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生活离教师有多远?

2016-10-24

教育家 2016年34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心理

幸福生活离教师有多远?

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他们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却常常忽视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各方面压力的共同作用,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因此,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图中显示,很多教师普遍存在着心理问题。调查表明,老师的心理问题一般来源于各种压力。有关资料表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居前四位的是:强迫症状(23.53%)、人际敏感(15.15%)、躯体化(13.73%)和抑郁(13.73%)。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来自社会的压力 过去是知识权威、教学上“游刃有余”,而现在经常需要上网或看书来查询资料,稍不及时还有落伍的可能,传统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不可避免地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虽然社会各界都在说推行素质教育,但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认可仍然停留在“升学率”和“分数”上,教师工作的成功与否仍然是以课堂教学的成绩来评断的,但这并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努力,还有学生的差异、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这就使得很多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陷于困境。

舆论导向的片面:近年来,媒体对教育正面的报道力度不够,却对个别出现的教师殴打学生、教育乱收费等现象大肆宣传。过多地对负面影响进行强化,使教育工作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

另外,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极易导致教师心态失衡。

●来自工作的压力 工作内容的单调和重复。一般来说,教师所教授的学生的年龄段、科目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大纲也保持相对的稳定,但稳定的背后,也包含着工作内容的单调和不断重复。虽然,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可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但是因为受到教材、考纲等的限制,教师的创新也不可避免地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久之则极易产生枯燥和疲倦。而另一方面,工作对象却是多变和差异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思想的王国”,学生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一个群体,其思想、行为、习惯、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不相同,并且一直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因人而异,寻找其共性、尊重其个性。教师是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的,并且还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压力。

超负荷工作。教师工作具有一定的隐形性,有时他们在下班之后还要工作,同时由于持续的入学高峰造成的师资紧缺,以及升学压力的存在,大部分教师都是超负荷工作,容易造成教师身心疲惫,脾气变坏。此外,还有大量的班级管理、团队活动辅导、课外活动等工作,还要开展业务进修、教学展示、交流研讨、教育科研等繁重而又烦琐的工作,这些无形之中也加大了教师的压力。

职业适应不良与倦怠。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观念上的问题和职业行为上的问题。有的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不喜欢、缺少职业自豪感,甚至有自卑感,而其所以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是出于无奈,他们将教师这个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非自己理想的追求。持有这样职业观念的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心理上患得患失。教师在教书生涯中面对的常常是同样年龄的孩子,做着具有一定重复性的工作,“一支粉笔、一本教参、一本教科书”统领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样有些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而教师的职业倦怠往往会伴随各种心理偏差,导致教师进取心和责任心的退化,凭自身的经验、感觉去处理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

●来自自身的压力 成就感不强,教师职业任务重、压力大、要求高,但是社会地位不高,付出和回报的不统一使得教师职业缺乏成就感,尤其是男教师,在家中还要充当“顶梁柱”的角色,更加感受到了这种沉重的压力。教师的多重身份,常常需要进行自然的角色转换,这对教师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把握不同角色的要求,使之达到和谐一致,对于教师来说这是另一种内在的压力。教师家庭与其他家庭相比,在对子女教育和婚姻方面可能有更高的期望。而有些教师面临这些家庭生活期望无法达到时,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

一是压抑、苦闷。工作压力大、生活缺乏刺激,索然无味,造成厌教情绪,甚至觉得整个人生都没有什么意思。厌教、厌世,悲观、无趣、无奈、无望。

二是过分自责。当自己能够全心全意投身于工作时,就能在其中得到快乐、安慰、自我实现感。相反,如果不能用心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尽心尽力,就会感到自责,并进而感到痛苦。严重时甚至有自罪心理和明显的强迫感,且不能自拔。

三是烦恼、生气。一般的、短时间的烦恼、生气,是正常的,但若过多的、经常的烦恼、生气,就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四是焦虑、精神空虚、心理失衡。由于纯自然的社会比较,只看到自己“不如人”的方面,而失去基本的心理平衡。占据心理生活主要地位的是不满、失落、自卑、自怜等消极情绪。

五是社会适应困难、个人生活失意。

教师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心理学家多德拉认为:如果一个环境给你带来了不良症状和障碍,那么你在这个环境中就会遇到许多心理上的冲突。要解决这些症状和障碍就得去认识你身上存在的冲突。因此教师要学会直面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不要焦虑不安。

▲自嘲法 高尔基说:“自嘲不但可以给人增添快乐,减少烦恼,还能帮你战胜自卑,战胜周围的压力,获得自信。”托尔斯泰寓言里的那只狐狸用尽了各种方法,拼命地想得到高墙上的那串葡萄,可是最后还是失败了。于是只好转身一边走一边安慰自己:“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这只狐狸是聪明的,它用自嘲来化解得不到葡萄的失望和不满,使失衡的心理得到了平衡。潘长江个矮,就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美国著名演说家罗伯特,头秃得很厉害。在他60岁生日那天,有许多朋友来给他庆贺生日,妻子悄悄地劝他戴顶帽子。罗伯特却大声说:“我的夫人劝我戴顶帽子,可是你们不知道光着秃头有多好,我是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罗伯特借助高超的自嘲术,一下子使聚会的气氛变得轻松,也展示了他宽大的胸怀。自嘲是一种极好的心理平衡术,也是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遗忘法 人的一生面临的挑战和痛苦实在太多太多,有些事情多想无益。忘却痛苦,可以使痛苦得到解脱,使自己轻装上阵;忘却他人对自己的伤害,可以使自己摆脱仇恨的束缚,给人改过的机会,也给自己享受幸福的机会;忘却可以使疲惫得以缓解。人生之路太长,回头望去,来路崎岖坎坷,忘却那些琐事,能使身心得以放松,重新踏上新的征程。

▲闲聊法 现代生活压力和节奏使得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很紧张忙碌,闲聊使人处于放松状态,可以了解对方内心真实的感受,有利于人们建立融洽的情感联系。

▲旅游法 当一个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恼时,应该多到大自然当中去。不仅是因为大自然的空气新鲜,让人感到心旷神怡,而且山区和海边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阴离子,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

▲哭泣法 情绪不好时哭泣可以缓解悲痛、沮丧、愤怒等不良情绪。哭是一剂安慰药,可以防止人们长期压抑而走极端;而强忍泪水会造成情绪压抑,长期情绪压抑者容易得溃疡病和各种慢性炎症,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女人比男人哭得较多,这或许是女人比男人长寿的原因之一。所以,当你情绪低落到十分压抑和悲伤的程度时,不妨放声大哭,不要吝啬自己的眼泪。这种“哭泣法”其实对身体、对心理都十分有益。当然,不能动辄就哭,那样就过于脆弱,而且容易导致恶性循环。

▲读书法 培根说:“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读好书能陶冶人的情操,有时一些解不开的心结,往往会因为读到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小故事而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而且这些意义深远的故事能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产生长久的影响。读书人是幸福人,多读书,读好书,不仅是充实知识,更有益于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教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年轻一代的成长高度负责。教师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使得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大。请社会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让教师走向幸福。

(来源:好教师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