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幼儿在活动中接受岭南文化的滋养

2016-10-31广雅幼儿园岭南本土课程研究课题组

中国德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西关岭南文化岭南

广雅幼儿园岭南本土课程研究课题组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瑰宝之一。对幼儿进行岭南文化的启蒙教育,能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社会认知,使他们成为有民族情怀、有全球意识、能全面发展的合格儿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广州市广雅幼儿园的老师们从实际出发,努力搜集和挖掘、筛选和整理岭南文化中的元素,将其组织成为符合幼儿经验的、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并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幼儿走进岭南本土文化的大殿堂。

一、开展西关场景里的游戏活动

西关是明清时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位于今日荔湾区,其独特的风土人情能很好地体现岭南文化。广雅幼儿园利用西关场景,开发了各种有趣的游戏,游戏中呈现了原汁原味的西关文化元素。如在“饮饮食食去西关”的游戏里,“陶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等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茶楼一应俱全,“特级厨师”热情招呼“小茶客”,自由、自主的孩子们沉浸在可听、可看、可触摸、可探究的真实“茶楼”环境中,茶客自得其乐地“品尝”广州特色美食干蒸、虾饺、艇仔粥、糯米鸡、云吞等,从中领略岭南饮食文化的内涵。

我们还在天台户外场地进行了“游游玩玩遍珠江”活动,孩子们骑竹马、滚铁环、跳大海、捉迷藏、游花船……户外空间既是孩子们锻炼身体的场所,更是他们体验有趣的岭南民间游戏的理想乐园。而多姿多彩的游戏情景让他们在获得身体发展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民间游戏的丰富多彩。

我们在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活动中,发挥幼儿的自主意识,让其灵活地选择活动内容,在“美食街”“平安戏院”“状元坊”“西关民间艺术廊”“西关名胜游”等游戏活动中,充分满足孩子迫切的学习需求,让幼儿在活动中尝试自主生成学习主题,自主选择游戏角色,自主商量活动规则,自主组织游戏活动,自主收集活动材料,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进行心灵手巧的美术创造

美术作为一种视角艺术,是幼儿发现世界、表现对世界的认识的最好方式。而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就是一座璀璨瑰丽的艺术殿堂。孩子们会在观察幼儿园的门、窗、屋檐等环境中发现建筑结构的特点,又欣赏到木雕、砖雕、灰雕、石雕等独具特色的魅力,感受趟拢门、屏风、天丼、满洲窗等散发的浓浓岭南艺术的美。我们在“睇睇逛逛在广州”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做南方玉雕厂的串珠、涂画精美的广彩碟子,等等。在穿针引线绣广绣中,小绣工们全神贯注地“飞针走线”,再现老广州小时候常玩的“穿珠仔”。孩子们用两只胖乎乎的小手,一只捏紧如发丝细的线,另一只挑着碗里五颜六色的塑料珠子,一边想一边穿,神情十分专注。孩子们在“穿珠仔”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把在数学活动中学到的排序运用进去,巩固了课内知识。

老师们因势利导,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各样的创作材料,在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美、用独特的视觉去发现美的同时,用自己雅嫩的双手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孩子们遨游于岭南的艺术世界,发现了广绣的精美绝伦、广彩的颜色鲜艳及民间绘画的奇妙。岭南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给予了幼儿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使他们获得新的审美体验。

三、组织乐而忘返的参观游览

参观游览是幼儿获取信息最生动、最直接的活动。广雅幼儿园的幼儿出生在西关,成长在西关,耳濡目染的西关风情比比皆是。为了让幼儿系统地认识岭南文化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我们进行了“搭搭建建觅岭南”活动。活动中,老师组织幼儿走街串巷寻找西关特色,带幼儿逛上下九步行街,了解热闹的商业情景;漫步西关名胜特色景点,感受美丽的南粤景色;走访西关老人长者、粤剧名伶,体味岭南古朴的民间文化及传统民俗。让幼儿追寻岭南文化的历史,走进陈家祠博物馆,从展馆工作人员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感受岭南文化的瑰丽和璀璨。孩子们经常会被深深地吸引,久久不愿离去,还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和有关人士交流。参观的余兴被带回幼儿园后,便顺理成章地生出各种关于岭南本土文化的主题活动。

实践证明,组织幼儿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岭南本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举办富有情趣的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能集中体现民俗文化特色,岭南民俗传统节日中的每一个节日、风俗,是传承几千年岭南文明历史和民间文化的最好载体。在发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同时,老师们更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层次的节庆活动,让幼儿有更深入的体验。

如在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我们组织了热热闹闹的“一起闹元宵”亲子活动。教师、家长、孩子们一起动手,布置快乐融融的元宵节日环境,营造元宵的热闹氛围,玩着敲锣打鼓、舞狮、采青、闹花灯等传统庆典活动。欢乐的节日氛围吸引着幼儿的热情,更让他们在这过程中感受到了岭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儿童的心灵中生根开花。

在幼儿教育中,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为幼儿“做现代的中国人”打下基础。因而,岭南本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一种传承,更重要的是人格上的塑造以及人文精神的养成。岭南本土文化教育是让孩子“和谐、快乐、自主地发展”,它关注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提倡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社会、孩子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合作能力、交往能力等,而这些个性品质将使幼儿终生受益。

如在岭南童谣的学习中,我们注重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倡议教师和家长在为人处世、言谈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做幼儿的表率。注重对幼儿日常行为的培养,让幼儿轮流担任礼貌小天使,互相督促帮助,最终将礼仪修养内化成自己的需要。在各类感受民间艺术的活动中,培养幼儿虚心、耐心、细心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爱周围人的积极情感。

经过几年岭南本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教师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我们的岭南文化艺术教育成果被社会广泛的认可。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岭南传统文化真正地融入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潜移默化地受到本土文化的滋养与浸润,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心田。

责任编辑/黄蜀红

猜你喜欢

西关岭南文化岭南
“老西关”的新活力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岭南文化融入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西关艺术课程架构刍议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素描西关
新岭南文化引领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