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新媒体助力博物馆文化教育传播与服务

2016-10-24张兆琰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展品博物馆用户

张兆琰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天水741000)

借助新媒体助力博物馆文化教育传播与服务

张兆琰

(天水市博物馆,甘肃天水741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人们的交流形式出现很大的变化,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前景更加美好,对于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新媒体、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介绍新媒体在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中的应用思路和方法,研究新媒体下的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基本特征,探讨新媒体可能对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博物馆;文化;教育传播

一、新媒体的内容

(一)新媒体的内涵

媒体指的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媒介。通常来说,比较常见的媒体形式包括:报纸、杂志、电视以及广播。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能够利用其它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从而发挥信息媒介的功能。新媒体并没有被所有研究人员所认可的概念,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其内涵也会随之不断完善和改变。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新媒体这个概念。1967年,美国人P.Gojdmark最先论述了新媒体这个全新的名词,并且提出新媒体指的是与传统媒体有着不同传输形式和技术的媒体,在那个时候,P.Gojdmark认为电视等应该被看作是新媒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媒体已经出现变化,按照现代的环境来看,互联网等应该是属于新媒体,而电视等媒体则需要被归类为传统媒体。因此,新媒体的概念与内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可以说那些最新出现的信息传递媒介工具可以被划分为新媒体。

(二)新媒体的特点

不断发展和改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是新媒体出现的前提,并且也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主要的区别。在进行信息传递以及信息交流时,新媒体具备如下几个特点。

1.交互性和平等性。新媒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能够完成不同类型的信息传递,可以是一个向单个或者多个主体传递信息,也可以是多个向一个或者多个主体传递信息。在新媒体条件下,任何人都能够进行信息的传递,也可以进行信息的接收,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够以更加平等的地位进行信息传递和共享,每个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2.及时性和便捷性。在新媒体条件下,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能够十分便捷的进行信息传递和分享,全球任何地方的信息都能够利用网络传输工具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递,从而更加方便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3.虚拟性和放性虚拟性。在新媒体条件下,信息传递具有虚拟性特征,由于新媒体主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主要是转变为各种数字信号,从而具有虚拟性特征。同时,因为新媒体能够将信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传递,很难针对信息进行控制和阻止,因此信息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4.多元性和灵活性新。在新媒体条件下,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媒体形式也不断涌现,从而使得信息传递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同时,借助于日益多样化的信息传递媒介形式,信息传递也更加灵活,并且能够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来更有效的接收信息。

二、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文化教育传播中的应用

新媒体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数字化、网络化、互动性构成了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一)数字化

所谓数字化指的是新媒体能够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进行将相关信息转变为数字内容,然后再将数字内容转变为人们能够识别的各种信息。对于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而言,在进行数字工作时需要建立在大量信息高效率运用的基础上。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传统的物品保管和存储采取的是目录形式,如果需要获得某件物品的相关信息就需要在对应目录中进行查找;但是如果在进行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藏品的数字化管理时,在需要获知某个物品的相关信息时,只需要利用检索工具进行信息检索,从而更加高效和简便。

(二)网络化

对于新媒体而言,因为借助于网络信息工具进行信息传递以及信息沟通,从而使得任意一个人都能够不受时间地点以及形式的约束来获取想要的信息,从而促进信息传递与沟通的便利化。数字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能够使任何用户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去访问并且进行信息查询,从而使得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发挥,不但能够向本地区的居民提供相关信息,还能够向全球任何地方的具体提供相同的信息服务。可以预见的是,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在未来将会跨越国界的限制,从而为全球客户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所谓的任何形式涵盖有下列这三种内涵:首先指的是用户能够利用多种设备以及渠道来获取相应的信息,既可以使用PC,也可以使用移动终端;其次指的是用户能够借助于很多种渠道来进行信息的获取,包括但不限于QQ、微博、贴吧等工具;最后指的是用户能够自主决定对于信息的操作,不但可以进行信息的共享,还能够进行信息的更改以及删除,从而使得每个用户都有权利参与信息的发布与获取。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能够充分运用新媒体的相关工具和渠道,从而使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能够与用户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交流。用户不但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还可以利用一定的途径与方法去作用于相关对象,从而更有效的满足自身需求。借助于这种工具,能够增加用户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信息传递效果。

(三)移动性

对于新媒体来说,其能够提供很强的移动性,借助于移动通讯设备以及网络技术,能够建立起较为完善和科学的移动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针对那些处于实体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中的参观者或者是没有位于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中但是想要获得相关信息的用户都能够借助具备网络连接功能的设备来实现,通过浏览器以及客户端等程序能够获得十分丰富的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同时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以及相关的软件编程技术,能够为移动端的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体验。利用移动端能够实现相关程序的运行以及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资讯的获取;相关的客户端以及网页页面能够为用户提供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线路以及相关藏品的讲解,并且会随着用户的浏览而逐渐移动。用户可以利用移动设备将相关图片以及文字信息输入相关区域,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客户端程序或者网页页面就能够进行信息自动识别和检索,然后将获得的信息展示给用户。此外,还能够为客户端用户提供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相关的活动信息,同时可以为用户提供时间建议,方便用户确定日程安排。对于那些想要了解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的用户,可在相应网页或者客户端中提供信息资讯介绍功能;对于那些距离较近的用户,客户端能够提供线路导航以及内容介绍等功能,从而方便用户进行实地参观。

三、新媒体与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特征分析

众所周知,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属于一种传递信息重要场所,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信息。

站在信息传递功能方面去分析,用户亲自到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中进行参观和阅览同直接利用新媒体来获取相关藏品的资讯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虽然实物参观能够更加直观的获得展品的外观信息,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新媒体工具同样能够获得相关展品的图像信息,甚至利用立体投影技术能够直观的将展品展示给用户。借助于新媒体工具,包括动画技术、虚拟成像技术以及各种3D展示技术,用户能够更加仔细的观察一些原本实物不能近距离观测的展品,从而能够获得更加清晰的感受,观看效果并不会比实际参观差很多。可以知道,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采用新媒体工具进行信息传递将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任何一次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展览,都应该包括实物展览以及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展览这两个方面,并且运用各种工具去为使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参观的用户提供更高的观看感受将成为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展览工作的重要一环。虽然到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进行实地参观的用户数量可能趋于下降,但是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所拥有的信息传递作用仍然会不断提升。

一般来说,在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实物展览时,会选择将那些更加重要的展品放在更显眼的位置,但是在新媒体条件下,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网络平台则应该更加注重将展览物品完整展示,并且对于任何用户都提供较为有效的服务,这是因为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长尾会直接受到展览内容以及使用者的影响。

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可以利用下列措施来充分发挥长尾效应。

1.将更多的信息展示出来。理论上来说,如果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能够将展览的物品信息完全展示出来,那么就将获得最为明显的长尾效应。

2.在那些更加受关注的展品中呈现其他需要关注的展品链接,一般来说,如果用户对于某件展品十分关注,那么在那个页面上也就会阅览更久,从而长尾的效果越显著。

3.积极发挥同类展品链接、热点展品以及展品推荐等功能,从而将更多的展品信息呈献给用户。

4.科学有效的保存原来的展览数据以及新闻资讯,从而方便后期的检索。

5.针对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产品检索工具进行有效优化和改进,在搜索页面展示相应的重点,从而发挥长尾效应。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过度运用长尾效应进行信息传递,将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影响便是导致用户出现信息混乱,从而增加接收信息的成本。对于用户而言,原本计划在阅览了自己关注的信息便离开,但是因为页面的其他展品的相关信息对用户产生吸引,从而导致信息接收的时间呗延长,导致用户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信息。再加上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在相关页面中展示了过多的信息,导致用户不知道如何筛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引起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增加。

四、新媒体对博物馆文化教育传播的影响

根据上文的分析,新媒体工具能够获得与实际参观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展览相同的效果,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新媒体工具使得其不用再进入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进行实际参观,而是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去访问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同时,新媒体对于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所具有的意义还不止这些。

可以这么说,新媒体工具已经演变为更加灵活高效的一种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形式。借助于各种网络工具能够对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展品进行点评,并且利用相关网页以及客户端能够方面的参观以及获得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展览信息。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借助于新媒体工具能够发挥出全新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新媒体工具又不断改变着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展览形式以及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的全部展品已经能够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展示成数字化模式,然后再在网页以及客户端中转化为能够被用户识别的各种信息和数据。

[1]M·麦克卢汉,H·派克,J·巴曹.非线性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M].里昂:阿里阿斯出版社.

[2]严建强.计算机网络时代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展示的传播与体验[J].中国博物馆文化的教育传播,2004(01).

[3]赵生辉,朱学芳.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化协作框架D-LA M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04).

[4]刘绍南.数字博物馆系统架构初探[J].东南文化,2010(04).

[5]赵桂珍.公众需求推进博物馆数字化[J].化石,2012(01).

[6]黄俊,杨晓飞.博物馆文化科普平台建设[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4(04).

[7]范玉洪.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分析[J].科技风,2013(20).

[8]苑志伟.博物馆的文化建设与文物管理特点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7).

G260

A

1005-5312(2016)11-0195-02

猜你喜欢

展品博物馆用户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博物馆
CIM T2017部分展商主要展品预览(一)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露天博物馆
CCMT2016展品预览(1)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