍建设

采取集中培训或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以及他们相应的管理经验,让广大职工认识到线损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和业务交流,定期召开座谈会,让各职能部门和线损专工交流彼此的工作管理经验,共同学习,共同提高,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公司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3.2 具体分析线损的相关内容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要重视线损数据分析,着重分析指标的完成情况、损耗情况、网络建设和供电管理的科学性,找出计量装置、设备性能、用电管理、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降低线损。在分析过程中,要对人对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并完善相关责任,保证降损工作有人做,有人管,有人在中监督,有人最终负责。

3.3 制订有效的反窃电措施

电力公司应采取多样措施开展反窃电活动,即建立用电检查队伍,形成反窃电的常态机制;加大对反窃电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城乡街道设立宣传点,树立反窃电宣传标语,向大众普及依法用电的知识等。在具体的工作中,可采取以上方式引导电力用户树立“依法用电”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与此同时,在日常的抄表过程中,应重视表箱的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汇报和维修已经损坏的表箱,保证表箱完好无损。

3.4 科学分析,对症下药,降低线损

线损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在分站、分台、分压、分线等方面做好业绩统计,表彰表现优秀的员工,以带动整个部门的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好科学分析、科学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将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相结合。根据线损产生的原因,降损的具体方法可分为管理降损和技术降损。技术降损是指投入资金,安排人员进行技术改进,不断优化电压等级、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优化无功配置;管理降损则侧重于加强管理,通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电量损失来达到降损的目的。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在降损管理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管理降损活动需要技术支持,技术降损活动也需要科学管理,否则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线损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让他们共同为供电企业的线损降损目标服务。

4 结束语

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考核供电企业电网规划建设、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加强线损管理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尤其需要电网公司这样的能源供应企业以身作则,在面临众多问题时,要科学分析,精细化管理,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线路线损和台区线损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林春华.浅谈供电局的线损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0):373.

[2]朱建周.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11.

〔编辑:白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