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6-10-27马光玲

关键词:硝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

马光玲

(运输卫生院,山东 东营 257000)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马光玲

(运输卫生院,山东东营257000)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硝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疗程血压下降程度、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硝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生活观念的转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据调查,我国每年新增100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原发性高血压的高致死率已经影响到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我国每年死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高达30万。因此,需要对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在临床上,针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主要采用药物联合控制的方式,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保患者的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本次结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的方式治疗,并对该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综合性的评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观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54.1±1.4)岁。病:8个月~12年,平均病程(3.1±0.5)年。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3.2±1.2)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病程(2.9±0.3)年。

1.2方法

硝苯地平使用剂量应该按照患者心绞痛病情控制情况和药物的耐受性分步调整。否则,药物服用过量会导致低血压情况。药物口服后完全吸收,服用10 min即可测出血药浓度,20 min可以达到高峰值,如果舌下含服或者嚼碎服用时间还会提前。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口服硝苯地平10 mg/次,2次/d。在此基础上口服缬沙坦0.2 g/次,2次/d。在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疾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或者减少硝苯地平、缬沙坦等药物的剂量及次数[1]。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与观察组同等剂量的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个疗程,一个疗程为5天。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血压的下降程度进行评分,评分越高,水平血压下降幅度越大,疗效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从有效率来看,观察组有效率93.8%,对照组有效率7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n(%)]

2.2两组患者各个疗程血压下降程度对比

两组在各疗程血压下降程度均不同,特别是第四个疗程后,对照组为(58.24±1.24)分,观察组达到(70.61±1.36)分,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个疗程血压下降程度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各个疗程血压下降程度对比(±s,分)

组别 n  第一疗程  第二疗程  第三疗程  第四疗程观察组 16 38.15±1.1552.31±1.2564.35±1.2870.61±1.36对照组 16 23.21±1.0341.28±1.3549.24±1.3458.24±1.24 x2 3.19915 P 0.019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原发性高血压在疾病的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常常被患者所忽视,导致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加重,从而诱发更为危险的情况,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与高钠低钾膳食、超重肥胖等有关[2]。

在针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主要采用药物控制的方式,如果药物选择科学且患者自身控制得当,能显著的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在针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药物控制方面,主要采用硝苯地平进行控制与治疗,但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单纯采用硝苯地平控制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不佳,治疗周期长,患者复发率高,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在本次的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缬沙坦,与对照组单纯采用硝苯地平治疗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血压控制效果更佳。

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能够有效的抑制血管的收缩,降低肾小球内压,从而实现控制血压的效果。本文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经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各个疗程血压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

本次结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的方式治疗,并对该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了综合性的评定。因此在临床上,针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联合治疗的方式,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黄艳芳.63例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2(02):104-105.

[2]贾秀青.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4(A2):119-120.

[3]李宝莲.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14(04):189-190.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4.1

B

ISSN.2095-6681.2016.04.055.02

猜你喜欢

硝苯地平缬沙坦原发性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