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2016-10-27

关键词:神经内科障碍康复

周 婕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周 婕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450000)

目的 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6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记录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的各阶段吞咽功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天后对两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其预后产生优良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早期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普遍需要面对的病症,据有关报道,吞咽困难不同程度的存在于36%~8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无症状”吸入液体或者食物等不明显的误吸极易导致患者脱水以及产生营养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康复的症状[1]。因此,要及早的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改善,对其进行吞咽训练。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并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6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3.51±6.21)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62.82±6.5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其实施咽部冷刺激以及摄食训练等。吞咽功能训练方法包括:①咽部冷刺激:用棉棒沾取少量冰冷的水,对患者的舌根、软腭以及咽后壁进行轻轻的刺激,再让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寒冷的刺激可以对吞咽进行强化反射,反复训练可以让吞咽反射诱发吞咽有力。要训练3次/d,每次应在餐前训练,且训练时间在5~15 min钟。②摄食训练:对于具有轻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要嘱咐其进食前后对口腔做好护理工作。进食前可以对适于患者进食的食物形态、进食的量、以及进食的体位做好调整。食物的形态要根据患者吞咽困难的程度而随机应变,最佳的食物稠度可以减少患者误食而导致窒息的可能性;注意要多食用果汁、菜汁、牛奶等流质饮品,要多将食物做成菜汁蛋羹、果冻状等不易流动且密度均匀粘稠的状态[2]。最佳的进食体位可以让食物不轻易从患者口中漏出,方便食物到达舌部,减少食物逆流以及误食的可能性。患者的体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能坐起的患者采取30℃~60℃坐位;卧床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床抬高30°让患者头部向前屈,偏瘫患者则可以用枕头将其垫高[3]。

1.3判定标准及评分标准

用好转程度对患者进行评分[4],恢复:吞咽没有障碍;明显好转:吞咽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好转:才藤分级进步达到2级或者以上;稍微好转:才藤分级进步仅为一级;无效:才藤分级无变化。有效率:好转以上;显效率:明显好转以上。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14天、护理60天的吞咽功能得分进行统计。按照才藤分级对患者的吞咽困难等级进行评分,分级标准为:1~7分,其中分数代表级数,正常吞咽的标准为7分,相当于7级;吞咽困难程度最为严重的标准为1分,相当于1级[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各阶段的吞咽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在各阶段吞咽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各阶段吞咽功能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各阶段吞咽功能对比(±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14天  护理30天  护理60天观察组 40 3.12±1.10 5.02±1.81 6.10±1.81 6.32±1.76对照组 40 2.79±1.06 3.89±1.84 4.19±1.82 4.51±1.79 t - 0.26 2.12 2.78 3.21 P - 0.812 0.038 0.0078 0.0021

2.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护理60天后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在康复治疗之前要对康复进行评定,因为通过评定,可以明确患者的问题所在。传统的神经内科临床检查很难对患者的功能进行全面测评,经常会导致吞咽障碍漏诊的情况发生。而对患者在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的基础上辅以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实施咽部冷刺激以及摄食训练等不仅方法操作简单,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以及进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高丽萍,霍春暖,瓮长水,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44-346.

[2]凌卫仙,欧小凡.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26-1128.

[3]程丽楠,吕会玲,崔文香,等.国内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5):36-40.

[4]马月利.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3-14.

[5]李凌晖.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综合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463-1464.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6681.2016.04.185.02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障碍康复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