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学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互动论

2016-10-24罗云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观念符号

罗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系,湖南长沙410000)

文化学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互动论

罗云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系,湖南长沙410000)

文化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需要而创造的心智成果,不同的生存环境与生计模式赋予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创造了人类丰富多彩民族文化。任何艺术都是一个民族反映与解释自身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总是体现与折射出一个民族解释自身世界的文化观念与文化价值。学习、掌握各民族的文化,不仅可以拓展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视野,同时也可以丰富其艺术表现观念与设计创新源泉,二者是一种互动生成关系。

文化学;艺术设计;人才墙头;互动教育

在当今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资源、一种生产要素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趋势下,有必要以“文化学”的视野来反思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观念。多年来,我国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较多地注重艺术表现基本技能培养,而较多地忽视“文化学”知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表现观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比如,对于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如果不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在服装服饰上的反映与表现,既无法丰富其服装设计的表现观念,也无法增强其服装设计的创新观念,而这正是国际化视野下传统服饰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就有之义。

一、文化学有利于拓展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资源

从人类文化的发生学原理来说,每一个民族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民族所选择的生计模式是各不相同的,并且在其历史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文化创新与文化接受也是不一样的,正是这种种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导致了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构建起世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环境的不同必然导致民族在文化生成观念与表达方式上的差异,艺术作为民族对“对象世界”反映方式的一种文化符号成果,本身就具有民族“对象世界”的具体性、特殊性和差异性。从这个角度讲,以泰勒、摩尔根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所持的“人类文化单线进化论”的观点,不仅是生物学的,而且是机械的。而以博厄斯为代表的文化历史学派所持的“相对主义”文化观念,则坚持认为人类文化是人类各民族自身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与意义性,因而人类的文化不存在优劣好差之分,也不存在生物学的“单线进化”秩序。正是这种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模式,才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文化对话、文化比较与文化交流的资源宝库。“文化是一种符号行为,是人类赋予事物和实践的一种物质形式,它既表现人类的一种创造能力,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标志。”①

艺术作为人类情感表达的一种符号形式,本质上是世界各民族的一种文化观念与文化价值,白族人们把自身所处世界的“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作为其头饰“风、花、雪、月”的造型观念与表现形式,不了解白族的文化,就不可能了解白族头饰的图形观念与审美情趣。可见,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认真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才可以为其专业判定坚实的知识储备,从而拓展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知识资源。

二、文化学有利于丰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艺术表现观

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心智成果,不同的民族文化本质上是这个民族反映自身世界的思维方式的结果,因此,文化本质上体现与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但每一个民族本质力量自身直观的“形象塑造”,又有着自身思维方式的差异,比如,汉民族“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获得的是“形神兼备”的形象,西方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获得的是“求真务实”的形象,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大多受“原始思维”方式的影响,超自然力量观获得的是“夸张变形”的形象等等。通过对对象的感性认识,以寄托自身的思想与情感,也就是把自身的思想与情感赋予到这个对象身上,从此,这个对象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包括阿恩海姆所说的异质同构的、达伽默尔所说的视域融合的纯粹符号形式,是从自然物中抽象出来的),而是融入了自身思想与情感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就叫艺术形象,也可叫“感性形式”。席勒则形象地称之为“活的对象”,因为有人的思想与情感融入,所以纯粹的自然物不再是静止的,而是“活”的。可见,艺术是以自身特有的感性方式,通过形象来认识、反映世界和自身的,其本质就在于人类能够在这种感性直观中获得心灵的享受,即美的愉悦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②

艺术作为人类灵性张扬、情感奔放的一种想象性心灵构成,总是借助于文字、音符、色彩、线条和图像等符号语言,来表现人类心灵观念与想象世界的文化象征方式,其表现形式与表达方式隐喻着民族文化的生成性密码。比如同样是建筑阁顶檐角彩雕的造型对象,汉民族的多是龙、凤,苗、土民族的多是玄鸟神燕,而侗族的又多是弥猴等,这往往与各民族的信仰崇拜对象密切相关。可见,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只有充分认识和掌握各民族的文化,才可以深入地了解其他民族是如何认识与反映自身的生存世界,以及如何认识其他民族自身表达情感的方式,才可以丰富其艺术表现的观念与方法。

三、文化学有利于增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艺术符号是属于民族的,也就是艺术符号是属于民族文化的,任何艺术符号都有其文化的归属性。汉民族艺术中的“龙形象”或者说“龙符号”具有汉民族的文化注解,侗民族的“鼠符号”、蒙古族的“鹰符号”、傣族的“孔雀符号”等等,无不具有民族文化的归属性。也许这些符号也可以在别的民族的艺术中成为一种艺术形象,但那只有审美鉴赏是的心灵愉悦性,并不具备民族心理与情感上的“集体无意识”性,即文化上的认同性,汉民族是不可能对“鼠符号”、“鹰符号”、“孔雀符号”产生崇拜与敬畏情感的。对于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造型艺术或者说空间艺术来说,人类的艺术符号可能存在纯粹物理形式上的相同性,比如纹样、图案、图式、图像等等。某一个纹样在相当多的民族艺术中都出现过,甚至在相当多的民族艺术中始终存在着,如太阳纹,几乎世界各民族的造型艺术中都有这种纹样,那是不是说明人类存在普遍、共通的艺术符号呢?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人类不存在普遍共能的文化模式,就不存在普遍共通的艺术符号。同样物理形式的太阳纹,汉民族的文化象征意义是光明,佤族的文化象征意义是男根崇拜,在埃及则可能是信仰的“太阳神”。可见,艺术符号就其物理能指形式来说,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具有民族文化的意义生成性,从而构成了人类艺术符号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正是这种丰富性与多样性,就赋予了艺术设计创新与创意的源泉。雪弗兰汽车的标志符号正是源于欧洲中世纪的贵族胸饰“蝴蝶结”。

作何文化符号都有其所指的概念意义与能脂的音响形象,纯粹物理形式的音响形象,在不同的民族由于意义赋予的不同而成为不同的艺术符号,这给予了艺术设计图式图像的创新来源与创意借鉴,因此,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必须从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中获取养分,才能丰富艺术设计的创意观念与图式形式。“动态的舞蹈虚象的作用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它的作用就是表达创造者对于那些直接的感情和情绪活动所具有的概念,换言之,它的作用就是直接展示情感活动的结构模式”。③可见,艺术设计创新教育必须从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中获取养分,才能丰富艺术设计的创意观念与图式形式。

注释:

①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69.

②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

③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07.

J50-4

A

1005-5312(2016)11-0037-02

★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国际化视野下的湖南传统服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A081。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观念符号
维生素的新观念
学符号,比多少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星.云.海》
《花月夜》
“+”“-”符号的由来
健康观念治疗
变符号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