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自谦语I、II的语用分析
——兼论自谦语的分类

2016-11-07范可旭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自谦敬语补语

范可旭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江苏 南通 226010)



日语自谦语I、II的语用分析
——兼论自谦语的分类

范可旭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江苏南通226010)

《敬語の指針》将日语敬语重新分类,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将自谦语细化为自谦语I和II。文章从两类自谦语的概念入手,对“敬”与“礼”的区别、补语敬语与听者敬语的区别及“お/ご…いたす”的双重属性等三个方面对其应用深入解析,同时指出了自谦语II有郑重语化发展趋势,以及应将“お/ご…いたす”归属于新的分类——复合谦语。

自谦语; 语用分析; 分类; 复合谦语

200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敬語の指針》(以下简称“指针”),将日语敬语的分类由传统的三类细化为五类,这将长时间以来关于敬语分类的纷争暂且有了一个官方的统一。将自谦语细化为两类是其一大亮点,对敬语研究者和使用者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对细节问题应该如何把握,对一些特殊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尚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1 日语自谦语I、II的概念

尊敬语是通过将主语直接抬高来实现对对方的尊敬,与之相反,自谦语是具有贬低自己这一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指针将自谦语细分为自谦语I、自谦语II(丁重语),也分别被称为“伺う·申し上げる”型和“参る·申す”型。

根据指针的理解,自谦语I是自己一方在涉及对方以及第三方的行为、事物时,将相关人突出叙述的说话方式[1],这类词如:伺う、申し上げる、お目にかかる、差し上げる、お届けする、ご案内する(お/ご~する)、(给需要突出的人的)お手紙/ご説明,等等。

这两个例句语义相同,只是用自谦语“伺う”替换了一般用语“聞く”, 表达了对对象语“先生”的尊敬。

自谦语II是将自己一方的行为、事物等,有礼貌地向说话或文章中的相对方叙述的说话方式[2],这一类词如:参る、申す、いたす、おる、拙著、小社,等等。如:

这两个例句的语义也是相同,只是用自谦语“申す”替代了一般用语“言う”,以谦恭有礼的方式体现对听者的尊敬。

从本质属性上讲,自谦语I和II都属于自谦语,具有自我贬低的特性,但两者在具体运用上依然存在诸多不同。

2 “敬”与“礼”区别

自谦语是通过降低对话题中人的礼遇,向听者或话题中的对方表达敬意的语言表达形式[3],在敬意表达方式上异于尊敬语的实现形式——将主语直接抬高,这也正是菊地康人氏所认为的,敬语就是在叙述同一事件时,通过改变叙述方式来展现敬意或郑重的专有表达方式[4]。从对人的尊敬方式看,自谦语I能更好地体现自我贬低的意味,是更纯正的自谦语。自谦语II在对别人尊敬时,更多的是通过郑重性来实现,可以说这种郑重的意味胜于自我贬低的意味,所以指针中将自谦语II也称为“丁重語”。大石初太郎氏将敬语分成四大类——尊敬语、自谦语、丁重语、美化语,并且将自谦语细化为自谦语A、自谦语B,亦即指针中的自谦语I、自谦语II。关于丁重语,他认为,“丁重语是一种对听者持有特别的心情,直接对其表达敬意的敬语。”[5]当然,从指针的观点看,他所认为的丁重语实际上包括了郑重语及部分自谦语II。继而他解释道,“在对听者表达敬意这一点上,如同前面所述,它与自谦语中的某类表达有着共性。”如:

雪が降っています。

仙台には青葉城ともうす城があります。

そういたしますと、一週間かかりますね。

よく承知しております。

“在这种情况下,丁重语已全然没有将话题中的人抬高或贬低,仅仅向听者表达敬意而已。”[5]由此来看,自谦语II呈现出一种“去自我贬低”的趋势,相反其郑重性在增强,具有自谦语和郑重语的双重性格。随着语言的变迁,指针中所谓的丁重语即自谦语II,或许会从自谦语的归类中被剥离出来,与郑重语融合形成新的郑重语或丁重语。

3 补语敬语与听者敬语的区别

从词形上来看,自谦语I较多地使用形式是加上“お/ご”,其最具代表性的表达方式是“お/ご~する”。从功能上而言,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自谦语I具有抬高关于…を/…に/…から等中的人或物即补语的功能,而自谦语II却不具有此功能,只是对听者表达谦恭有礼,因此,按照菊地康人氏的观点,自谦语I为补语敬语,自谦语II为听者敬语。例如:

私が皆さんをお招きしましょう/ご招待しましょう。

在此例句中,“招く·招待”的补语是“皆さん”,通过降低“私”而相对提高“皆さん”。因此,对自谦语I而言,降低主语不是其真正目的,而是要以此相对抬高其补语,也正因为此,比起自谦语II而言,自谦语I必须要有适当的补语,否则无法使用。如:

①私は六時の特急にお乗りしました/ご乗車しました。

②私は毎晩夜食にラーメンをお食べします/お作りします。

①当中的“乗る/乗車する”其补语是“特急”;②当中的“食べる/作る”其补语是“ラーメン”。在这些动词套用“お/ご~する”构成自谦语I,即将“私”降低后之后,形成了对“に”、“ を”提示的补语“特急”和“ラーメン”的敬意,显然这不合常理。因此,自谦语I不仅要有补语而且还要恰当,也就是说是值得突出的人或与之相关的物。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动词与“…に”、“…を”所提示的两个补语都相关的情况,如:

先生に弟をご紹介した。

这是将“先生”抬高的用法。若改变下语序,也可以说成:

弟を先生にご紹介した。

与此相反,要是将助词与补语重新搭配,则形成如下说法:

①弟に先生をご紹介した。

②先生を弟にご紹介した。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对“弟”的抬高,显然这都是很令人费解的说法。简言之,这里的“ご紹介する”所抬高的是“…に”提示的补语,而非“…を”提示的补语。现在比较以下两组句子。

①私は六時の特急にお乗りしました/ご乗車しました。

②私がその変な男をご案内しました。

③私が主人を/父をご案内しました。

这组句子都是不妥当的表达形式。原因在于句①没有值得抬高的补语(人物);句②是不适宜抬高的人做了补语;句③是自己一方的人做了补语。但另一方面,如果将以上例句用“——いたす”加以改造的话,将出现如下形式:

①′私は六時の特急に乗車いたしました。

②′私がその変な男を案内いたしました。

③′私が主人を/父を案内いたしました。

如此一来,这组句子便具有了自谦语II的特征,即为说话者向听者以谦恭有礼的方式说话,这种表达式妥当的。

自谦语I是以抬高补语为主要目的,同时将主语置于较低位置。与此相反,自谦语II的主要目的并非是要抬高补语,而是通过降低主语向听者郑重地叙述。这里的听者不仅是狭义上的在现场听别人说话的人,在广义上也将读者纳入该范畴。

自谦语II的这一特征在其他使用方面也带来微妙的变化。如在表达“我给老师带路”这一语义时,如果“我”在向同学等同等身份或比自己身份低的人叙述及写日记等情况时,则可翻译成自谦语I且不带“ます”的简体形式——“私が先生をご案内した”。相反,若是在向需要突出的人叙述或写书信的情况,翻译成“私が先生を案内いたした”这种简体形式则不妥。这是缘于“いたす”是听者敬语,要表达对听者的郑重有礼,需与“ます”一同连用。简言之,自谦语I是对动作对象(说话的对方或第三方)的敬语,自谦语II是对说话对方的敬语,因此,通常情况下,作为补语敬语的自谦语I谓语动词的“ます”可以省掉,而作为听者敬语的自谦语II则要与“ます”一同连用。

4 “お/ご…いたす”的双重属性

上述讲到“お/ご…する”是典型的自谦语I,“——いたす”属于自谦语II,因此,“お/ご…いたす”这一表达方式从形态上来说则是这两者的组合,在实际功能上也兼具了自谦语I和II的基本特性,既抬高了动作涉及的对象,又对听者谦恭有礼。

例如“私が駅で先生をお待ちいたします。”这句话在语义上与“私が駅で先生を待ちます”同义,只是用“お待ちいたす”替代了“待つ”,实际上是将“お待ちする”中的“する”进一步替换成“いたす”组合形成。如此一来,借用“お待ちする”功能,突出“待つ”的动作对象,同时,借用“いたす”功能,对谈话和文章中的听者(对方)表示谦恭有礼。

简言之,“お/ご…いたす”同时兼具补语敬语和听者敬语的功能,具有双重属性。这种自谦语与自谦语I和II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既然如此,那么自谦语将会出现第三类型,我们可以称之为复合谦语。菊地康人氏称之为“謙譲語AB”,但他又认为若将自谦语分成三类则略显复杂,且使用自谦语时,补语即为听者的同一场合最为普遍,此时三类自谦语的任何一类都可以使用,因此,对自谦语的这种分类不必过于敏感[6]。实际上,将复合谦语“お/ご…いたす”单列为一类,更能完善现代日语敬语体系,更好地反应自谦语的社会运用实情,也利于敬语使用者更好地熟知敬语体系和发展状况,准确把握“お/ご…する”、“——いたす”及“お/ご…いたす”三者间的关系,准确地使用好各种形式的自谦语。因此,这种敏感还是需要的,那么自谦语也将出现三类——自谦语I、自谦语II、复合谦语。

5 结论

《敬語の指針》的颁布从官方的角度进一步规范和发展了日语敬语分类。新分类将自谦语进一步细化区分,发展了不同自谦语的归类。自谦语I和II在主要功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需要我们在掌握各自概念的基础上,从“敬”与“礼”的区别、补语敬语与听者敬语的区别、“お/ご…いたす”的双重属性等方面深入理解。同时,从语言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还需要看到自谦语II的郑重语化趋势。缘于“お/ご…いたす”的双重属性,应将其单列为复合谦语,在自谦语的分类上形成自谦语I、自谦语II和复合谦语的格局。

[1]文化厅文化审议会国语分科会.敬語の指針[EB/OL].(2008-02-02)[2016-04-30]. http://www.bunka.go.jp/seisaku/bunkashingikai/kokugo/hokoku/pdf/keigo_tousin.pdf:15.

[2]文化厅文化审议会国语分科会.敬語の指針[EB/OL].http://www.bunka.go.jp/seisaku/bunkashingikai/kokugo/hokoku/pdf/keigo_tousin.pdf:18.

[3]文化厅.敬語(<ことば>シリーズⅠ)[M].东京:大藏省印刷局,1985:27.

[4]菊地康人.敬語再入門[M].东京:善株式会社,1997:3.

[5]文化厅.敬語(<ことば>シリーズⅠ)[M].大藏省印刷局,1985:28.

[6]菊地康人.敬語再入門[M].丸善株式会社1997:71.

责任编辑俞林

Analysis on the usages of self-abasing forms I and II in Japanese as well as the classification

FANKexu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 Arts, Nanto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226010, China)

In A Guidebook for Deferential Forms, deferential forms are classified anew, the greatest alteration is the sub-classification of self-abasing forms into type I and type II.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s of self-abasing forms I and II,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sages from such aspects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spect and politene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mplementary deferential forms and deferential forms for listeners as well as the dual attributes ofお/ご…いたす.In addition, it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self-abasing forms II, solemnization and proposes putting お/ご…いたすin the new classification, compound self-abasing forms.

self-abasing form; usage analysis; classification; compound self-abasing form

2016-04-22

范可旭(1979—),男,山东高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4.018

H 030

A

1671-7880(2016)04-0063-03

猜你喜欢

自谦敬语补语
“鄙人”是用来称呼谁的?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百封情书,演绎不老爱情
东施效颦
浅谈现代汉语补语的辨析
日语敬语习得常见误用分析
“NP V累了NP”动结式的补语趋向解读
汉英补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