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群众文化活动中探寻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

2016-10-24陈月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刘伯温民间文艺腰鼓

陈月鹏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文体新局,福建泉州362500)

从群众文化活动中探寻民间文艺的传承发展

陈月鹏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文体新局,福建泉州362500)

传承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记载,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发展过程中遗失了许多珍贵文化,现有国内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依靠人去传承无法用文字记录,这也是诸多传统文化被遗失的主要原因。民间文艺是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文化。由于民间文艺存在的范围较广,不利于国家的整理与记录,所以导致民间文艺失传的分风险。民间文艺多掌握在默默无闻的艺术家手中,剪纸艺术以及诸多的手工技艺都是民间文艺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不被重视的民间技术逐渐没落。

群众文化;民间文艺;传承

自第一首诗歌从民间收录便开始了对民间文艺的重视。博大精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定义,资源丰富、历史悠远的民间文艺初始于民间也一直存活于民间,是人民生活技艺、思想与精神文化的记载。社会的发展可以创新但是不能丢弃传统,对传统民间文艺的收集弘扬与保护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后人对我国传统民间的生活了解留下有利依据。本文对民间文艺的形式进行分析并对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民间文艺传承进行研究。

一、民间文艺对传承文化的意义

文化是社会自然发展逐步形成的,技艺是在不断发展过中应对不断出现的实际需求所产生的。民间文艺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剪纸记忆、舞龙以及更多的传统文化。文化是单一的现象,是人类对世界认识过程形成的现象。文艺是对传统社会人民生活方式的记录,是具体的展现,对人类对历史的探索有着重要意义。文化的进步是人民生产设备、生活方式不断进步的展现。从民间文艺的概念可得知,民间与传统是民间文艺内涵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民间文艺的载体是民众,因此民众变成为民间文艺的传承者①。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民间文艺的发展

1.腰鼓。民间文艺长久以来传送在民间,多地区的农村文化仍延续着民间文艺的发展。例如人民在庆祝时所敲击的腰鼓,腰鼓被现代实为打击乐,其实腰鼓最早源于秦、汉时期,此时期的腰鼓多作为通讯设备,驻守边防的展示遇到敌人进军是通过敲击腰鼓进行传递信息,是城内人做好防御,后期解放战争年代在延安一代被加入了传统秧歌形成了腰鼓的新形势,成为战胜胜利的庆祝形式。截止到目前腰鼓仍在民间所流传作为重大节日的助兴工具。

2.舞龙。舞龙属于传统民俗文化,是汉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其中之一。龙自古以来便视为民族的标志,龙在我国人民心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地位。所以舞龙的出现也是取其吉祥的寓意。舞龙的最早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据有关杂记中记载,汉代时期人们为了祈雨,身着彩衣,舞动各色大龙的场面,逐渐的舞龙成为人们对美好愿望的祈祷,尤其是遇到喜庆的节日或是婚礼都会进行舞龙活动表示美好的祝愿。舞龙形式种类繁多,经历千年流传至今仍有百种形式,充分证实了民间对舞龙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在传统习俗中舞龙中使用的“龙”放置在龙王庙中,舞龙是将其花旗,敲锣请出庙宇,并进行画龙点睛遗失,由此还衍生出画龙点睛的成语,所以说我国传统文化都有着相辅相成的特色②。

3.剪纸。剪纸多出现与北方地区,是一种将彩纸用剪刀剪除不同的造型进行装饰使用。纸出现于西汉时代,当时便出现对纸的处理技术,进行雕、刻、剪等进行对纸的设计。我国的剪纸痕迹最早出现于新疆出图的北朝时期的五福团花剪纸,这是剪纸技艺的最早出现记录。唐代是剪纸技艺的兴盛时期,古诗中有记载,“暖汤濯我足,翦纸招我魂”。唐代时期“翦纸招魂”的习俗被流传至民间,现收藏于博物馆的剪纸便有唐代剪纸,足见其剪纸技术之高超。

4.糖人。糖人是一种汉族的传统技艺,早年间的唐人制作者挑着担子,一侧是炉具一侧是糖料。制作者将蔗糖与麦芽糖制作而成的糖料进行颜色的调配,用糖料吹出各种形状,吸引儿童的兴趣。据记载吹唐人的祖师爷是刘伯温,传说朱元璋“火烧功臣隔”时刘伯温有幸被一位挑糖老人所救,从此刘伯温隐于市井做一名挑着担子的卖糖人。在日复一日的卖糖中刘伯温研制出了制作唐人的技术,将加热后的糖制成各种动物,在贩卖的过程中多人请教其制作方法,刘伯温逐一讲解,使得唐人的制作技艺被传承至今③。

三、结语

民间文艺学表示民间文学与民间文学呈对立位置,民间文艺的特点是群众性、口头性、传承性,作家文学是书面的个人的创作。民间文学部分在部分作家学着的延伸临摹中得到了传递。文化的传承一直深受国家的重视,存在多种形式的民间文艺传承组织与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组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需要进行传统民间文艺的甄别,加以整理记录。对国内广大民进存留的民间习俗、民间诗歌等重要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对整理过的文艺取其精华去陈出新,使其更优良更长久的发展。

注释:

①王学文,张域.中国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J].民族艺术,2013(05):97-103.

②张士闪.艺术民俗学视野里的民间文艺[J].山东社会科学,2002(04):90-92.

③王东.关于民间文艺团体的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07-110.

G 249.2

A

1005-5312(2016)11-0207-01

猜你喜欢

刘伯温民间文艺腰鼓
郑一民新作《河北民间文艺史》研讨会在京召开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刘伯温以德服人
腰鼓运动发展战略研究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谁是明代的“诸葛亮”
市场与权力:“民间文艺”批判
聪明的刘伯温
啊,腰鼓山
“感党恩爱核心 喜迎十九大”全区民间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