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控制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2016-11-07李小伟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教育

李小伟

过程控制视阈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李小伟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但都是社会需要、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创业教育开展的载体及根本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只有深入到学校的教学制度中,以专业教育为载体才能顺利实施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控制理论;融合

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是促进经济结构的全部转型,培养人的创业思维、意识、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最终使学习者掌握基本的创业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各国促进区域技术革新及经济发展,完善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业教育被赋予了和职业教育、学术教育一样关键的地位。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进一步融合,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关键问题。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

一、过程控制理论

现场管理的核心是过程控制,通过合理的现场管理过程控制,提供或制造符合顾客需要的服务及产品。过程测量、监控及实施共同构成了过程控制。现场依据过程策划的结果,实行各种各样的管理活动。为了确保实现各种管理活动,需要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有效地监控其控制对象,第一时间纠正过程中遇到的偏差及异常[1]。过程控制通过对回路原理的反馈来实现,包括选取受控对象、制订测量方法、制订绩效标准、测量实际绩效、与规定进行比较、依据不同的标准实施相应的活动等。在现场管理过程控制中,主要根据各项管理活动对实际绩效进行测量,并和标准相对比,针对不同标准实施相应的活动。

二、过程控制视阈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历史梳理

专业教育是高校通常使用并扩展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法。创业教育产生于美国实行的业余商业活动中[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经历了新一代的经济危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通货膨胀率变高,很多工人失去了工作,一些大型企业及工厂也接连倒闭。但与此不同的是,“很多新成长起来的中小公司却向美国经济供给了超过80%的就业机会”。于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校开始反思固有的专业教育,并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和探索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多的创业教育涌现出来。

创业教育能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但是如果仅仅注重创业技能的教育,则取得的效果不够理想。于是,创业教育的本质逐渐从最开始的创业技能培养发展为普及化、体系化的教育。通过对专业教育及创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可以看出,尽管二者在不同的时期产生,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社会环境,但都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教育方法、思想上,都有着必然的联系,这是对二者关系进行研究的逻辑起点[3]。

三、过程控制视阈下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关系的逻辑探索

(一)创业教育的载体及根本是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是针对技术领域或学科门类区分的,着重讲授某一学科的专业技能及基本理论知识,培养该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自18世纪以来,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实行专业教育。虽然专业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但是目前人们还未发现比专业教育更合理、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法。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依据,专业教育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职业分工、人们的思想理念,还对社会需要及高等院校内部的课程制度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4]。所以,“只有在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创业教育,并将其融入专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实行才能获得较佳的成效”。

创业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增强人们的创新素质。虽然“创业教育不能使学生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或比尔·盖茨”,然而却可以教给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人员须具备的技能及技巧。对各种基础知识及理论的掌握是提高这种技能及技巧的基础。所以,创业教育的载体及根本是专业教育。

(二)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是创业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的经济效应不断地受到关注,社会进步急需具备创造及创新能力、基础扎实、文理兼通的全方位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大部分高校因采取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培养方法,阻隔了学科内部、学科之间的关系,严重制约了固有的专业化教育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社会对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专业化和管理制度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思想僵化等,导致人才体系单一、大学生创造及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是创业教育的本质,创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及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在处理实践与理论,防止教学内容逐步走向偏专、偏窄、偏深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教学内容的相容性及全面性。另外,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认知教学目标,发挥对专业课程的应用与实践[5]。还有助于促进专业课的教学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教育是对创业教育的合理补充,也是专业教育发展及深化改革的走向。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不是毫无联系、彼此独立的个体。创业教育的载体及基础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及合理补充是创业教育。离开了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不具备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也毫无意义。只有在教学制度中融入创业教育,并将其和专业教育相联系,把专业教育作为依托的载体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过程控制视阈下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方法

(一)树立大学生创业观,在人才培养理念中融入创业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法新走向的切入点是创业教育。教育部副部长陈希表明,创新创业教育将考虑专业教育并融进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然而,要想进一步促进创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在思想上给予较高的关注,实现教育思想的转换及革新。应该建立大学生创业观,即:大学生办公司,是创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进取,是创业;去西部就业,也是创业。高校应该以创业教育的本质为出发点,从大学生创业观着手,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中,落实到专业教育的管理过程中。重点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及专业教育的结合,在专业教学的各个步骤中融入创业教育的内容及思想[6]。

(二)革新知识体系,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素养的师资力量

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核心因素是师资力量。创业教育的老师需要具备全方面的综合素养,不断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革新,建立进行教学研究的自觉性及自主性。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类型较为单一。大部分老师都属于科研型、学历型,而不具备创业创新素质,限制了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所以,促进建设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要引导老师开展创新型的课堂实践及教学活动;要为老师提供培训的机会;要引进具备一定学术背景并且有创业经验的资深人员;要给老师提供宽松的制度体系,注重其创业教育的成果,并融入到日常的业绩考察制度中。

(三)营造创业文化环境,鼓励大学生创业

当前大学生一般认为创业与自己无关,对创业缺乏热情,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期末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所以,高校必须要营造及搭建一个浓厚的创业文化环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创新创业精神的关键。要给大学生足够的空间及时间来进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及创新活动[7]。要采用各种方法鼓励、指引学生加入其中。比如:对固有的成绩考察方法进行变革,关注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在创业创新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适当地增加与创新有关的学分,以学分的形式考核学生的设计、发明及论文,将其作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鼓励及对创新结果的定量考核;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方法,如实行弹性学制、鼓励学生创业、允许学生休学创业等[8]。

(四)建立创业教育基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结合指的是高校、企业、科研院校在技术革新、人才培养、新产品制作等方面通力合作,是国际普遍认可的培养创业创新人才的合理方法。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努力同区域内的创新型企业实行友好的合作,鼓励创业成功人员或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制度构建,根据他们的经验来优化创业教育课程。大学生可以通过沟通,分享其创业经验及管理思想;在校内建立创业教育根据地,比如:构建校园废品回收企业;让大学生到企业锻炼实习;根据科研项目建立创业教育机构,让大学生参与项目。

五、结语

面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巨大挑战。促进创业教育的变革,关键是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关注创业类专业课程及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教学与设计,供给专业教师对创业教育的内源性支撑,构建起完整的促进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体系。

[1]邵妍,逯家辉,姜丹,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辐射示范途径的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

[2]张艳丽.我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误区与破解[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2).

[3]朱爱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8).

[4]刘艳,邵妍,周毓麟,等.高校生物学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4).

[5]莫英耐.高等学校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法学教育改革路径探索[J].法制与经济,2016(2).

[6]刘艳,孟威,周毓麟,等.发酵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4).

[7]高军.人本主义课程论视域下创业课程设置探析[J].文化学刊,2016(4).

[8]吴佳惠.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优化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

(编辑:刘姝)

G642.0

A

1673-1999(2016)10-0113-02

李小伟(1981-),男,硕士,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31)就业指导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

2016-05-27

猜你喜欢

大学生专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