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合理利用

2016-10-24蔡吉秋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满族昆曲文化遗产

蔡吉秋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文化馆,辽宁丹东118100)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合理利用

蔡吉秋

(辽宁省丹东凤城市文化馆,辽宁丹东118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危险,即便保留下来的也是面目全非,异化和洋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保护才能有效。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创作享有和传统者的保护,我们有许多文化市场传承文化和传人文化,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是他们的独特传播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它作用于社会,效力于人民,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在有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的误解,否曲或滥用。

保护;传承;利用;发展

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将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文化发展纲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做作为这一工作的指导方针,已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目的以及应循的走向概括的十分显豁。可见,党和国家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保持人类文化多样性和确立我国文化身份的重要措施,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懂得它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它产生于社会的最基层,生长于社会的最基层,都曾为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打下过良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当初的手摇纺车,就没有今天的现代化轻纺工业,如果没有天桥街头杂耍,就没有今天享誉世界的杂技艺术。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一些有文化价值的历史遗迹、古迹被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自消自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的危险。即便保留下来的一些东西,也已面目全非,异化或洋化了。这实在是对不起祖宗的事情。在东北东部的一座小城市里,除了汉族外,满族人口居第二位有80万之众,可以说是东三省较大的满族居住地,而且在这里定居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按理说这样的地方满族的风俗人情,生活习惯,语言服饰应比比皆是。现在,不但看不见,当询问一个即便年龄稍大的满族人时,知道满族知识的也是聊聊无几。对满族自己的语言,很少有人知之,有人晓之。这真是我国语言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缺憾。除此之外,体现满族传统特点的满族年画、满族剪纸、满族荷包及满族风俗,(如婚丧嫁娶等)等已随时代变迁而同化或正在消亡。如满族传统婚礼,它的基本程序就有二十五、六项之多,可谓面面俱到。婚礼把满族的信仰、期盼、风情及人际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也热闹非凡。但现在这种传统婚礼已看不到了,与汉族的婚礼别无二样,也没有了汉满之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不同的艺术表演之中,存在于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之中,一旦环境改变,传承人的逝去或传统文化被异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将灭绝。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错过时机将遗憾终生。具体地说,保护工作一般都是在从查资料,看图片、放录像(录音)等方法,去了解某个项目。这只是一个方面。但最主要的是人,只要依靠这些与某种遗产相依为命的真正主人“保护才能有效”。从根本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因为我们有许多文化是传承文化、传人的文化,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是他们独特的传播方式。党和政府要关心他们,让他们代徒弟、传技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有效保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价值,使其作用与社会,效力于人民,渐而让世界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让伟大的民族民间艺术融入世界文化大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正目的。正确处理保护利用的关系,在有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是群众文化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职责。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代表各自特色的传统文化,他们出自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精神风貌,既贴近生活又表达民意,生动记录了历史的轨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但是历史遗留的痕迹,更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为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出自民间,贴近生活”的指导思想不谋而合。也正是这些原滋原味土的掉渣的文化。与现代文艺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不断加工利用,才形成当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享誉世界。

在东北东部有一种乐器——单鼓,民间俗称“跳家神”或“太平鼓”,是人们在祭祀活动(如跳大神)时使用的,据载“相传单鼓起源于唐太宗征东时,好多将校士兵死于疆场,形成了“屈死冤魂”无处投奔,以击鼓招魂,乃留下跳单鼓之举”。单鼓,最初一人或者两人击鼓对唱,后来经过文化工作者的加工利用,发展成领唱、群唱等多种形式,并加进了舞蹈、武术等,在吸收了东北秧歌的舞汇韵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边唱、边说、边舞的民间说唱艺术,既以说唱形式为主兼有舞蹈表演的歌舞形式。现在的单鼓已由过去的一、二人对击变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并有一定舞蹈难度的表演节目,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于1986年、2002年两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得“群星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使韩国、朝鲜等国家演出时也同样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不断开发利用,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保护绝非封存不动,利用更能促进保护。由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昆剧《桃花扇》在北京亮相,引起轰动。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曲种之一,照抄照搬的《桃花扇》是否会赢得观众的青睐,答案是否定的,而新版《桃花扇》经过改革、创新后闪亮登场,以实际行动对经典的昆曲剧目做现代诠释,无不让人怦然心动。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样,“有人传,有人承”是昆曲保持生机的核心环节,从新版的《桃花扇》看到了对昆曲的保护,可以说让昆曲时尚化是利用与创新的结果,它在青春与现代的舞台上演出之余,以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的创作理念,是这台大戏的亮点。它包涵了创作者对古老昆曲的尊重,对传承的重视,见证了如何在今天推广古老昆曲的又一种理念,又一次实践。可以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不是一成不变的拿来主义,而是不断赋予时代新意,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利用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升非物质遗产保护的价值的过程。积极开拓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利用率,就能让更多文化遗产永留后世,大放异彩。

D922.16;G122

A

1005-5312(2016)11-0200-02

猜你喜欢

满族昆曲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满族人为什么不吃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