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甲酸环腺苷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2016-10-27苗晓丽

关键词:甲酸心肌炎病毒性

苗晓丽

(伊春市金山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 伊春 153000)

葡甲酸环腺苷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苗晓丽

(伊春市金山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黑龙江伊春153000)

目的 对葡甲酸环腺苷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VtmC、能量合剂及抗病毒等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葡甲酸环腺苷酸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等指标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CPK、LDH、CK-MB及AS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取葡甲酸环腺苷酸的辅助治疗,可有效的改善其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葡甲酸环腺苷酸;病毒性心肌炎;CPK;LDH;CK-M

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上常见慢性炎症性心脏疾病[1],如不及时治疗,将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心力衰竭等症状,严重影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命安全。我院为提高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疗效,选取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纳入标准:心功能不全及心源性休克患者;≥2个以上的V5、aVF等主要导联动态变化>28天、异常Q波、低血压患者;病原学呈特异性病毒抗体阳性患者;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风湿性心肌炎患者;甲亢患者;药物或者冠心病及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心肌炎患者;对试验药物有过敏现象的患者;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2.25±7.21)岁,平均病程(8.63±1.15)月;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3.05±7.05)岁,平均病程(8.53±1.25)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疾病史、药物禁忌史等调查,发现均无对治疗药物过敏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我院采取相应药物治疗[2];给予患者辅酶Q10、免疫调节、抗病毒、能量合剂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VtmC静脉注射的治疗,250 mg/次,3次/d;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VtmC及葡甲酸环腺苷酸治疗,其中葡甲酸环腺苷酸180 mg与250 mL葡萄糖溶液(5%)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天后观察其疗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统计两组慢性心肌炎患者的CPK、LDH、CK-MB及AST等指标及疗效[3]。我科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等来判定患者的疗效,分别以显效、好转及无效表示,显效:患者的头晕、胸闷与心悸等病征完全消失、且心电图正常;

好转:患者的头晕、胸闷与心悸等病征基本消失,且心电图明显改善;无效:无以上现象,或更为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的CPK、LDH、CK-MB及AST等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CPK、LDH、CK-MB及AST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CPK、LDH、CK-MB及AST等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CPK、LDH、CK-MB及AST等指标对比(±s)

组别 n  时间 CPK(U/dL) LDH(U/L) CK-M(U/L) AST(U/L)观察组 50  治疗前 209.51±50.35 221.20±82.14 26.52±11.85 58.93±18.52治疗后 163.45±30.05 172.66±40.35 15.11±6.52 40.11±13.52对照组 50  治疗前 210.62±51.63 219.63±78.58 26.14±10.92 57.88±14.23治疗后 190.62±40.68 195.66±45.48 19.33±6.82 49.63±12.82 t 3.80 2.67 3.16 3.61 P 0.01 0.01 0.01 0.01

表2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n,%)

3 讨 论

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上常见慢性炎症性病变疾病,是指病毒感染心肌所引起弥漫性或局限性炎症,属感染性心肌病范畴。相关调查显示,约4%~6%患者在病毒流行感染期内有心肌炎发生迹象,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常伴心电图、超声心动异常及不同程度心肌损伤等临床鉴别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为心肌细胞结构损伤而导致的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环磷腺苷于细胞膜上水平降低而产生心肌负面影响。葡甲酸环腺苷酸为环磷腺苷衍生物,可作用于钙离子内流产生激活作用达到兴奋心肌及收缩偶联目的,从而兴奋磷酸二酯酶使环磷腺苷水平降低,维持其心肌功能。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CPK、LDH、CK-MB及AST分别为(163.45±30.05)U/dL、(172.66±40.35)U/L、(15.11±6.52)U/L及(40.11±13.52)U/L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进一步说明葡甲酸环腺苷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及谷草转氨酶等心肌损伤相关激酶指标,并可以使之恢复至正常范围内,不仅可提高其疗效,还可降低该病对脏器及循环的损伤,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说明了葡甲酸环腺苷酸辅助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治愈或缓解患者头晕、胸闷与心悸等病征及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1]张 静,田宏伟.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治疗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4(7):47-48.

[2]韦玉鸾.水溶性维生素治疗心肌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6):89-90.

[3]张国芳,王彩歌,袁清茹.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证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5,8(8):113-114.

[4]苟 渊.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7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7):27-28.

本文编辑:刘帅帅

R542.2+1

B

ISSN.2095-6681.2016.04.044.02

猜你喜欢

甲酸心肌炎病毒性
基于甲酸的硝酸亚铈微波脱硝前驱体的制备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甲酸治螨好处多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鲁西化工拟投资 5.2 亿元建甲酸二期项目
5-甲基-4-氧代-3,4-二氢噻吩并[2,3-d]嘧啶-6-甲酸乙酯衍生物的合成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