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暴雨生存指南

2016-10-28汇编多拉

科学之友 2016年16期
关键词:暴雨预警信号

汇编|多拉

夏季暴雨生存指南

汇编|多拉

2016年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出现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洪涝灾害。7月份,包括北京、山西在内的中国部分地区也遭遇特大暴雨的袭击。严重的内涝、惊人的洪水以及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截至7月3日统计,全国已有26省(区、市)1 192县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3 282万人,紧急转移148万人,因灾死亡186人、失踪45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种种惨象,让人惊愕。一时间,人们谈“雨”色变。如何消除威胁、减小和避免损失,被困在暴雨中如何自救脱险——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暴雨来临之前,我们或许可以稍微作些准备。

成因篇

暴雨启示录:知己知彼,躲为上策

北方不是一般比较干燥吗?为什么夏季下起暴雨来会这么变态,风头居然还能把华南大地给盖过去呢?

我们知道,地面上的水汽远比高空中多,但一般情况下这些水汽很难同时升到空中,导致暴雨倾盆。不过,南方有扮演“邮差”的台风,能千里迢迢地把水汽从大洋上带过来,这也是南方暴雨的主要来源;而北方鲜有台风过境,却有另外一样威力更大的武器:冷空气。

暖空气通常是老老实实得待在地面的,但如果有气势汹汹的冷空气杀过来的话,则会被“抬”到高空——因为冷空气比暖空气重。更糟糕的是,空气可以容纳的水量是和温度正相关的——地面的暖空气本来就相对潮湿,被这样抬升降温后,更多的水被“挤”了出来。

这样的冷暖空气遭遇战并不是每次都会带来非常糟糕的天气,但总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出现:强冷空气直接进攻炎热已久的地区,肯定会带来很暴烈的场面。而在冷空气前进过程中,冷暖空气之间并不是垂直的一堵“墙”,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倾斜的面,因此这种复杂的环境会成为微小漩涡的温床。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漩涡只能短暂存在;但在少数情况下,在气流极其强劲的地方,漩涡可以发展成一个个极其强烈的微型气旋——龙卷。美国中部大平原由于地势过于平坦,小漩涡们不容易因摩擦力而消亡,因此是龙卷的重灾区;而我国地势复杂多样,所以龙卷还不至于会成为一个非常令人担心的问题。

或许你会想:如果冷空气直接遇到了台风,情况会如何呢?其实这就是1975年8月在河南发生的特大暴雨的情况:超强台风“尼娜”一路杀入河南省,在那里又遇到了北方来的强冷空气,直接卡在原地不动了,这次交锋使得许多地区一天之内的降雨量甚至超过一年的雨量,直接导致了气象史和水文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我国夏季南方频发暴雨原因何在?

我国南方夏季的降雨与青藏高原有很大关系。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南北约跨10个纬度、东西约跨35个经度,海拔多在5 000米以上,有很多山峰超了7 000米,占据对流层中低部,就像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岛屿。

冬季,当西风带南移控制中国广大地区时,西来气流就像海水,遇到青藏高原后分成南北两个支流。其中南支气流绕过高原南部进入中国内陆,成为一条从印度洋向中国输送水汽的通道,它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雨季的形成原因,我们国家很多气候特点都因此产生。

此外,青藏高原自身也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高原低值系统形成以后,不断东移南下,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原上总是不断地有云团,随着风带的引导往下游传播,高原低值系统东传,和副热带高压带来的暖湿气流形成了强烈对流,也就造成了南方大面积降水。这也是中国南方夏季暴雨的主要原因。

警报篇

暴雨等气象灾害来临前,气象部门会发布一些预警信息,例如“蓝色预警”、“橙色预警”等。大家应该重视这些预警信号,及时根据相应信号的说明来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作出必要的应对。然而预警信号发是发了,可许多人直呼“看不懂”,“预警”效果大打折扣。

这些信号到底有何含义呢?下边就以最浅显的方式,给大家理清一下不同信号的实际含义,希望能在下一次极端天气时,对大家的决策有一点帮助。

如何解读气象预警信号

一般来说,各国各地区的气象预警信号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戒备”信号和“警告”信号,前者要传达的是“狼要来”,后者要传达的是“狼来了”。从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样的系统运作是非常有效的:戒备信号发出的时候,尽管天空看起来还是风平浪静,但人们心里应该清楚:一个小时之后或许就会风雨大作!从而据此调整自己的出行安排,而救灾部门看到这样的信号,也应该处于待命状态;警告信号发出的时候,如非必要,人们应该尽可能留在安全地点直到信号解除,并做好意外发生的准备,而救灾部门也必须高速运转,及时解决出现的灾难。

我国的气象预警系统(未收录所有的信号,比如白色台风信号便不在其中)

近年来,参考这一经验,我国普及了一套相当全面的气象预警信号系统。简单来说是这样运作的:预警方向被划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等11类,每一类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等级,一共有白、蓝、黄、橙、红五种;但不同预警方向等级不一样,很多预警方向只有其中的两种、三种或者四种等级。而且不同地方的信号系统也略有不同,比如广东就没有各种与暴雪有关的预警信号,内陆地区也没有台风预警信号等等,但总体来说是大同小异。

气象预警信号巡礼

我们这里重点考察一下“暴雨”和“雷雨大风”这两个方向的信号,因为它们是夏季暴雨中非常常见的两种信号。不同颜色的信号在以下条件下发出:

蓝色暴雨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有些地区没有这一信号)。

黄色暴雨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橙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红色暴雨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蓝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已达到6-7级,或阵风7-8级并伴有雷电,且可能持续。

黄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达8-9级,或阵风9-10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橙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红色雷雨大风预警信号:2小时内可能受雷雨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或者已经受雷雨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并伴有强雷电,且可能持续。

这些啥意思?我该做啥

在读完上面绕口的定义之后,各位读者或许已经注意到一个细节了:说了半天,哪种属于“狼要来”的信号,哪种属于“狼来了”的信号呢?从字面上来看,似乎任何一种信号都既可以解释成“狼要来”,也可以解释成“狼来了”!如果说不清楚“狼要来”是哪几种信号,直到“狼已经来了”才让市民仓促应对,那还有什么“预警”的效果?因此请看以下规律。

“白色”和“蓝色”就属于“狼要来”的预警信号,没有这两种颜色的预警信号的时候(比如广东,最低一级的暴雨信号就是黄色),那“黄色”就是“狼要来”的信号。

更高级的信号,比如“黄色”(对于最低一级是“蓝色”的地区)、“橙色”和“红色”,一般是在恶劣天气已经影响本地,而且可能持续甚至变得更恶劣的时候发布。

总结起来是非常非常简单的:看到最低一级信号(比如对于北京来说,最低一级的暴雨信号是“蓝色”)发布的时候,必须要谨记恶劣天气在未来12小时(或6小时,取决于最低一级信号的定义)内可能影响本地。由于暴雨云团一般最多提前2~3小时可以比较有把握地在本地的雷达上观察到(如果超过3小时,则云团可能会减弱或改向,气象部门一般不会贸然为此发布预警信号),因此一定不能有“时间还多得很”的想法,要当作只有1~2小时富余时间一样小心打算。应该谨慎考虑远足、郊游或者去地势低洼地区的计划,随时关注天空的变化,切不可因为当时天气晴好就掉以轻心,除非气象部门晚些时候取消了预警信号。在恶劣天气中,如果看到更高一级的预警信号发布,应该根据相应信号的说明做出应对。

用于大气探测的气象雷达

大气是复杂的混沌系统,天气预报有其客观存在的技术难点,以目前的技术,国家投入力量再大,也不可能做到100%准确,预警信号出错并不少见,但大多时候还是准确的。

自己在家如何预知雨情?我们的武器:气象雷达

首先,我们先要对雨是怎么下的有一个简单的理解。我们借助一个比喻——大家大概知道城市里的洒水车吧?它们都是在某个地方上好水,然后出来一边唱歌一边兜圈子,把水洒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其实雨带和洒水车也有许多近似之处:它们也是在移动的,是从别的地方移过来的,直接在本地生成雨带的情况相对来说要少些——当然,如果你正好碰到一台车子走到你旁边的时候就开始喷水,那只能算你倒霉;但一般情况来说,如果我们跳到空中去看,就会发现雨带经常如同洒水车一样,是从一处走到另一处的。因为一座城市往往很大,洒水车总不可能每个角落都去到,所以经常会出现某些地方下雨某些地方不下雨的情况;所以当你打算抱怨“气象局又瞎扯”的时候,不妨先打电话问问各路朋友,他所在的城区下雨了没。

既然“洒水车”是移动的,那我们可以产生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果有个什么探测装置,专门探测四周“洒水车”们的动向,留意它们的行走路线,那不就行了嘛——没错,这种东西就叫“气象雷达”,一种专门探测附近下雨情况的装置。就是一张地图,观察上面移动的雨带,估计它们是否、何时能经过本地。

自救篇

夏季暴雨频发,我们在学会防范的同时,真碰上暴雨,还要学会自救。

假如你是行人,碰上暴雨天气时怎么办?

穿胶底鞋出行

出门前应注意携带雨衣、雨披等,选择胶底鞋或者摩擦力较好的鞋。

找合适地方避雨

暴雨欲来时,找一个牢固、地势较高的建筑物避雨,不可在江边、水边及树下停留。

向亲朋告知自己位置

如果暴雨已经开始,尽可能联络家人朋友,告知具体位置。但不可在打雷闪电时打手机。

不贸然涉水前行

连续降雨致路面积水,泥沙、垃圾等障碍物易被冲到水下,但人眼很难看清楚;远离大理石等湿滑地面,如果必须通过,可“内八字”慢行。

留意周围电线

注意电线落地,如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者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

远离不牢固围墙

应避开桥下(尤其是下式立交桥)、涵洞等低洼地区;远离户外广告牌、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也不要站在不牢固的临时建筑物旁。

趟水回家会造成健康隐患吗?

暴雨中很多人不得不趟水回家,这种情况容易带来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的感染。一般短时间的泡水常见的问题是细菌从脚的小破口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在疫水区域的话还有可能感染寄生虫(如大名鼎鼎的血吸虫)。所以碰到大雨天,脚完全湿掉的话,回去一定要马上把脚洗干净,然后擦干,检查有没有小的伤口,如果有伤口的话要做消毒处理。保持干燥,尽量减少出门泡脚的机会。对糖尿病人来说尤其要注意不能用太烫的水洗脚,用普通自来水冲洗干净就好啦。

如果你是摩托车、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的车主,应该怎么办?

1.碰到暴雨天,尽量将车辆妥善存放,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2.开始下暴雨时,如果还在行驶中,那么请降低车速,并打开紧急灯。

3.切勿盲目驶进积水的路面,万不得已必须通过时,请观察前面车辆的通行情况,积水超过半个车轮就不能强过。

如果你是汽车车主,汽车落水,应该如何逃生?

首先当然是“解开安全带,解锁车门安全锁”,安定情绪,进行深呼吸。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立即完全打开车窗(特别是电动车窗,电动车窗落水后不会立即无法打开,但也要尽快)。因为车辆入水后,水会快速涌进车内,这个时候水压非常大,所以实际上车内的人是很难打开车门逃生的。只有当车内充满了水,车门两侧压力相等时,才有可能打开门。如果不打开车窗,水流进车内的速度较慢,车内的人会很容易溺水。

车窗加压实验显示,在汽车沉入水中时,无论是电动车窗还是手动车窗,只要车内还有空隙,就无法打开。当然,如果没有及时开窗,也可以通过一些专用工具,比如用破窗锤来击碎车窗玻璃,让水尽快进入车内,增加逃生机会。但经测试,猛踢、手握钥匙、用手机砸等其他方式无法打破玻璃。

总结:要有耐心,只要坐在车内,放轻松,就能保存体力并能憋气很久。等车内外的压力终于均等后,你就有力气逃生。到时你一定能够游出来。千万别坐在车内拼命挣扎,那样一定会溺死。

暴雨被困如何自救?

核心方法基本上就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有多高爬多高就是了(一定要找安全稳固的物体),房顶啊,大树啊这种地方还是比较靠谱的。另外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要随便用游泳或者木筏的方式逃生,因为人一旦被洪水冲走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你看着觉得岸很近,但是在激流的冲击下,想游到岸边会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仓促能扎成木排木筏什么的,它们的稳定和牢固方面肯定会有隐患,加上恐怕大多数人没操过船,水流急很可能给冲翻,到时候更危险。

其他需要注意的无非就是搜索一切能用得上的东西,特别是食物什么的,安静保持体力,等待救援。保护自己,等装备齐全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来救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猜你喜欢

暴雨预警信号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完形填空二则
暴雨突袭
暴雨袭击
信号
猛兽的委屈
预警个啥
高处信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