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的应用研究

2016-10-29刘桂云俞海宏

物流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系统码头港口

赵 丹,刘桂云,俞海宏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的应用研究

赵 丹,刘桂云,俞海宏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针对混合式课程教学中存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难以有效结合的问题,以物流管理专业混合式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理念,对建构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进行价值分析,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指出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能有效衔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个环节,实现学生从线上自助式学习到线下体验式学习的高度融合,对当前高校混合式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线上线下;交互教学;混合式

1 引言

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既可以发挥教师设计与搭建交流平台、指引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实践、积极探索与创新的主体地位。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翻转传统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1]。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混合式课程改革存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难以有效结合的问题。大多数教师把现代化网络技术仅仅作为实现线上教学的载体,而并没有将其延伸运用到线下教学中[2]。尽管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混合式课程的线下教学环节中,已经增加了需要学生开展讨论的主题设计,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交互,以至于出现“教师为了讨论而发布讨论主题、学生为了被讨论而展开枯燥无味的讨论”的现象。可以说,目前的线下教学主要还是停留在教师主动“讨论”,学生被动“讨论”的阶段,没有达到混合式教学应有的课堂效果。

实践证明,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程度,深刻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课程满意度,最终影响混合式教学整体效果[3]。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交互是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数混合式课程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创新线下教学模式,开展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交互式教学的探索性实践较少。对于如何有效利用交互载体、交互载体如何辅助线下教学的创新等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还缺乏深入性和针对性。基于此,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为例,分析建构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的价值,并提出“《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作为交互载体如何应用于混合式线下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实现师生从线上到线下进行实时交互的高效课堂。

2 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概述

混合式教学包含两个教学环节,即线上教学环节和线下教学环节。线上教学是指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线上教学资源,供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4]。线下教学即面对面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面对面辅导及深入讲解,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然而,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的简单组合,而需要运用新型教学方式,使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产生优势互补效应。

近年来,借助于现代化网络技术条件,以微课、翻转课堂为主的新型教学方式被广泛接受和运用[5]。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使用打破了单一课堂教学格局,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新知识后,再返回课堂进行知识的应用[6]。微课以视频教学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线上的教与学活动,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的发展需要,也能达到推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教授Robert Talbert,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学生先在课外看教学视频,再到课堂上来与老师进行交流,这种先线上后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达到比传统教学模式更好的教学效果[7]。

先线上教学再线下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并不是说双线平行实施、不需要交集。但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所运用的线上教学平台无法让学生切实感受面对面交流的课堂氛围,大多数学生仅仅是“观看”了教学视频,当返回线下课堂开展应用讨论时,经常出现无法进行知识点的探究及应用实践等问题[8]。另一方面,线下教学所主要借助的QQ群、微信群等网络交互平台虽有信息发布和交流功能,却无法实现微课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功能。因此,要真正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必须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这两个环节进行深度融合。在线上教学基础上逐步展开由上返下、由下及上的双线交替式教学,真正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本质上实现混合[9]。本文所指的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是指借助于双线交互载体,能实现线上交互与线下交互为一体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一方面能提高学生通过微课等线上教学资源实现自助式学习的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教学技能的有效整合,能点燃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深入探究问题的激情,实现线下教学的多向互动和多元互动[10]。

3 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的价值分析

将线上线下两个教学环节融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需要结合混合学习特点,对教学环节进行系统设计[11]。尤其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较高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来说,更需要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12],才能达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目标。

当前,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物流逐渐发展为一种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物流服务新模式[1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引入基于企业真实物流运作过程的交互教学系统,引导学生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设置和运用来探究物流运作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既能帮助学生对微课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又能推进线上线下两个教学渠道的深度融合[14],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效提高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15]。

(1)整合线上教学的知识点。通过线上线下交互系统,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能使微课中已碎片化的知识点得到系统整合和融会贯通,并经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互动,克服微课教学单向传播的局限性,实现在交互式教学中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2)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依托线上线下交互系统,将线上与线下两个教学渠道打通,使教学活动在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中交替展开,能克服线下教学难以有效互动的困难,实现在微课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提升混合式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线上线下交互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设置及应用流程的设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交互探究活动,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混合式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在问题探究中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 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线上线下交互式教学系统,应紧密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及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互模块和流程的设计。下文以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管理》混合式课程为例,介绍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的应用实例。

4.1《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

《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采用虚拟现实、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建模等技术,覆盖天空、陆地、水面和港口(包括码头、堆场、集装箱群、集卡、场桥、岸桥、正面吊、堆高机、船舶)等模块的真实港口仿真运作系统。师生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以模拟数据、指令数据、现场实时数据等不同驱动方式,进行港口运作流程的设计操作(如图1所示)。

图1 交互教学系统的港口运作界面

《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是基于宁波梅山港真实运作,集港口管理理论知识、港口静态布局及动态运作、移动终端交互操作于一体的课堂教学辅助系统。学生能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与交互教学系统进行连接,直接参与到港口的运作管理及运行控制:通过设置参数,完成港口运作计划或改变运作流程;通过选择港口运作中不同岗位角色,进行对码头、堆场等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互动交流平台进行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决策分享等。

《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能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的辅助功能包括:课堂管理、智慧交互、探究求证等。课堂管理功能包括自动考勤签到、互动过程记录、作业收缴及课堂综合评价等;智慧交互功能包括智慧控制、微课知识点整合、实时交互等;探究求证功能包括问题探究、分析求证等。

4.2《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以《集装箱码头》这一章为例,将《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应用于混合式教学的方案设计如下:

(1)微课整合、仿真导入

①自动考勤签到。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入交互教学系统的课堂管理模块,实现自动考勤签到。

②微课知识点整合。然后,要求学生进入智慧交互模块,通过点击集装箱码头的各个功能节点来回答相应题目,将微课教学中涉及的集装箱码头特点、基本要求、功能、布局、主要装卸设备、港口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流程等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达到将微课中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合的目的。

③仿真导入。根据《集装箱码头》课堂教学目标,首先要求学生通过移动终端选择不同的码头装卸设备、堆场装卸设备以及码头堆场水平搬运设备,进行设备资源的重新配置,完成集装箱从码头区域到堆场区域的运作流程,体验微课知识点的应用效果;其次,要求学生结合微课讨论题,思考影响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因素问题。由此导入讨论主题:探讨如何提高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效率。

(2)协同探究、实时交互

①确定角色。要求学生进入智慧交互模块下的“实时交互”子模块,选择码头、堆场、闸口三个板块中的其中一个。每个板块限定人数,以保证小组之间的均衡互动。

②协同探究。按照自主选择,组建探究小组,分别从码头、堆场、闸口三方面中的一个角度,思考如何提高港口作业效率,并要求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概括性观点。

③实时交互。要求各小组将概括性观点发布至“实时交互”中,进行小组之间的分享。各小组在综合其他小组观点的基础上,从码头、堆场、闸口这三个方面,形成梅山港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提升整体方案。

(3)案例比对、互动交流

①案例比对分析。根据各小组递交的梅山港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提升整体方案,结合新加坡港口集装箱码头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比对分析,并找出梅山港集装箱码头运行中可完善之处。

②师生互动交流。根据港口实际情况及客户市场需求,提出可通过码头堆场资源优化配置来提升梅山港口作业效率的解决方案。最后,要求学生就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向教师提问,进行师生互动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③验证有效性。要求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进入交互教学系统的探究求证模块,根据师生互动环节教师的指导和讲解,输入合理的参数并发布指令,来配置码头堆场各资源,从而验证优化配置后的港口作业效率是否得到有效提高。

(4)延伸探究、衔接微课。根据交互系统中记录的学生交流互动情况,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并延伸探究主题:不同的港口用户对港口作业效率的关注点及要求是否相同?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思考,由此过渡衔接到后一堂微课教学内容:港口用户的类型及需求特征。

5 结语

作为混合式教学缺一不可的两个环节,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者只有做到相互依存、优势互补,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合力,使混合式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及线下教学的困难,产生了对线上线下交互载体的需求。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的构建为线下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交互载体,是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模式。通过《港口管理》交互教学系统在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实例,可以看出线上线下交互教学系统能有效衔接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两个环节,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高效运行的混合式课堂,对混合式课程改革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1]杜志强,支少瑞.微课在新媒体时代的“位”与“为”[J].高校教育管理,2015,9(2):96-100.

[2]毛莉,杜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4,(2):103-104.

[3]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4]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4.

[5]Imlawi Jehad,Gregg Dawn,Karimi Jahangir.Student engagement in course-based social networks:The impact of instructor credibility and use of communication[J]. Computers& Education,2015,(88):84-96.

[6]Abdelaziz,H A.From Physical Benchmarks to Mental Benchmarks:A Four Dimensions Dynamic Model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in Electronic and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J].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3,(14):268-281.

[7]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61.

[8]Donnelly R.Harmonizing technology with interaction in blended problem-based learning[J].Computers&Education,2010,54(2):350-359.

[9]Alla L Nazarenko.Blended Learning vs Traditional Learning: What Works?[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M].Moscow: Elsevier Ltd,2015.

[10]Shu-Sheng Liaw,Hsiu-Mei Huang.Perceived satisfaction,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s predictors to self-regulation in e-learning environments[J]. Computers&Education,2013,(60):14-24.

[11]Michel N,Cater J J,Varela O.Active versus passive teaching styles:An Empirical Study of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9,20(4):397-418.

[12]Rakesh Datta,Karuna Dattab,M D.Venkatesh.Evaluation of interactive 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using a classroom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 in India[J].Medical Journal of Armed Forces India,2015,71(3):239-245.

[13]林云,田帅辉.物流云服务-面向供应链的物流服务新模式[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224-228.

[14]Ahmet Gursesa,Seher Demiraya,Çetin Do arb.A Design Practice for Interactive-Direct Teaching Based on Constructivist Learning(IDTBCL):Dissolution and Solution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5(191):44-49.

[15]Gulzhan Abishova,Ardak Bostanova,Abdinabi Isaev,Aknur Erimova,Nurdana Salybekova,Aigerim Serzhanova,Pakizat Adiyevag.Teaching Practice Using Interactive Methods at the Higher Educational Establishments[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43):630-633.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Online-to-offline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ZhaoDan,LiuGuiyun,YuHaihong
(Ningbo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In this paper,in view of the difficulty in integrating the online and offline parts in the hybrid course teaching system,with the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as the example,and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online-offline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we first analyzed the value of the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then in connection with a practical case,proposed the specific solution to implement the onlineto-offline interactive education system in classroom teaching,and at the end,pointed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theonline-to-offlineinteractiveeducationsystem.

online-to-offline;interactiveeducation;hybrid

G434

A

1005-152X(2016)05-0188-04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5.040

2016-04-15

宁波大学教研项目(JYXMXYB201516);宁波大学学科项目(XKL1525);宁波大学基地项目(GHWL1405);宁波大学实验技术研究开发项目(SYJS-201504)

赵丹(1978-),女,浙江宁波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系统码头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淄博市大力推进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应用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港口上的笑脸
前往码头
惠东港口
基于交互式双板教学系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