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2016-10-27张秀景张文科王运强

关键词:汤合茯苓柴胡

刘 娜,孟 康,张秀景,张文科,王运强

(河北省晋州市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2260)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刘 娜,孟 康,张秀景,张文科,王运强

(河北省晋州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2260)

目的 观察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0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分散片或非诺贝特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及中医症状改变。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C、TG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混合型高脂血症;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

血清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均升高者,称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我们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治疗气滞痰阻血瘀型混合型高脂血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0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7.18±5.89)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31±0.71)年。对照组男18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6.94±6.15)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25±0.6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确定西医诊断标准:以血清TC≥5.18 mmol/L,且TG≥1.70 mmol/L为混合型高脂血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确定中医辨证标准:形体肥胖,胸胁胀闷,走窜疼痛,心前区刺痛,心悸,心烦不安,失眠,头重如裹,肢麻沉重,腹胀,呕恶痰涎,口淡,食少。舌胖,苔滑腻,舌尖边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滑或脉沉涩。症状轻重程度以计分方法表示:显著或持续出现计3分,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计2分,轻或偶然出现计1分,无症状计0分。

1.3纳入标准

①年龄20~70岁。②同时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③原发性高脂血症。排除:①仅有TC≥5.18 mmol/L或TG≥1.70 mmol/L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辛伐他汀分散片或非诺贝特胶囊过敏者。④继发性高脂血症。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血液病、精神疾病患者。

1.4方法

对照组TC升高为主者,给予辛伐他汀分散片(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50)20 mg,每晚口服1次。TG升高为主者,给予非诺贝特胶囊(Laboratoires FOURNER SAS,国药准字H20140369)200 mg,1次/d,口服。治疗组口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药物组成:柴胡10 g,黄芩10 g,清半夏10 g,赤芍10 g,枳实10 g,熟大黄6 g,生姜3片,大枣4枚,桂枝10 g,茯苓15 g,丹皮10 g,桃仁10 g。水煎服,1剂/d,文火煎2次,取汁400 mL,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

1.5观察指标

主要检测TC、TG水平变化、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及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1.6疗效评价标准

1.6.1血脂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TC或TG下降≥20%;有效:TC或TG下降≥10%但<20%;无效:TC或TG检测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6.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证候改变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7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TC、TG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TC、TG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降低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TG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TG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TC TG治疗组  治疗前 39 7.18±1.35 3.77±1.25治疗后 39 3.18±1.93*△ 1.56±0.86*△对照组  治疗前 37 7.27±1.35 3.70±1.36治疗后 37 4.36±1.95* 2.67±0.96*

2.3中医疗效比较

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控制9例(23.1%),显效15例(38.5%),有效9例(23.1%),无效6例(15.4%),总有效率为84.6%。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平均积分(16.13±5.33)分,治疗后平均积分(7.28±4.9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治疗,西医以口服他汀类或贝特类药物为主,或者他汀类合用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但药物合用后会加重肌病及肝毒性的风险[3]。

相关研究发现,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痰浊、气滞血瘀最为多见[4]。因此我们考虑用理气活血,祛湿清热的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本方很好地针对气、血、痰瘀滞,郁而化热的病机。并且现代研究发现,方中柴胡、黄芩、枳实、赤芍、熟大黄、丹皮、茯苓、大枣有不同程度的降脂作用。

综上所述,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汤剂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5(5):390-419.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85-89.

[3]张东伟,王海昌.不同类型降脂药物的临床评价[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29(1):7-10.

[4]郭 娇,朴胜华,石忠峰,等.高脂血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文献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5):609-614.

本文编辑:孙春宇

R259.892

B

ISSN.2095-6681.2016.04.042.02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6年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6222)

猜你喜欢

汤合茯苓柴胡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茵陈蒿汤合五苓散加减方对正常小鼠肝组织内细胞因子IL-6、IL-18表达的影响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云茯苓
云茯苓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麦冬汤合牛膝饮加味治疗的效果观察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吃到自然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