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2岁儿童课外阅读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6-10-27胡亚玲

图书馆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图书馆小学生

胡亚玲

(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长沙 410005)

·实证研究·

3~12岁儿童课外阅读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胡亚玲

(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长沙410005)

儿童课外阅读状况可以从时间、空间、渠道、态度、目的、范围与内容等方面反映出来。儿童课外阅读态度对其课外阅读的强度、品质与效果等有着重要影响,而儿童课外阅读目的则与阅读范围和内容有着直接联系。目前儿童课外阅读目的趋于功利,阅读范围较为狭窄,其根本原因源于家长的干预。要改变这种趋于功利化、狭窄化现状的策略主要在于激发儿童的内因,着眼于提高其综合素养,促进其自我全面发展。

儿童阅读课外阅读阅读目的阅读范围

〔引用本文格式〕胡亚玲.3~12岁儿童课外阅读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2016(10):63-68

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1课外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阅读是儿童获得知识、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儿童课外阅读是儿童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在其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的阅读活动而言,儿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具有更大的自主空间。总体来看,儿童课外阅读活动不仅能极大地开拓儿童的视野,扩展儿童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儿童对阅读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提高其思维想象以及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增进亲子之间、同伴之间的感情,增强其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从而促进儿童更充分的、基于终身的个体发展。

课外阅读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儿童包括幼儿园和小学在校学生,他们处于认知起步、习惯养成、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课外阅读所产生的影响与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了解幼儿园在园幼儿和小学阶段在读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从而寻求改进策略,对支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与终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对课外阅读已有的研究

正是因为课外阅读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作用与现实意义,所以儿童课外阅读历来受到政府、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受到家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国不乏对儿童课外阅读的研究,研究者们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与相关经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儿童阅读现状开展综合调查分析[1],尤其是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研究与分析[2],有人甚至分析并撰写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比较分析的文献述评[3];其次,对儿童阅读环境进行研究,包括对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研究[4];再次,对儿童课外阅读的动机开展研究[5];第四,从经典、英语、区域特色文化等层面对儿童课外阅读的内容开展调查与分析[6];第五,对儿童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与增效策略进行研究[7],主要包括如何增强儿童课外阅读意识、培养儿童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儿童阅读能力等[8,9],以及建立推动儿童课外阅读热情的有效机制,充分开发与利用儿童课外阅读的渠道与资源等[10]。此外,还不乏从公共图书馆如何提供服务的角度对儿童课外阅读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提出推广儿童课外阅读的种种策略[11],其中不乏富于启发的建言,如:建设特色文献资源库[12],开展学校与公共图书馆合作的“阅读起步”研究[13],以纵向的阅读推广流程为经、以各环节要素为纬而构建具有系统性的儿童阅读推广模式[14],建设基于全民阅读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15]。这些研究成果与经验,对正确引导儿童课外阅读的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3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人们对儿童课外阅读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尚欠缺对影响儿童课外阅读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文章正是在总结、借鉴人们已有研究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长沙市3~12岁儿童课外阅读现状,包括阅读的时间、空间、渠道、态度、目的、范围与内容等方面,着重对阅读目的和范围进行考察,并进一步进行归因分析,提出寻求激发儿童的内因、着眼于提高儿童综合素养、促进儿童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主要策略。

2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

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与统计,并结合个别访谈,来了解当前幼儿园在园幼儿和小学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

2.1调查时间

2016年1月至3月。

2.2调查对象

湖南省长沙市城区幼儿园、小学在读学生。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7份,即共计采集到377人的有效信息,其中幼儿园在读幼儿186人,在读小学生191人。调查对象详细来源与相关数据(参见表1)显示,调查对象的性别人数比例为1:1.04,年龄段(即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人数比例为1:1.03,百分比差值均小于0.05,较为均衡。从学校和家庭来源看,来源于普通校和一般家庭的调查对象要多于来源于优质校和优越家庭的调查对象,基本符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

表1 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问卷调查对象统计单位:人

2.3调查方式

研究人员到幼儿园、小学和湖南省少儿图书馆等场所,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随机个别采访。采访所获取的信息主要用于对调查问卷的修订与补充。调查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尽量独立填写,填写有困难者则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2.4调查结果与分析

2.4.1儿童课外阅读的时间与地点分布

表2所示是幼儿园和小学儿童课外阅读时间与地点分布。

首先,儿童课外阅读的时间从总体来看按照多到少依次为:周末、每天晚上、节假日、每天课间休息时、每天早上。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共同点是:周末多,每天早上少。二者有所不同的是:幼儿在课间看书很少,在节假日看书的比较少;小学生在课间看书的和在节假日看书的都相对比较多。通过个别访谈得知,儿童总体的课外阅读时间量偏少,节假日课外阅读不多,去图书馆看书的比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要写作业”,这说明当前儿童的学校学习任务偏重,儿童没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看课外书。

其次,儿童平常看课外书的地点从总体来看按照多到少依次为:主要在自己家、主要在图书馆、主要在学校或幼儿园、主要在朋友或同学家。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地点的共同点是:在自己家看书的很多,在公共图书馆和幼儿园、学校看书的很少,在朋友或同学家看书的则非常少。二者有所不同的是:幼儿在公共图书馆看书的比在幼儿园看书的要少;而小学生在公共图书馆看书的比在学校看书的要多。根据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到公共图书馆看书的幼儿和小学生人数比例仅占18%,说明公共图书馆尚未发挥其作为儿童课外阅读主阵地的功能作用。如何改善公共图书馆的布局,适度扩大其规模或增加其数量,改进其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儿童课外阅读的需要,是当前应着重思考与解决的课题。

表2 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与地点分布N=377

2.4.2儿童课外阅读的图书来源

从表3可以看出,儿童课外阅读的主要途径即其阅读图书的主要来源是自己家庭购买,其中完全由家长购买的占43%,以家庭购买为主的占37%,两项合计达到80%,只有20%的儿童课外阅读以外借图书为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外借图书功能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其提供公共图书资源的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3 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途径统计N=377

2.4.3儿童课外阅读的自我态度与分享

从表4所示即从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及分享情况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关于儿童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即自我态度,75%的儿童是主动的,只有18%的儿童是父母或老师有了要求才看;关于儿童课外阅读的交流与分享情况,35%的儿童会与他人交流、分享,有18%的儿童只是自己看,不予他们沟通、交流和分享。显然,无论是幼儿园的幼儿,还是小学生,大多数儿童的课外阅读具有很好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但与人交流、分享的比例偏低,因此,我们要探讨如何创造条件,以促进儿童之间的课外阅读交流,这成为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表4 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及分享情况统计N=377

2.4.4儿童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及其原因

从表5可以看出,儿童认为课外阅读很有用的人数比例达到82%,而认为没有什么用的人数比例不足2%,说明课外阅读的作用得到了大多数儿童的认可,这为推广儿童课外阅读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5 幼儿和小学生对课外阅读作用的认识统计N=377

从表6可以看出,幼儿和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有作用的原因基本上是一致的,有如下四个方面:其一,能学到知识,对学习有帮助;其二,能提高多种能力;其三,有益于生活;其四,能获得快乐。他们认为课外阅读有一点作用的原因也是一致的,其主要原因为:其一,能学到知识、长见识;其二,能感到快乐;其三,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幼儿和小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作用的原因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幼儿主要是看不懂,这与幼儿的认知水平与能力有关;而小学生主要是因为不喜欢,这主要源于对待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态度。需要明确的是,认为课外阅读没有什么用的人数比例不足2%,因此看不懂、不喜欢等原因只是个别现象。从大多数儿童的认识来看,他们能把课外阅读与人的发展联系起来,但不乏对写作业有帮助、对考试有利、能提高作文水平等功利化词汇,这说明被调查者的观点带有很明显的功利倾向。

2.4.5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构成

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课外阅读内容是指图书的类别,根据被调查对象的喜欢程度对列举的书目归类计分,按照喜欢程度由强到弱分别对应分值为4分、3分、2分、1分。而所列举的图书主要集中在文学、科学以及生活等范畴,因而确定分为4类,包括A文学类、B科学类、C生活类、D其他。

表7 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图书类别统计

从表7可以看出,幼儿和小学生最喜欢的是文学类图书,其次是科技类图书,再次是生活类图书,文学类图书的权重达到52.5%。数据还显示,同龄段儿童之间比较,女生喜欢文学类图书的多,男生喜欢科学类图书的多。

另外,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儿童年龄越小,喜欢阅读的图书越分散、越广泛;年龄越大,越集中。其原因为,年龄越小,家长要求并帮助儿童选择书、购买书越多,家长对儿童课外阅读的引导与干预程度越强,儿童的依赖性也越大;而儿童年龄越大,其兴趣、爱好相对更为明显和确定,儿童自主购书、自主阅读的程度逐渐增大,家长的干预减弱,所以其阅读书目、内容等也逐渐变得范围狭小、内容相对集中。

3 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因素

根据调查儿童课外阅读状况所获取的以上信息,笔者可以厘清目前影响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因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1支持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因

通过儿童对喜欢课外阅读的原因的自我描述,可以归纳出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自我原因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基于有用,其二是源于兴趣。其中,儿童对喜欢阅读是“基于有用”的自我描述与前文整理、分析出的儿童对课外阅读作用认识的原因(82%的儿童认为课外阅读很有用)完全一致。

表8 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自我原因

3.2支持幼儿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外因

研究通过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显示,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因素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的影响。家庭因素主要在于儿童父母的态度与支持度,学校因素主要源于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其中,父母的态度与支持度是影响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因素。如表9所示,本研究通过对377名儿童的调查得出,其父母均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比例为89.4%,父母都不支持的比例为2.4%。

表9 父母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数据统计N=377

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整理出了源于儿童父母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详见表10。首先,父母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原因,虽然也有培养品质、引导做人、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增进交流、丰富生活、培养亲子感情等,但绝大多数明确提出,就是想要多学知识,开发智力,这显然是十分功利化的态度。其次,父母不支持的比例虽然很低,其原因除了影响视力、浪费钱等极少表述之外,相对较多的便是“会影响学校的学习”,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家长寄托在孩子身上的功利思想。

表10 父母支持儿童课外阅读的程度与原因

综上所述,目前儿童课外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阅读的范围较为狭窄,从其影响因素分析,其根本原因源于家长的干预,即在于家长不断地引导、强调“要有用”,而是否“有用”主要取决于家长的自我主观判断。

4 关于儿童课外阅读的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3~12岁儿童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并对儿童阅读时间、空间、渠道、态度、目的、内容以及支持的内因与外因等层面的分析,本着改善儿童课外阅读状况、促进儿童阅读活动更好地开展的目的,笔者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4.1正确引导,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

研究发现,儿童关于课外阅读的表述大多数集中在“多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这显然是为读书而读书、为分数而学习。仔细分析,孩子的这种表述主要源于父母和学校教师的“功利”引导与影响,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要求儿童“考出好成绩”的结果。因此,弘扬真、善、美,引导、培养儿童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淡化“学而优则仕”,不追逐“功利”,真正激发儿童内在的兴趣与激情,推动儿童课外阅读活动健康发展,进而健全儿童人格、充分实现儿童的个体发展,是家庭、学校以及与公共图书馆在内的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与努力实践的重大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已然成为我国的时代最强音,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家庭、学校、社区等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儿童课外阅读事业的发展。

4.2适度干预,培养儿童广泛的兴趣

研究发现,儿童的阅读范围总体上比较狭隘。相对而言,幼儿园的幼儿比小学的在校学生阅读书目要丰富一些,阅读面要广泛一些,这说明儿童的阅读范围及其内容与家长、老师的要求、干预等有着直接的联系。儿童尚处于未定型的发展阶段,儿童课外阅读需要广泛的接触,需要儿童亲身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拓儿童视野,培养儿童的兴趣,发现儿童的发展点。因此,家长以及学校的教师应加强引导,增进交流,减弱对儿童的干预与控制,实现儿童自主,给儿童更多的亲身体验、发现自我的机会。

儿童生活在现实世界之中,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生活在各种环境影响与条件制约之中,儿童生活的内容当然不仅仅限于课外阅读,但课外阅读是让儿童了解社会、实现交流、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渠道,因此儿童课外阅读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场所,要高度关注儿童的课外阅读活动,要与儿童、家长、教师等协作起来,加强沟通与交流,互动开放,让儿童有更多机会走出家门、走出学校、融入社会,让儿童从“孤独”和“空想”中走出来,把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儿童喜欢的、经常欢聚的、广泛讨论、交流与分享的课外阅读活动场所。

4.3助力减负,多给儿童课外阅读的时空

研究获得的信息与数据显示,目前儿童尤其是小学生的学校学习任务并未真正减少,不少儿童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培训机构等另外布置的学习任务,因此儿童的娱乐、交往以及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压、被强占,儿童没有时间看课外书。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需要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改革社会的评价体制做起,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少儿图书馆应该主动助力教育机构给学生“减负”。课外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可以发挥教育的功能作用,培养儿童的学习品质与综合素养,发展儿童的交往意识与综合能力,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目前,到公共图书馆看书的幼儿和小学生人数比例小,公共图书馆外借图书功能发挥有限,究其根源,一方面源于学校和家庭,另一方面与公共图书馆的自身建设也有着一定的关系。如何完善公共图书馆的布局,扩展其服务容量与能力,改进其服务品质,更好地满足儿童课外阅读的需要成为图书馆面临的课题。近几年来,为丰富教育资源,国家固然加大了对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并且相应地关注到少儿阅读的重要性,在图书馆图书设置中加入更多的少儿书籍,提供更多的少儿教育资源,鼓励少儿在学校教育之外在图书馆中寻找更多优质课外图书资料[16]。但作为儿童课外阅读活动的主要行动主体,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少儿图书馆更应建立起长期的、常态化的探索与实践机制,多给儿童创造出课外阅读的时间、空间与机会,为儿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稿时间:2016年6月)

1.余敏.儿童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8):234

2.杨香明.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探讨[J].华夏教师,2015(12):63-64

3.侯瑷珲.关于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比较分析的文献述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6):82-83

4.邓小昭,张敏,刘灿.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5):52-57

5.欧继花,李科生,罗紫初.阅读动机的研究进展[J].图书馆,2015(12):40-49

6.李淑琴.论区域特色文化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选择倾向的影响——以丰都县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8-20

7.冯淳玲.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的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5):49-50

8.聂晶.论公共图书馆对少儿阅读意识的培养[J].新世纪图书馆,2013(1):9-12

9.张志兰.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2):95

10.陈凤.观照童心 为儿童课外阅读增效——童化阅读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1(36):29-31

11.周艳丽.公共图书馆与儿童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出版广角,2015(Z1):148-149

12.李秋枝.多元化视角下公共图书馆少儿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6(1):49-51

13.张毅红,陈彦旭,顾丹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之馆校合作研究——基于小学低年级的“阅读起步”策略[J].图书馆研究,2016(1):71-75

14.陆晓红.我国公共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15.娜红,张小忠.基于全民阅读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 2015(32):104-106

16.马婧.浅谈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J].大众文艺,2014(15):229-230

An Analysis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of 3 ~ 12 Years Old Children

Hu Yaling
( Hunan Provincial Children Library )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time, space, channels, attitude, purpose, scope and content reflects the status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 Attitud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intensity, quality and effect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d its purpose has direct link with scope and content. The purpose of children’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end to be utilitarian and the reading range is relatively narrow thatits basic reason is the result of parents intervention.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tend and narrow reading range. The strategy is to inspire children’s internal cause,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yself.

Children’s readingExtracurricular readingReading purposeReading scope

G613

胡亚玲,女,湖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图书馆小学生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图书馆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去图书馆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