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对策

2016-10-27李军朋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永久性起搏器

李军朋

•论著•

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并发症分析及预防对策

李军朋1

目的探究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永久性起搏器后并发症情况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慢性心率失常患者共81例(对照组),随后选取同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1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原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观察组采用预防对策。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48例(59.3%)发生并发症,观察组为12例(1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有助于降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值得参考使用。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预防对策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通过埋植于体内的起搏器发送脉冲电流,刺激心肌收缩,最大程度的模拟正常心脏起搏点活动,是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最后的救命稻草[1,2]。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较复杂,胸腔暴露时间长,易引起并发症[3],应高度重视[4]。本研究总结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策略,用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植入手术的患者中,评价效果,取得初步进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和分组选取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共81例(对照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7.1±9.7)岁。所有入选者均符合ACC/AHA以及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指南中的Ⅰ和Ⅱ类适应证,符合手术指征。随后选取同一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1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66.8±8.8)岁。

1.2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锁骨静脉穿刺植入电极导线,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右心室电极固定于右心室心尖部位,左心室电极经冠状静脉窦固定于大静脉。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于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随访,随访内容: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起搏器相关并发症、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及囊袋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植入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按照对照组分析得到的相关预防对策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情况。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对策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8例,其中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18例,起搏器相关并发症8例,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11例,囊袋相关并发症11例(表1)。分析相关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拟使用一系列对策进行预防。

对于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关键在于规范和简化手术操作。目前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电极导管是临床上的常用技术,但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误穿刺锁骨下动脉或气胸等,规范手术过程以及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标准处理操作规范尤为重要。术前至少有2名以上手术人员共同讨论最佳穿刺点和穿刺方向;穿刺时负压进针,当出现穿刺后回血且血液为鲜红色时,提示进入锁骨下动脉,应立即推针,必要时需外科辅助处理;对于发生小量气胸或血胸时,应严密观察,不做特殊处理,大量气胸或血胸需外科医生协助减压引流。冠状静脉窦口夹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患者心脏扩大导致冠状窦口位置改变,用造影管反复查找冠状窦口导致的血管损伤。因此在手术中需要尽可能柔和的操作,避免血管损伤。

而引流条断裂,心房、心室电极接反及冠状静脉造影时注入气泡都是由于手术操作不规范所致。对于起搏器依赖的非心房纤颤患者单腔起搏器可更换为房室顺序起搏器;而对于非心房纤颤患者,需要调整起搏器的频率达到患者可耐受的最佳起搏效果。感知障碍往往是由于个体差异,肌电干扰或误感知了T波造成的,需要通过程序控制起搏器的灵敏度后解决相关问题。本研究中1例患者出现电池提前耗竭,经检查为患者心室电极阻抗远高于正常范围,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到位,术后检查不仔细,重新植入电极,更换起搏器后恢复正常。

电极脱位是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原因为患者长期心脏功能异常导致的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术中电极导线张力不当、术后剧烈活动或体位变化,需要术者在手术中充分考虑导线张力的重要性,同时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教育,避免不正确的活动和体位。

囊袋感染或血肿与患者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及术中止血不彻底有关,需严格规范操作,且患者需在起搏器植入手术前1周停用抗凝药物,术中严格止血,对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后考虑给予预防用抗生素。

2.2实施预防对策后观察组植入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观察组71例,在充分实施预防对策后,共发生12例并发症。其中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5例,起搏器相关并发症2例,电极导线相关并发症4例,囊袋相关并发症1例。

2.3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发生并发症48例(59.3%),观察组为12例(1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改善严重慢性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生活质量,是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5]。虽然目前起搏器植入手术配套的诊疗护理程序较为完整,但临床上仍然出现了一些并发症[6,7]。起搏器植入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和植入手术三个方面构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引起不同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8,9]。起搏器常见的并发症有:电极脱位、囊袋血肿或感染、气胸以及起搏综合征等。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相差较多,但总体的类型高度一致[10]。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表1 对照组各类并发症详细情况

表2 实施预防对策后观察组并发症详细情况

表3 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本研究总结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详细情况,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策略。知悉各种原因可导致的并发症,同时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避免不良体位和剧烈活动,减少由剧烈活动导致的电极脱位或电极导线张力不当。对于年龄较大且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考虑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治疗,防止出现囊袋感染。对于长期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手术前5~7 d停用,避免囊袋血肿。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手术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大幅减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总体手术费用。

[1]冯艮娇,罗思妮,杨满青.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2,18(06):632-3.

[2] 杜杰.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0,05(35):208-9.

[3]李萍,江时森,张华,等.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原因分析[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24(03):278-82.

[4]余婷婷,秦小君,郑文庆.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近期并发症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 27(16):1530-1.

[5]王芳,任建华.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 医学信息,2012, 25(1):223.

[6]林运,刘欣,孟康,等. 693例永久起搏器置入相关并发症及预防措施[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02-3.

[7]王娴,郑剑峰,毛海云,等. 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防治[J]. 中国医学创新, 2011,08(4):11-3.

[8]陈世蓉,陈勇,赵超美.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分析及防治措施[J]. 西部医学,2013,25(3):375-7.

[9]沈芸. 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06):493-4.

[10]李蓉.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预防[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7):1158-9.

本文编辑:姚雪莉

The complica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arrhythmia


LI Jun-peng.Cardiology Department, The nuclear industry 215 hospital of Shaanxi province,Xianyang, Shaanxi, 712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mplication and prevention strategies of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rrhythmia. Methods 81 patients with chronic arrhythmia received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of the nuclear industry 215 hospital of Shaanxi province from Jan. 2010 to Dec. 2012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71 patients with chronic arrhythmia received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of same hospital from Jan. 2013 to Dec. 2014 were enrolled as observer group. Causes of complications in control group were analyzed, and then prevention strategies were formulated and used in observer group.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observer group (48 vs. 12; 59.3% vs. 16.9%, P<0.05). Conclusion Preventive strategi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Permanent pacemaker Implantation; Complications; Preventive strategy

R318.11

A

1674-4055(2016)08-1001-03

1712000咸阳,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心血管内科

10.3969/j.issn.1674-4055.2016.08.35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永久性起搏器
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患者应用个性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心跳可“发电”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乐观的解释风格让孩子远离悲观
70年期满自动续期后的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