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辈子只爱一次

2016-10-31李振华

中国德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陆游四川

我们所熟知的陆游,不仅仅是一个对爱情专一、热爱写诗的人,他最最重要的高贵品质是——爱国。

陆游对国家的爱,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这种狂热,源自于他的父亲:陆宰。1125年11月13日,陆游出生在父亲奉诏入京的淮河舟上,刚出生就赶上了金兵攻打北宋,从此,他的命运也和这国家的命运一样,摇摇欲坠、风雨飘摇。

别人都急着逃跑,他的父亲却一定要赶到京城赴任,他怎么可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弃官逃跑呢?结果不到两年,北宋就灭亡了。北宋人的君主宋钦宗和宋徽宗已经被金兵掳走,而那时,也许在母亲的教导下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陆游不会知道,他会离开这块他仅仅生活了两年的中原大地,留下“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憾。他也不会知道,消灭金国、收复故土,会是他一生都做不完的一场梦。

陆游的父亲在绍兴老家,经常会和朋友们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说着说着就会慷慨激昂起来:谁将挽狂澜于即倒?谁将扶大厦于将倾?非我其谁!小小的陆游总是在旁边静静地听着,父亲无意间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从此,这颗种子慢慢发芽、长大,终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陆游的理想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一直想亲自到战场上杀敌。从北方来的比他小15岁的辛弃疾就曾经上过战场,一看到辛弃疾写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陆游就觉得浑身的热血直往头上冒,他甚至还拜师学习了剑术。“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但是,由于他的狂热,使他错失了良机。当他36岁终于有了接近皇帝机会的时候,由于他的冲动,他不断给宋高宗提建议、给宋孝宗提建议,结果被赶到镇江当副市长去了。多年以后陆游后悔了,他后悔自己太鲁莽,太急躁,太狂热,反而失去了施展抱负、强国富民的好机会。

陆游可没有在任上规规矩矩待着,他最佩服的两个人就是武将岳飞和文臣张浚,岳飞此时已经死去了,可是张浚还在。陆游就给他写信,亲自去找他。张浚抽空接见了这个年已不惑,然而还激动得像个毛头小伙子的人。结果一个军区司令,一个小副市长,竟然越聊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就在张浚准备向皇上请命,把陆游调到四川,帮老部下吴璘练兵备战的时候,由于准备不充分,张浚在符离之战中大败,被撤职回乡。而新上台的投降派宰相汤思退以陆游“结交朋党,鼓吹用兵”之罪,也让他罢职回乡了。

汤思退,瞧这名字!还没进就“思退”了,果然是奴颜婢膝的一个人。他步步退让、丧权辱国,终于被罢官,总疑心皇帝想要他的命,结果自己把自己吓死了。主战派再次登场,张浚此时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张栻入朝为官,他推荐陆游去四川做官。宋孝宗重新启用陆游,让他去四川夔州做通判。

一听说去四川,已经45岁的陆游眼睛发亮,他觉得离他的梦想已经近了一步,他甚至已经想好了方案,到夔州后如何练兵、如何实施他的北伐计划。

他被他狂热而天真的梦想推动着,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儿。为了不在探亲路上费时间,他甚至把他的五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个丫鬟和四个仆人都带上,加上陆游两口子,一家老小十七口,浩浩荡荡前往四川。结果到了四川如何呢?当了两年多通判,就是个闲职,根本没有机会参与战事,陆游那时除了办公就是喝酒,非常苦恼。陆游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做梦。

梦里都忘困晚途,纵横草书论迁都。

不知尽挽银河水,洗得平生习气无?

——《记梦》

没想到机会在一个陆游根本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和他不期而遇了。三年后陆游调到四川宣抚史王炎那里当幕府官员,相当于参谋,宣抚史那可是大官,负责整个四川的军事。当时四川宣抚使的驻地在陕西南郑,陆游这次没有带家属,他怕又一次遭到冷遇,48岁的他,心都有些凉了。结果陆游在南郑度过了他人生最为慷慨激昂、令他热血沸腾的八个月。

王炎果真是治军的一把好手,陆游一到南郑,精神就为之一振。南郑地势险要,王炎在这里修筑了营垒,战士们士气昂扬,一切都井然有序,陆游听到练兵场上的喊杀声,每个毛孔都跟着兴奋起来。作为参谋,陆游不能在营帐里坐着,要亲自到前线去考察、去听取广大军民对北伐的意见。陆游马上脱掉儒冠,身披铁甲,骑着战马,腰悬利剑,踏上崎岖坎坷的山路,往来奔驰于四川陕西之间。路途遥远算什么?风餐露宿算什么?严寒酷暑算什么?我要上马击狂胡!击狂胡!!击狂胡!!!陆游觉得自己每天都热血澎湃,为了能亲自击狂胡,他利用休息时间练习射箭,居然被他练成了双手射。这一绝招在王炎渭南平原大阅兵里获得了将士们的一致赞扬。

陆游此次巡游,他终于来到了以前无数次在梦境中出现的前线战略要塞:大散关、骆谷口、仙人原、金牛驿、定军山……是的,从这里杀出去,就能收复中原。他恨不得立刻换上戎装、穿上铠甲,铁马秋风任我行!投笔从戎、为国效劳的梦啊,马上就要实现。大散关,大散关,哦,他给了陆游多少希望和梦想!可惜,还没有走上战场的陆游,还有把西部边境经营得固若金汤的王炎,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报国梦了。

朝廷忽然把王炎调回去了,怕他拥兵自重、篡夺王位。杀敌报国的机会来了,又迅速地消失了;收复中原的希望出现了,转眼间又破灭了。陆游能怎样?他已经50岁了啊,50岁了!

多年后,陆游无数次地打开地图,泪眼朦胧中,有谁可以理解他“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中一个铮铮男儿的英雄梦?他只能诗魂铸剑,遥望汴京,感慨“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他只能对着镜子流泪,人生短暂,而他却“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他只能接着叹息着做梦,希望能真的上战场厮杀一番,可惜却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不再对朝廷抱有任何希望,来到成都,他整日养花、喝酒、赌钱,“倡楼呼卢掷百万,旗亭买酒价十千”,放浪形骸,自暴自弃。

当他知道官场上的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陆颓放”的时候,他干脆给自己起了个号:放翁。对啊,我就是很颓废,我就是要这样过一生!一个人的心要伤到何种地步才会如此!呜呼!陆游啊放翁!赶紧振作起来吧,你不是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吗?你不是说“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吗?

放翁,其实我们都知道,你放荡不羁的外表下依然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不然为什么你要为你的诗集取名叫《剑南诗稿》呢?不就是为了纪念你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吗?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

那用黄金和白玉镶嵌的宝刀,你是否还有机会在夜间放射你耀眼的光芒,穿透这黑夜里密不透风的窗子,直冲云霄?

1206年,宰相韩侂胄为笼络人心,出兵伐金,八十一岁的陆游已经走不动了,他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写下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他再也没有了“上马击狂胡”的想法,但是他却把他的儿子陆子虞送到了军营。陆游,你不愧是: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结果韩侂胄刚愎自用、指挥失当,南宋大军惨败,朝廷不得不再次屈辱地向金国屈服。懦弱无能的南宋朝廷为了讨好金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韩侂胄头上。韩侂胄被奸臣史弥远引诱到杭州城外的皇家园林玉津园,被士兵乱棍打死,砍下人头,献给金国。

两宋三百年,人民经历过两个最屈辱的日子,第一次是北宋末年金国攻进东京开封,俘虏了两个皇帝和皇亲国戚;第二次就是南宋中叶伐金失败,朝廷砍下丞相的脑袋,双手交给了敌人。

不幸的是,这两个屈辱的日子陆游都经历了。第一个屈辱日子来临的时候,他刚刚两岁;第二个屈辱日子来临的时候,他即将离开这个多灾多难的人世。

他把他的孩子们都叫到了床前,他虽然知道一个人死了万事皆空,可是他唯一的悲哀就是没有看到国家统一。他多么想再到中原看上一眼啊,可是这个愿望只有寄托给他的孩子们了。“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210年,陆游与世长辞,享年85岁。

时光过去了六十九年,1279年3月19日,广东崖山,凄风楚雨,一路长驱直下的蒙古军队把南宋最后一支队伍逼到海边,陆秀夫背负年仅9岁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十万军民,纷纷跳进波涛汹涌的大海。

一曲悲歌,最后绝唱,南宋至此灭亡。十万冤魂在呐喊,历史从此再无大宋军民,陆游的梦想终究没有实现。

有人说,陆秀夫是陆游的后代,有人考证说不是。是与不是,都不重要了。说他是陆游后代的,无非也就是为了证明我们汉人的风骨和血性,为了从心底深处去缅怀——亘古男儿一放翁。

【李振华,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张 丽

猜你喜欢

陆游四川
陆游的经历
First Morning
我在四川科技馆
陆游是个资深“铲屎官”
四川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
除夜雪
对四川新高考中的不等式问题的一点思考オ
初夏绝句
缘字诀·沈园
子遹不是陆游二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