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2016-10-24曹丽娜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言语听力

曹丽娜

(石家庄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00)

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研究

曹丽娜

(石家庄士官学校,河北石家庄05000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它主要由以言指事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成事行为三个内容构成。本文尝试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来探讨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使英语听力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音解码能力及语境推断能力。

言语行为理论;听力教学策略;语音;语境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0世纪30年代,这一理论被提出并随之受到了关注。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习者语言输入的关键环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受到了听力能力的制约。由于受到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很多学习者的听力能力偏弱,从而影响了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本文尝试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研究提升学习者英语听力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其直接来源是表述句和施为句之分。它指出表述句和施为句的区分在于表述句具有真假值而施为句无真假值之分。奥斯汀在一系列的讲座中指出,很多陈述句不是在正确或错误地表述事情,然而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它们却是有意义的,可行的。例如:

(1)I bet you six pence it will rain tomorrow.

(2)I apologize.

(3)I sentence you to ten years of hard labor.①

上述例句中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正确与错误,而是在做某事情。所以奥斯汀把它称为“言语行为”。后来,他提出了更为成熟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其中以言指事行为是指发出词、词组和从句的行为,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传递字面意义的行为。以言行事行为是指表达说话人意图的行为,是说话过程中执行的动作。以言成事行为指的是由说某事或因为说某事而执行动作所造成的结果。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听力教学策略的启示

(一)输入系统的语音知识和多样的听力素材

奥斯汀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一个层次是以言指事行为。以言指事行为是指说话者通过发出语音来传递信息,而信息是由语音音素构成的。所以说听力的首要任务是对语音的解码。在语音层面上,连读,略读,同化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会对外语学习者的听力造成影响。连读在英语中十分常见如:当英美人说in aminute时,in和a要连读。但是中国学生往往已经习惯了in和a分开时的发音。当听到连读后的音时,不能快速辨别出是in和a两个音。因而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该系统的讲解基本的语音知识并辅之相应的听力素材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语音素材。这是因为同是英语发音上就有英式、美式、澳式、新西兰式等区别;同是英国音又有标准音和伦敦土话之分。②所以,在听力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标准音的范围里。教师可以使用各地的电台英语节目和脱口秀节目等丰富学生的听力素材提升学生的听力感知能力。

(二)背景知识与情景语境的输入与构建

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二个层次是以言行事行为。这一层次主要指的是说话者的意图而不是字面意义。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言外之意”往往产生在一定的语境之中,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利用语境推断其言外之意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两种语境:背景语境及情景语境。③

1.注重听力教学中背景知识的输入:在听力过程中,学生们有时能够听出篇章中的词汇,但是仍然无法准确的理解所阐述的内容。究其原因在于在听力材料中,可能出现了一些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学习者由于没有这方面的输入,才阻碍听力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的给学生输入一定的背景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而且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2.结合情景推断言外之意:特定的语言产生于一定的情景语境中。所以熟悉特定环境下的用词和句子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利用情景语境来提高听力水平。除了背景语境外,情景语境也是推断言外之意的重要手段。在听力材料中,听者可以通过一些话语如“Is that you?”或是“It’sbeen such a long time since I last saw you.”等诸如此类的句子判断出对话中的交谈双方是故人,还可以推断出两者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彼此了。由此可以看出,听者对情景语境熟悉与否对听力有着重要影响。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把体现各种语境的语言和词汇进行汇总,并有意识的在听力素材上强化训练学生对各种语境的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语境的敏感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下,教师在听力策略的把握上,既要注重语音知识的系统化,又要注重背景知识的输入,做到双管齐下。同时要有培养学生结合情景语境推断隐含意义的能力。英语教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发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探索出新的教学策略,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注释:

①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71.

②黄和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③王皓.言语行为理论指导英语听力教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02).

H319.9

A

1005-5312(2016)11-0258-01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言语听力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