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分层团队护理管理的质量评价

2016-10-27廖敏吴金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职称分层护士

廖敏,吴金玉

•论著•

应用分层团队护理管理的质量评价

廖敏1,吴金玉1

目的分析应用分层团队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100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护士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实施分层团队护理管理,即将护理岗位分为4个层次,实行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四层立体管理框架,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3个月以后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平均年龄(28.1±0.4)岁,平均护龄(3.9±1.6)年,文化程度:大专13名,本科37名,职称:护士12名,护师35名,主管护师3名。对照组平均年龄(28.0±0.4)岁,平均护龄(4.1±1.4)年,文化程度:大专12名,本科38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35名,主管护师2名,两组年龄、护龄、文化程度和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以后护理质量、临床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临床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处置病人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使护士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分层团队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务人员积极性的调动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1-3]。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产生提供了好的经验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卫生部组织修订了《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并于2009年7月1日作为正式的文件于全国范围内施行[4]。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分层团队护理模式的护理质量,今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工作的100名护士进行分组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分组本研究100名护士均在武汉市中医医院工作3年以上,平均护龄(4.0±1.5)年,年龄25~35岁,平均(28.0±0.5)岁。文化程度:大专25名,本科75名;职称:护士25名,护师70名,主管护士5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护士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实施分层团队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

1.2研究方法试验组实施分层团队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即由护士长领导的各个护士仅两个层次的护理管理,主要以护士长为主导。试验组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根据科室情况具体分析制定适合本科室的完整详细的分层管理模式方案,以此为据,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分层管理模式。然后根据住院患者数量确定责任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领导四或五名责任护士成为一组,实行分层管理。对于患者相关病情的教育普及工作交由责任护士以及其所带领的下级护士负责,并保证护理质量。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卫生宣教,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根据护士层次高低,合理分配绩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同时领导本组护士及时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①量化考评:以湖北省下达的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为基础,结合本科室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对本科室所有护士的护理质量,护理操作,以及理论知识进行考核,采取百分制。②不良事件:对每位护士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患者纠纷情况,研究结束后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及比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或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其中试验组平均护龄(3.9±1.6)年,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8.1±0.4)岁。文化程度:大专13名,本科37名。职称:护士12名,护师35名,主管护师3名。对照组平均护龄(4.1± 1.4)年,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28.0±0.4)岁。文化程度:大专12名,本科38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35名,主管护师2名。两组平均年龄、护龄、文化程度构成、职称无差异(P<0.05)(表1)。

2.2两组护士护理水平和不良事件比较3个月后试验组护士护理质量、护理操作、理论知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2)。

3 讨论

我国护理知识教育、护理队伍的建设、护理管理的更新、护理模式的改变均发生了很大变化,护士分层管理是作为管理护士岗位的重要一环,要求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5,6]。

新型管理模式护士分层管理,是一种建立起梯队样的自上而下的一种管理模式,需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及本科室的情况进行,统计科室护士的工作技能,理论知识,职称学历等,以此作为依据分析综合,进而对科室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就是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通常可以将护理岗位分为四个层次,实行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四层立体管理框架[7]。作为组长的高级责任护士,必须对本组所有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负责,根据科室情况划分患者数量,每日需要参与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整合所获信息,合理分配给护士不同的任务与要求,保证每名患者都能得到合理合规,高效高质的护理服务,正如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说过,根据人的能力层次,推进分层次组织管理,可以创造出更多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产出增长的本质原因是劳动工具与劳动者能力相匹配,

表1 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

表2 两组护士护理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比较(

x±s)只有管理对象与管理手段相适应时,才能最大发挥人的生产能力[8]。

本研究表明,实行分层护理管理3个月后,在对于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临床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临床理论知识考核结果、处置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分层使用后,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得到了真正体现。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使用,其实就是一个团队在对护理任务进行处理,使团队中每一个护士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能够得到极大提高;护士分层使用体现了不同层次护士的价值,带来一种紧迫感,高质高效的要求,不断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动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进而完成护理任务的同时,使得个人得到升华,以适应现今社会对医疗行业的要求和发展[9,10]。

本次护理研究虽然对护理进行分层,但仍是从管理的需要出发,对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能力审核并分层,但对于如何提升护士的能力和提高护士主动参与度方面所做的研究和实践还较少,需后期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团队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护理质量,使护士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操作和护理理论,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对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1] 廖全全,邹红梅,王从华,等.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1-4.

[2] 王东禹,李佳慧,姜楠. 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与护理管理质量之问的关系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66-7.

[3] 甘泉. 护士分层管理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讨[J]. 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4):478.

[4] 陈娅莉,盛芝仁,徐海燕,等. 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应用体会[J]. 护理与康复,2012,11(3):270-1.

[5] 陈冬萍,盛芝仁,周红娣,等. 护士分层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探讨[J]. 护理与康复,2013,12(5):483-6.

[6] 陶红,胡静超,王琳,等. 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的研制[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30(11):1292-6.

[7] 鲁杰. 观察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13,24(1):197.

[8] 应文娟,陈书盈,谢金莲,等.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09,16(6):39-40.

[9] 周素良,马迪迪,李伟芬,等. 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 现代临床护理,2010,34(5):67-9.

[10] 林海红.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8.

本文编辑:阮燕萍

Review on quality of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LIAO Min*, WU Jin-yu.*Operating Room, ChineseMedicine Hospital of Wuhan City, Wuhan 430014, China.

LIAO Min, E-mail: 2921239228@qq.com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on nursing quality. MethodsThe nurses (n=100) were chosen from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Wuhan City from Jun. 2011 to Jun. 2013, and divided, according to random digital table,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n=50).The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in test group, and nursing posts were divided into 4-layer stereo-management framework: nursing group leader, senior duty nurses, junior duty nurse and assistant nurse. The traditional nursing management was implemented in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operation,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after 3 m.ResultsThe average age was (28.1±0.4) and average working time, (3.9±1.6) y, and there were 13 nurses with college degrees and 37 with university degrees, and there were 12 with professional titles of nurse, 35 with that of senior nurse and 3 with that of chief nurse in test group.The average age was (28.0±0.4) and average working time, (4.1±1.4) y, and there were 12 nurses with college degrees and 38 with university degrees, and there were 13 with professional titles of nurse, 35 with that of senior nurse and 2 with that of chief nur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in age, working time,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titl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2 groups (P>0.05).After 3 m, the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operation leve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clinic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superior in test group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promote nurses to master basic nursing operation and nursing theor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hich is worth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Layered-team nursing management; Adverse events; Nursing quality

R47

A

1674-4055(2016)08-0925-03

武汉市科学技术项目(WK20122013)

专利项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4 2 0311876.3)

430014武汉,武汉市中医医院手术室

廖敏,E-mail:2921239228@qq.com

10.3969/j.issn.1674-4055.2016.08.09

猜你喜欢

职称分层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有趣的分层现象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雨林的分层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