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设计手绘表现画面组织中构图的方法探究

2016-10-24祝京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景深主线手绘

祝京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景观设计手绘表现画面组织中构图的方法探究

祝京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对于手绘学习者,他们学习的核心即为画面组织方法。通过掌握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设计师提高手绘审美水平,树立手绘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有相关手绘学习经历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更能在现有基础之上更加准确快捷地传达设计意图,提高审美修养,提高现有手绘表现水平。所以基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是非常值得并且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而在手绘画面组织中,构图扮演着搭建画面结构这一重要角色,是体现画面效果的首要前提,所以在手绘画面组织方法的研究中对于构图方法的探究又显得尤为重要。

景观设计;手绘;画面组织;构图;方法研究

对于手绘学习者,他们学习的核心即为画面组织方法。通过掌握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设计师提高手绘审美水平,树立手绘学习的自信心;对于有相关手绘学习经历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更能在现有基础之上更加准确快捷地传达设计意图,提高审美修养,提高现有手绘表现水平。所以基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是非常值得并且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

而在手绘中画面的结构是由构图来组织搭建的,构图是画面组织表现的首要前提,只有将画面的构图框架搭建好才会为最终的效果呈现打好基础。构图方法在手绘画面组织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的角色,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景观设计手绘的取景问题

构图首先要考虑的是取景,它是一种对画面组织的思考。简单来看,取景无非就是选择一个较为合适的站立点以得到最佳的场景视觉效果,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使很多人伤透脑筋,往往很难做出“最佳”的选择。其实取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整体构思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手绘作品表现的主体

首先,明确取景的主体概念。每一幅手绘作品都有要表现的主体内容,取景首先就是构思这个主体内容的尺度与范围,以一个整体来理解主体内容才能确定一个比较适合的观察距离。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取景方式,可以确保主体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在初步的取景构思时不应该将注意力分散于局部。

(二)画面视觉角度调整

有了要表现范围,确定了观察距离,下一步就要进行具体的视觉角度调整,此时开始思考透视表现形式。在取景构思中,对于采用哪种形式的透视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考虑,可以分别用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来试想场景的视觉效果比较,这是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的思考。要注意的是,对透视形式的选择是对视觉角度的适量调整,如果仅凭透视形式来构想取景效果是不可靠的。

(三)画面表现内容取舍

任何场景表现都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内容。面面俱到的取景意识是一种思考误区,是常见的错误心态。总担心表现的不够全面,想在一个取景范围内装入尽量多的内容,这是造成选择不定的主要原因。在有明确侧重的前提下,取景只要能够满足大体氛围的表现就可以了。所谓“有得必有失”,对于一幅手绘画面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道理。

(四)画面表现内容密度

密度也是取景构思的一个主要方面,这种密度是针对表现内容而言的,手绘表现很注重画面的充实感。虽然密度的调整主要依靠对构图的主观处理,但实际上在取景时就应该考虑到表现内容的集中性和连贯性,要尽量回避内容过度分散、密集或杂乱无序的角度,不过这还要根据实际的方案情况来客观对待。密度是相对而言的,并不能为把画面填满而刻意寻找取景角度,更不能为追求画面充实而脱离设计方案去编造。

(五)画面表现内容重叠遮挡位置的调整

在取景时,为了避免主体表现内容不会出现相互重叠或严重的遮挡,还需要对主体内容的位置关系进行斟酌。物体间的相互遮挡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实际表现中完全可以对被遮挡内容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很正常的构图调节手段。无论如何不可有意制造遮挡来减少表现内容,这样会严重影响画面效果。

(六)景观设计手绘的取景误区

取景是视觉范围的体现,是构图的前奏,但并不能代替构图。取景是一种相对比较客观、现实的场景构思形式,并不添加过多的主观调配,应该以尊重方案设计为前提。在头脑中想象实际的场景效果,并把自己置身于其中,这才是真正的取景构思的实质,主要依靠的是立体形象思维的能力。

二、景观设计手绘中的景深问题

景深是构图表现中一个重要的思考内容。取景范围主要是针对视域而言的,也就是说画面的宽度范围,而景深所代表的是画面的纵深范围,这是另一种范围概念,是指从视觉出发点到画面所能表现的“尽头”之间的距离。景深往往是以视域范围的取景选择为前提,更多地取决于透视形式,因此不能作为取景和画面构成的首要构思依据。尽管如此,景深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对空间效果的直接体现。表面上看景深范围属于客观因素,似乎不受主观意愿的支配,但在实际表现中,对景深处理的可变性往往是很大的。这两者并不矛盾,因为这是表面与内在两种理解方式,我们就是要从客观和主观这两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景深。

(一)景观设计手绘中的景深种类

景深的客观体现属于景深形式的概念,是表现内容的客观现实,主要有三种:

1.完全景深——这种景深形式体现的是自然消失的景深状态,一般多运用于环境场景的表现,并且往往是没有明显遮挡的大场景。这种景深形式的主要优势是空间纵深感比较强,所以它多应用于环境场景的表现。

2.封闭景深——所谓封闭是指所表现的主体内容贯通了整个视域范围,使画面几乎没有景深自然消失的体现。这种景深形式多用于建筑表现。

3.主次景深——画面以主体内容表现为核心,同时也有自然消失的景深作为空间效果的陪衬,形成明显的主次关系。这种景深形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它的特征是画面感强,视觉结构完整,主题明确,对于建筑、环境表现都很适用。

(二)景观设计手绘中景深的可变性

景深的可变性可以理解为景深层次,这是对景深客观内容的主观处理,需要调动的就是主观意识了,景深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

1.近景——距视线出发点最近的一个表现区域,内容多为植物和人物等配景。近景的主要作用是为画面创造细致、生动的内容表现,加强局部的可视性,同时增强空间的进深效果。实际上,近景表现中“虚拟”的成分较大,其内容与形式往往是由创作者自由摆布和发挥的。

2.中景——是画面的核心区域,通常是表现的主体内容。这个区域要与视线出发点保持一定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对这个区域的内容表现是比较客观的,要直接体现设计的要求。对中景的表现不需要像近景那样刻意地细致和深入,只要把设计意图和效果明确而清晰地体现出来就可以了。

3.远景——远景在三个景深层次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它的“虚拟性”也最突出,表现自由度最大。较前两者而言,远景表现是十分概括的,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景深表现区域。远景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加强景深效果,同时对中景的空余进行填充封闭,使画面趋于完整。

景深层次是很重要的概念,说它具有可变性是因为这三个景深层次的关系是需要灵活变换、控制的,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它们的可变性主要体现在所占画面的比重关系:中景虽然是画面的核心,但它不一定占据绝对的比重;近景与远景虽然有较强的虚拟和修饰成分,但很可能会根据实际需要而得到突出,特别是近景,这与所表现的场景性质有关。景深层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体现的是场景空间效果,特别是进深空间的效果。但是仅仅依靠调节这三个层次关系不可能满足各种场景画面的需要,有时,为了强调进深尺度和空间效果,在取景时还要去选择一个有贯通性的、比较突出的内容,比如道路、水流、桥等,它们就像隐含的线索,通过这条线索来引导视觉,增强画面的空间进深感。

三、景观设计手绘中的构图比重关系

构图比重是构图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画面结构追求的不是均衡,而是一种有轻有重、有疏有密的节奏关系,就是这种看似不平衡的结构关系才使画面产生了各种生动、自然的效果。

手绘表现的画面比重分配也有一定的规律。

(一)上下比重关系

首先是构图的上下比重关系,上下“分界线”就是地平线。在多数建筑、环境表现中地平线确定在画面中心靠下的位置,上下比例关系大致为3:2,这样比较符合人的正常视高,使画面更加具有稳定性。

(二)左右比重关系

其次是构图的左右比重,这与VP点的位置有直接关系。通常VP点倾向于哪一侧,就要适当地增加这一侧内容特别是配景内容的表现密度,使比重略微倾向于这一侧;还可以将多数近景安排在那一侧,略微加大这一侧的体量表现,突出对近景的描述;但对这一侧预留的幅面空间要小,让表现透视消失的另一侧所占的幅面比例稍多一些。这种由VP点来确定左右比重关系的方法可以求得一种视觉感受的平衡,避免画面结构的倾斜或绝对均衡,同时为深入构图创造余地。不过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规律,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审视和确定。

(三)构图比重调节

与景深不同,构图比重是解决画面结构的平面化布局。所分配的是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的比重关系。比重主要体现于内容的体量和疏密,这与景深处理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对近景的安排。由此可以看出,构图比重的可调节度也是非常大的,这种调节也是十分重要的。

构图比重的调节涉及取景、透视、景深、表现手法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最实际也是最需要理解、把握的是“比重平衡”。

四、景观设计手绘中的主线构图

景深和比重都是以块面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对画面结构层次和节奏进行设计和调整。除此之外,构图还隐含着一种线性结构,形象化地说就是画面中的“线索”,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构图概念和方法,我们称其为“主线构图”。

所谓“主线”是支撑画面结构的几条最基本的线,在初步构图时,要用这几条主线来构成一个最单纯的画面结构框架,随后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具体内容,与此同时进行景深、比重的构思与调整。

主线是画面隐含的结构“骨架”,画面内容就是围绕这个“骨架”进行表现的。构图主线不是凭空虚拟出来的,它是平面图中一些主体内容的线性代表。构图主线的确定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归纳和斟酌后确定的。

(一)画面的主线归纳

通过审视平面图,归纳主体内容,确立主线。

归纳主线的前提是取景,要根据取景范围内可能涉及到的内容来进行思考,由此来说,主线的归纳实际上也是取景的一种辅助思考。在平面图中,建筑、道路、水流以及区域等内容都有可能成为主线所要替代的内容,我们将这些内容进行主次分类,以重点表现内容或占据画面比重较大的内容作为主线的首选。

另一个主线表达内容就是透视,这不是单纯的透视线,而是通过主线来表达透视的动向,因此,在归纳主线之前,应该对所要采用的透视形式有明确的思考。

(二)画面的骨架调整

选择和使用时,明确图画书是与课文、其他文学作品不同的课程资源,尝试用同一个图画书文本应用于不同的课程计划。

将归纳的主线落实到画面上,并进行组织和调整,这是实质性的步骤,需要反复地斟酌和试验。以透视为依据,首先要将主线在平面图中的相互关系转变到透视中,也就是“由近向远”的消失状态。审视这几条主线的方向,确保它们以充实而饱满的姿态占据画面,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主线过于集中或方向非常近似,就必须进行调整。调整的手段是在不影响大体取景的情况下进行透视角度的调节,特别是对VP点位置的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适当调节取景的进深尺度,但尽量不要改变太多。

主线的调整可以说是构图表现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这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对透视的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不能受制于透视。在透视中,各种尺度都是经过压缩的。不需要非常精确,透视在实际表现中需要灵活地理解和应用。在不影响大体的透视原则和视觉特征的前提下,主线的调节应该是尽量自由灵活的,适当的偏移、错动是完全允许的,也可以说是必需的。

(三)主线与景深、比重的调整

在确定构图主线的同时还要仔细斟酌景深与比重。尤其是构图比重,它与主线有着密切的关系,组织主线本身是非常平面化的,主线之间要有一定的间距并有较为明显的方向差异,良好的主线组织都是带有一定节奏关系的;组织、调整主线的同时还要照顾到比重关系的安排,特别是纵向的主线,所替代的往往都是比较重要的画面内容,这种纵向主线的位置往往预示了画面比重的侧重点,要更加认真的斟酌、比较。

主线构图是表现的引导,注重的是感觉,体现着画面的节奏感。从构图主线的归纳、表达到调整,整个过程也是一个酝酿构思和表现状态的过程,最需要的还是形象思维能力。虽然主线构图有很多要求,但它的实际应用是很灵活的,特别是在主线刚刚落实到画面上时,虽然在纸面上只是几根线条,但在头脑中这就是实际的表现内容,代表着大的场景效果,这是对主线构图应用的最佳状态。

五、景观设计手绘常见构图形式

(一)向心构图

这种构图的画面特征是主体内容非常明确,占据画面的核心位置,周围的配景以围合的形式出现,并烘托整体画面气氛,呈现一种向心性和簇拥的效果。这种构图形式除了要求远、中、近三个景深层次非常明确之外,更加注重比重关系的分配和调整。向心构图的应用对象多为单体建筑表现,特别是别墅类的小型建筑。

(二)分散构图

分散构图也称为“透视构图”,这种构图没有绝对固定的模式,因为它没有十分明确的主体表现,强调的是场景气氛的表现效果。分散构图的主要特征是透视进深效果比较明显,也就是强调景深的体现,要求层次不仅要明确,还要丰富。在画面中,尽管表现内容很分散,但透视效果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地面铺装和建筑分割线,这些线条能够直接体现透视进深,为画面创造了一种稳定、规则的视觉秩序。分散构图所使用的基本透视形式是平行透视、因为它具有平稳、秩序的视觉特征;但是为了使画面更加生动,往往要把近处的进深线略微倾斜,实际上就是采用简易成角透视的效果。分散构图是最常用的一种构图形式,主要应用于环境表现。

(三)平行构图

平行构图也被称为“一字构图”,这种构图形式是以主体内容的横向贯通效果为主要特征,其它多数内容也呈横向关系,透视消失效果比较缓慢,对景深的体现不明显,所以画面的整体透视效果也不明显,这种平行构图的整体感觉有些近似于立面图表现。此外,平行构图对画面比重的要求也是比较单纯化、概念化的,不需要明显的节奏效果。这种构图形式是针对建筑或环境设计中一些完整、连贯或需要体现连续效果的内容表现而应用的。

六、景观设计手绘构图小稿

手绘画面不是随意生成的,需要对画面结构有明确的计划。为了加强训练,可以通过一种快速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多种构图尝试,这就是构图小稿表现。

构图小稿是一种比草图表现还要概括的快速表现形式,它对画面内容只做最基本的形体描述,甚至用最简单的几何形态来替代。构图小稿是在正式表现前对画面结构的一种预览,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审视自己的取景构思,调整画面比重节奏以及景深效果等方面的预想,而后确定一个相对理想的布局效果。构图小稿很少能一次到位,要进行多次修改和调整,所以构图小稿可以不讲求任何用笔方法和表现形式。

TU204

A

1005-5312(2016)11-0039-03

猜你喜欢

景深主线手绘
手绘风景照
一种结合物理模型和景深估算的图像去雾算法
齐心手绘《清明上河图》
人物报道的多维思考、主线聚焦与故事呈现
更加突出主线 落实四个到位 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数字主线
手绘
手绘二十四节气
下沉和整合 辽宁医改主线
简明FOTO词典: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